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化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對于語文這門課程的考試內容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更加關注對學生閱讀方面的考查,除了作文寫作之外,閱讀成為最為重要的部分,所以高三語文閱讀備考成為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鑒于語文閱讀的重要性,高中語文教師在高一閱讀教學中就應該進行深刻探索,引導學生在課文閱讀的過程中,要理解文中關鍵詞語,把握重要語句的含義,整合歸納文章的信息,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還要注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筆者結合自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主要圍繞從高三語文閱讀備考的問題,對高一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反思,談了一點膚淺的體會,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備考;閱讀教學;反思
引言
語文學科閱讀考察是高考要考察的一個重點部分,學生進入高三,基于高一、高二的學習經歷和知識累積,對于高中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感受到閱讀在語文學科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全國卷高考語文總分150 分,除去作文的60 分,閱讀在整個試卷中的地位可謂獨占鰲頭,可見語文閱讀在高考考察中的重要性。高考語文教師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必須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延伸學生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學生的文化積淀,充實文化底蘊,才能使學生具有豐富全面的語文素養,其次是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成績。
1 高三語文閱讀備考中學生常見的犯錯問題分析
高考語文閱讀是必考考點之一,2020全國卷高考語文閱讀類型可為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疾旆绞娇煞譃椋簩θ闹髦夹畔⒌暮Y選辨別;判斷若干文句是否表達同一事件或敘述同一過程經過;運用主觀題形式,考察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考查學生基本字詞、語法基礎。
閱讀考察在高考中是一個重難點的考察項目,高三的學生往往在總復習的時候,發現自己在高一、高二的學習中缺少積累和方法,在閱讀題中不得要領,耽誤復習時間。因此,教師應對這種情況高度重視,在高一時就要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打好基礎,讓閱讀不再成為高考中的難點[1]。在語文閱讀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師生要首先把現代文閱讀當成自己必須完成的知識積累任務,其次把它當作一種類型的考題處理。要了解各方面的知識就要學會閱讀,只要熟悉試卷上能夠呈現的考題,就一定有尋找答案的途徑,因此在高一語文閱讀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抓住要點,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理解能力。
2 基于高三語文閱讀備考的高一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1 理解文中關鍵詞語,把握重要語句的含義
詞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材料,但在漢語言文學中,一個詞有時有多重含義,這種詞的多義現象是語言文學發展的必然結果,這對人類思想的表達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使語言豐富多彩。正確理解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是閱讀的基礎,是高考的必考考點。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作為現代文閱讀的一個能力考察點,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在高考試卷上。更為重要的是篩選文中信息,概括內容要點和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述的觀點態度,鑒賞作品的語言、形象、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內容思想,分析文章的結構,乃至把握文章的脈絡都離不開對文中關機語句的掌握[2]。例如在《沁園春·長沙》課文的教學中,這是偉人毛澤東創作的一首詞,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作者內心的情感,教師可以設計提出提問題:“毛澤東獨立橘子洲頭,都看到了什么樣的場景,想到了什么?如果將‘獨立改為‘站立效果如何,為什么?”這樣的問題就給學生描述了一定的場景,學生發揮想象,邊閱讀課文邊思考問題,
2.2篩選整合歸納文章的信息,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
信息就是閱讀材料中的文句及其所表達的內容,是學生完成閱讀題目的重要依據。信息篩選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經過辨別把相關信息提取出來,整合信息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將文中相關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來加以處理。歸納要點內容是社會科學類文章和文學類作品閱讀的頻繁考察點,但得分率不高。因此在日常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找出相關的概括性語句,分析相關文字的層次,提取精要,獨立歸納,盡可能用原文中的詞語作歸納,防止要點遺漏[3]。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章的思想內容核心,也是文章的意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的培養,是在歸納文章內容要點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進一步要求。
2.3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高考對文學鑒賞的總要求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理解什么文學作品的形象,掌握鑒賞文學形象的目標,培養學生鑒賞人物形象從作品實際出發,對人物性格應有簡要分析。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文學作品的語言,抓住鑒賞作品語言的目標,注意鑒賞語言應注意的問題,要結合所表達的內容作分析,并分析語句的組合關系。表達技巧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是指作品運用的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培養學生一般寫作原則、規律、方法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而又特殊的藝術方法[4]。例如在《荷塘月色》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文章用大量的文字語言描述了美麗的景色,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引導:“同學們,你們曾經觀賞過夜色下的荷塘景色嗎,如果沒有見過,那么我們就在這節課一起去瀏覽欣賞吧!”然后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準備好的課件視頻,呈現出荷塘月色風光的影像,播放完之后讓學生說一說真實感受,然后進行課文的閱讀,分析文章的表現手法,感受景色的獨特之美,最終顯著提高了教學質量。
結語
閱讀訓練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它的提高需要學生進行相關知識與技巧的學習積累,需要一篇有一篇的閱讀文章,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反復訓練。結合當今語文高考的要求,以及高三閱讀備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高一階段就進行語文閱讀模式的探索革新,從而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江勇.高中語文專題閱讀教學的實驗與反思[J].新課程:中學,2018(4):54-55.
[2]藍楓.不怕考試 超越考試——吳泓“高中語文專題研究性學習”實驗探訪(一)[J].中學語文:教學大參考,2017(7):3-5.
[3]陳瑩.試從高三語文閱讀備考反思高一語文閱讀教學[J].高考,2019(9):70.
[4]劉靜.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反思[J].語文課內外,2017(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