董霞
摘要:本論文探討小學乘法口訣的教學方法 ,準確理解乘法口訣含義才能掌握乘法口訣內涵,要讓學生通過對口訣的具體解釋理解其含義,教學中教師要協助學生回歸算式本身,回歸乘法意義本源,回歸理性思考,由單純的背誦“乘法口訣”變為可以靈活應用的“乘法心訣”。
關鍵詞:乘法口訣教學;直觀教學;記憶口訣;乘法練習;乘法心訣
乘法口訣表又稱九九乘法表,九九乘法表歷史悠久,朗讀時有節奏,便于記憶。乘法口訣是在學習了乘法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今后學習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學生對乘、除法能不能計算得正確、迅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于能否熟練掌握乘法口訣表。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人采用反復機械地把口訣背熟的方法,我認為此舉不可取。教學表內乘法口訣,必須把口訣教活教透,使學生理解表內乘法口訣的真正含義。
一、加強直觀教學,突出乘法含義。
表內乘法是青島版教材二年級的教學內容。開學伊始,班里不少同學便向我匯報暑假已經背熟乘法口訣,我心里一驚,莫非這方面內容只需要簡單通一下就可以了。通過調查我發現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同學們對乘法口訣的掌握情況可以分成三類:一類學生已經熟練背誦,但是不知道它的含義。二類學生能背過一部分乘法口訣,但是順序混亂,更不明白口訣的含義。三類學生對乘法口訣的知識一無所知。從掌握的情況來看,我決定仍然要講來源,依據青島版教材編寫的特點,以“看雜技”為主線索,通過喜聞樂見的情景,讓學生自己學習編制口訣。每句口訣的編制都要以解決問題為基礎,如“三四十二”一句建立在解決“4個小丑耍幾個球”這個問題的基礎上。同時,每一句口訣的編制都要與乘法的意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要離開乘法意義單純編制口訣,要使解決問題、乘法計算、編制口訣有機融為一體。上課時用小棒為學具,讓學生擺一擺,通過數與動手擺學具等直觀學習手段,學生能夠根據乘法的意義列出乘法算式,抽象出乘法口訣。在學習5的乘法口訣時,學生借助學具小棒擺一擺,看著小棒圖,借助朗朗上口的兒歌,很快就說出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教師先示范編出第一句口訣,剩下的口訣,學生爭先恐后的編出來,課堂氣氛非常熱烈,學生參與度很高。稍微的整理一下,5的乘法口訣便編制完成,因為學生已經理解口訣的含義,幾分鐘學生便當堂全部背熟。
二、傳授幫助學生記憶口訣的方法。
編制好乘法口訣表后,下一步就是要記憶了。口訣多了,記起來比較難,容易混淆。為了便于學生記憶我用了幾個方法幫助學生記憶。首先是化整為零,學生一開始接觸乘法口訣,要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讀熟,在最佳時間內學好,第一印象效果最好,否則學生有了錯誤的記憶后再糾正就難了,所以每堂新課學習新課之后,我都拿出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當堂背誦,由于自己剛剛編制完乘法口訣,印象深刻,句數也不算多,所以學生基本上當堂都能背熟,做到堂堂清。其次是巧用計算,如學生背熟了三四十二這句口訣了,但四四(?)背誦不出來了,我們可以想:4個4比3個4多了1個4,所以得數應該在12的基礎上加上4,讓學生看到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乘法口訣。再次引用小學生熟知的俗語或者對口令的方式,加強口訣記憶。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俗語、影視劇中的話語記憶較深,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現有資源。 例如:孫悟空是學生們眾所周知的偶像級人物,孫悟空在煉丹爐里待了“七七四十九”天,最終練就了火眼金睛,在取經的路上遇見的妖魔鬼怪,不管 “三七二十一”,舉起金箍棒就打, 終于,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的磨難,取得了真經。這段例子中, 可以使學生熟記里面的乘法口訣。最后是整理出乘法口訣表之后,我們要先分析看看有什么規律,找到了規律之后,再指導學生用橫背口訣、豎背口訣、拐彎背口訣三種方法背口訣,在理解基礎上強化記憶。
三、進行乘法練習,加強層次性和趣味性。
乘法練習對乘法口訣的掌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要的練習既能幫助學生記憶乘法口訣又能檢測我們的記憶能力。鞏固口訣在進行乘法口訣的訓練時,要注意習題的層次性、差異性,趣味性。在題意的難度上,要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例如:如下題:(1)2×6
=()(2)5×8=()、(3)3×()=18(4)24 是幾與幾相乘得到的?36是幾乘幾得到的?計算題的安排上, 可以先進行順向思維的運算,再像第(3)題這樣進行逆向思維的運算,除此之外,我們可以適當的設置開放性題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全面思考的能力。如(4)題,自己去思考,尋找全面的答案。 在題型的設置上,要注意差異性,不能完全按照一種形式出現,可以出口算題, 還應該出一些應用題,例如:我們可以師生對口令、同桌對口令。在題型的設計中,要利用學生親身體驗過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設計題,以便于增強學生的興趣,利于學生的理解,如: 一個星期是7天,那么,請問小明暑假放了8個星期,一共有多少天呢?花樣翻新,寓教于樂。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或競賽形式進行練習。如“開火車”、“對口令”、找朋友、奪紅旗、澆開數學花、對山歌 、小組接力賽、奪冠軍等。這樣能使兒童在玩中學,在學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競爭的意識。聽算也是一種好方法,即老師念題,學生靜聽,限時計算。這樣,能提高口訣的熟練程度,培養兒童的定向注意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可以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增強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每一個口訣的由來,深刻地記住每個口訣,從而更加有利于今后學生的應用,為今后乘法口訣的使用奠定基礎。
四、熟背乘法口訣,建構乘法心訣。
乘法口訣是開啟數學之門的鑰匙,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基礎。綜上所述,如果想要乘法口訣被學生熟記并靈活運用,不能僅僅依靠簡單重復的乘法算式訓練,還要回歸到乘法運算的本真意義,每句口訣都要和乘法的意義緊密相連,每位學生都要掌握其發展生成要訣,融會貫通,由簡單機械背誦“乘法口訣” 變為靈活運用的“乘法心訣”。
參考文獻
[1]王慧萍.小學數學乘法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23):0038.
[2]劉亞玲.小學數學乘法教學的一點心得[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