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對于商代的考古工作來講,1976年婦好墓的發現就像是久旱之后的甘霖。婦好墓中出土物種類之多、物品之精美、工藝之精巧都是已發現的其他的商代墓葬所不可比擬的。本文就出土的玉器、青銅器以及墓葬位置等問題淺談一下對于婦好墓的認識。
關鍵詞:婦好墓;夏商周考古;玉陰陽人
婦好墓的主人公婦好是一個及王后、將軍、母親三種身份于一體的杰出女性。她生前累累功績在死后用豐富多彩的陪葬品來彰顯,體現是她的人生,是她的故事,更是她保衛的國家。在婦好墓中,出土了數以百計的精美玉器,這些玉器不僅質地良好,工藝更是精美,有的物品更是獨一無二。出土的青銅器,證明了商代成熟的青銅工藝,起上的銘文更是展現了文字的演變。婦好墓并沒有與王室諸人葬在一起,而是葬于王宮之內,其中的深意更是令人感嘆于她的偉大。
一、玉器
安陽殷墟的出土玉器絕大部分來自于婦好墓,婦好墓中的玉器出土700件之多,質地良好,造型優美,用途廣泛。本文主要從玉器的質地來分析玉器的產地,通過玉器的造型來觀察工藝技術,通過代表性器物玉陰陽人來分析商代的天地宇宙觀。
(一)玉器材料的來源
由于出土玉器都珍貴無比,所以很難采用物理化學的方式來鑒定玉器的質地,根據有關學者的鑒定,分析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器大多是軟玉1,并且認為其中的青玉較多,白玉較少,青白玉、黃玉、墨玉、糖玉更少,并且推測都是新疆玉,只有極個別的可能是來自于遼寧岫興縣的岫巖玉或是來自于河南南陽的獨山玉。這些結論均系肉眼鑒定,所以在科學依據上有所欠缺,對于婦好墓玉器材料產地的歸處還應做科學的分析。
現在根據玉材料的相關化學成分來進行相關的推測:
通過上述分析資料的對比,可知在之前敘述的鑒定中判斷玉器材料來源為新疆玉是正確的,雖然當時的交通和地區之間的聯系沒有很方便,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地區之間是有著交流的,正如在中原地區的婦好墓中陪葬著新疆和田玉是,兩地之間是有交流和往來的。
(二)玉器的形制
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器紋飾都是十分精美的,有許多的寫實性動物造型,也有幾何圖案造型,也有遠古饕餮紋飾等。在這些裝飾中我們可以窺探到的是當時手工技術的成熟。因為玉石材料的硬度一般都較高,即使是軟玉,雕刻起來也是有難度的,所以由此來看,當時的手工匠人已經擁有高潮的水平。在眾多的玉器中占大部分的寫實性動物造型更是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見多識廣。有些動物本不生長于中原地區,但是在玉器中有所體現,這不僅僅是人類對于自然認識的加深,更是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腳步已經到達了很遠的地方,也就是說當時人們的交流是存在的。
(三)玉陰陽人
在出土的玉器中,一件定名為玉陰陽人的玉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此件玉陰陽人呈淡灰色,裸體造型。一面為男性,一面為女性,男女在造型上差別不大,只是眉目之間更具女性特色。在《殷墟的發現與研究》這本書中根據它一面男一面女的特征正式將其定名為玉陰陽人。陰陽人所指是雌雄同體的人,在這種人身上有男女雙方的特征。這可能是古代因為對兩性崇拜,希望達到和諧狀態和擁有無窮的力量而做。這種陰陽人的形象在非洲古神話、墨西哥先民、基督教圣經、婆羅門教的圣書《忘世經》、埃及神話、新西蘭土著居民都有此種形象。可見這并不是中國所獨樹一幟的,表明時候,縱使各洲之間沒有什么交流,但是人類關于起源與兩性的認識與期望是一致的。但是我個人并不認為這是反映了對雌雄同體的崇拜,我認為此玉陰陽人是對男女和諧關系的一種表現。追求男女之間的和平相處,更是對兩性關系中關于人類繁衍的追求。
二、青銅器
商代的青銅器的鑄造是古中國青銅器鑄造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多大而笨重,莊嚴而肅穆,給人一種威懾的感覺。婦好墓中出土的青銅器中包含著擠死用的禮器,有婦好生前的兵器,還有日常的生活用品。在這其中四面銅鏡很是引人注目,在其背后的紋飾中,有說法稱一種體現了古代對于十二中氣太陽運動軌跡模擬的“七衡六間圖”,一種體現了戰國以前的形象分布區圖式,綜合而言,銅鏡的紋飾表達著古代的蓋天觀念,并且確立了銅鏡圓以象天的傳統。再次對于該問題不再詳細敘述。著重來看青銅器上的銘文和紋飾。
