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濤
摘要:隨著國家的發展和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教育界逐漸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有必要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而不是填鴨式的教學。雖然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但這種興趣也需要教師的引導,使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發揮最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對課文閱讀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經典誦讀;巧妙結合
引言
語文是小學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學科,語文教材中包含許多經典誦讀內容,備受重視。據教育部研究表明,將國學經典誦讀融入語文教學中,有利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對于誦讀國學經典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誦讀國學經典的方法上也不夠先進。
1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誦讀的必要性
1.1新課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給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目前的教學工作,因此,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尋找到能夠滿足于現階段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目前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項重要內容,它就是國學經典,新課改中對于國學經典的學習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1.2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強大基礎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授予學生語文知識并不是教學的全部,除此之外,還應在學生綜合素質方面,重點培養,以此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將國學經典誦讀環節融入于課堂中,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學生眼界得到開闊,知識面也因此拓寬。
2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遇到的問題
2.1經典誦讀含義理解不到位
在開展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過程中,很多老師對經典誦讀的教學含義產生了誤解。從現階段經典誦讀的教學現狀來分析,很多教師很難定界普通閱讀和經典誦讀之間的關系,所以,一些小學語文教師認為經典誦讀的開展只是學生的個人意愿,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忽略了經典誦讀在教學中的開展作用,導致很多學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經典誦讀,老師也沒有理解到經典誦讀的價值。
2.2經典誦讀方式單一
由于班主任平時教學任務繁重,再加上班級內同學較多,所以老師在開展經典誦讀教學的過程中很難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往往都是統一書籍進行教學,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一些同學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水平較低、在加上每一位同學都有不同興趣的愛好,所以教師在進行經典誦讀教學所選用的名著并不能滿足所有同學的需求,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失去了閱讀的興趣,老師也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致使經典誦讀教學成為了形式教學,影響了語文成績的提升和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3小學語文教學與經典誦讀巧妙融合的實施策略
(1)故事的熏陶。老師可以在上課前為學生講關于國學的故事,讓學生感受故事中的精彩之處,從而形成對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為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打下堅實的基礎,激發學生對經典誦讀的閱讀興趣。(2)營造經典誦讀的書香氛圍。教師可利用晨讀或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文化氛圍的營造,要求學生背誦小學階段的詩詞及名言警句,同時重視《唐詩三百首》《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經典書籍的背誦,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內涵。(3)采用多種形式的誦讀方式。對于經典詩文來說,讀是領會其意思的最科學、有效的途徑。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或適時處可以運用范讀、自讀、對讀、賽讀、齊讀、配樂讀等多種充滿個性化的誦讀方法。范讀,就是示范性的朗讀。最開始可以由老師來范讀,然后可選擇一些讀的好的同學為其它同學范讀。范讀可以讓學生認識文字中的正確字音和讀詩歌的語氣,體會經典詩文的音韻之美。自讀和齊讀,自讀時可以邊讀邊思考,也是個性化閱讀很重要的一個方法;齊讀比較適合晨讀時進行,容易營造一個誦讀經典的氛圍,從而提高誦讀的效果。配樂讀,經典詩文中很多都描寫了非常獨特的意境或者抒發了強烈的感情,在學生充分誦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配樂讀,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投入到經典詩文的意境中去。(4)教師應加強誦讀示范盡管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一再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這不等同于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完全放任不管,由學生自己誦讀,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大批課堂教學實踐表明,在進行國學經典作品誦讀時,如果先讓教師進行示范誦讀,相比讓學生自己誦讀作品,誦讀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師必須要做示范誦讀,在進行示范誦讀時,也應注意,由于現在很多教師教學時對多媒體的依賴程度太高,大多數教師會選擇用多媒體播放音頻,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運用多媒體進行示范誦讀時,無法體現出誦讀時的神態和表情,肢體動作更是無法體現,因此,教師還是要自己親自示范誦讀,并要求學生善于察言觀色,品味教師在誦讀時的神態和相關肢體語言,只有這樣,才會真正的發揮示范誦讀的作用,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學會誦讀國學經典。(5)營造誦讀氛圍,吸引學生參與。俗話說“蓬生麻中不扶則直,自沙在涅與之俱黑”,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經典誦讀教學中,首先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出良好誦讀氛圍,使學生能感受到經典誦讀氣氛,然而學生被感染,主動加入到經典誦讀活動中。在學校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書香校園,可以在教室黑板報上,摘抄一些關于經典的文學語句,使學生在課余時進行也能進行誦讀;也可以將經典誦讀資料配圖粘貼在學校走廊的宣傳欄中,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對經典誦讀更加熱愛;還能借用學校大屏幕,將古代文學經典誦讀以滾動播放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在進出學校時還可以看到我國經典傳統文化歷史,逐漸激發學生對經典誦讀的喜愛。
結語
綜上所述,將國學經典誦讀與語文教學融合起來,是至關重要的。其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多的是學生可以通過誦讀國學經典,對經典中的人生道理深刻的理解與學習,對于小學生以后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引導者,其自身要明確國學經典的重要性,在引導學生誦讀國學經典時,教授學生相關斷句技巧,將經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多運用講故事的形式來傳承國學經典,并在實際教學中,多進行示范誦讀,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經典誦讀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毛婷娟.國學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