以商代的傳統來看,在青銅器上多為饕餮紋飾,猙獰而極具震懾力。在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器中也多有饕餮紋飾,并且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完整的鳥圖像,分為單獨形和復合形兩種。商代是青銅器的發展頂峰,不僅僅是鑄造方法上的成熟,在紋飾造型上也是獨具匠心。正如鳥圖像的完整出現,就在鳥圖像出現的歷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出現的鳥圖像中,有的是寫實性的圖像,有的只是簡略的勾勒出了形狀。而且鳥的形象多呈S形,這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宇宙的根源,體現了二元論的世界觀。所以,青銅器上的紋飾都是具有一定的含義的,或是震懾力,或是思想觀念的融入,亦或是簡簡單單的只為了美觀。這都是青銅器的魅力所在。
在出土的青銅器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青銅器上出現的銘文了。出現的銘文主要是“婦好”、“司(兔丂)母”、“亞其”、“子束泉”、“束泉”等。其中“婦好”出現的最為頻繁。這些銘文多是出現在成套的器物上,經研究分析來看,有的器物上的文字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有的是兩人書寫,有的字數多者還有可能由更多的人書寫。所以銘文的字體有較大的差別,在書寫的熟練程度上亦有差異,可觀察出老手和新學者的差異。這些文字有的是指明墓主人,有的是是指明受祭人,有的是對事件的記載。此時銘文的出現,是商文化成為信史,更是傳達出文字的源遠流長。
三、墓葬位置
婦好墓位于小屯村西北地,宮殿宗廟區的西南部,是小屯西北地墓地中身份最高的一座王室墓。該墓并不像王室之人的墓葬那樣宏觀,面積不是很大,但存在眾多的陪葬品。其中最引人所思的是墓葬所葬之處并不是王室墓葬的集中地,而是偏安一隅,相距甚遠,這其中的原因可被說道一二。我們了解到,婦好身兼王后、將軍的位置,更是有自己的封地,她的功績從中可見,所以對于當時來講,婦好是神一般的存在。在陪葬品中發現的眾多精美的青銅武器等更是佐證了婦好曾隨軍打仗的事實,更是體現了她戰神的一面。婦好生前保家衛國,死后,將她葬在宮殿廟地則更有一種讓其繼續負責守衛殷商社稷的意味。從殷人重鬼神這一點來講,具有豐功偉績的婦好被作為戰神來繼續負責守衛殷商社稷接受祭祀則在情理之中了。
結語
婦好墓是殷商文化研究的極大助力,它豐富的陪葬品在理論研究之下為考古學、為歷史學都提供眾多的史實和參考資料。而出土的眾多文物在研究之外,除了然人們嘆為觀止,更是見識到中華歷史的源遠流長,增加自己的愛國之情。這便是考古學的貢獻,古為今用,更好的為現實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申斌.“婦好墓”玉器材料探源[J].中原文物,1991,(01)
[2]馮好、李丹丹.“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的策劃與設計探索[J].文物天地,2016,(08)
[3]鄭振香,陳志達.婦好墓部分成套銅器銘文之探討[J].考古,1985,(10)
[4]李婕.婦好墓青銅器中鳥圖像的形式結構分析[J].大眾文藝,2011,(13)
[5]李學勤.論婦好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J].文物,1977,(11)
[6]翟勝利.殷墟婦好墓、亞長墓的位置及功能芻議[J].四川文物,2013,(04)
[7]王煜.殷墟婦好墓出土銅鏡寓意試探[J].中原文物,2014,(02)
[8]李凡.殷墟婦好墓寫實動物形玉器初探[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2,(02)
[9]楊紅梅.殷墟婦好墓玉陰陽人文化蘊含初探[J].殷都學刊,2011,(03)
注:1、玉器界人士將摩氏硬度為6.75~7度、比重為3.2~3.3克/(厘米)?的玉石稱為硬玉,而將摩氏硬度為6~6.5度、比重為2.55~2.65克/(厘米)?的稱為軟玉。
作者簡介:岳敏(1994.3-),女,漢,山東臨沂,文物與博物館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