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5年《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并實施以來,兩國自貿區的建立,給我國農產品貿易帶來了發展機遇和挑戰,中韓農產品貿易越加頻繁,形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本文主要從中韓自貿協定(FTA)的發展歷程,中韓農產品貿易現狀以及中韓FTA對兩國農產品貿易帶來影響的分析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韓自貿協定;比較優勢;農產品貿易
1 中韓自貿協定(FTA)的發展歷程
2012年5月開始的中韓自貿區談判,起初主要是為兩國商品貿易往來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并在電商、金融等產業方面有更多的深度合作。
在2015年6月1日,中韓兩國領導人簽署了FTA,給中韓自貿區的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中韓FTA所帶來的效益開始逐步顯現。
到了2015年12月20日,中韓自貿協定開始生效并實施,這時進行了首次降稅,對中國稅目的6108個產品和韓國稅目的1649個產品實現了零關稅。當時目標是要到2035年,能對中國稅目92%的產品、韓國稅目91%的產品均實現零關稅。
在之后的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每年1月1日,都會進行新一輪的降稅。在此期間,對韓國稅目的5259個產品關稅稅率再次降低,中國全部稅目92%的產品和韓國全部稅目93%的產品都享受到了更加優惠的稅率[1],。
截至到2020年,中韓自貿協定已實施五年,作為協定重要內容的農產品貿易,部分農產品關稅已完全取消,中韓農產品貿易又將如何發展?
2中韓農產品貿易現狀分析
在中韓自貿協定中,最敏感的就是農產品貿易,韓國國土一半多為山丘,可耕地面積只占韓國國土面積的1/3,再加上韓國的工業比較發達,大部分的勞動力流轉到城市工作,從而形成韓國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十分稀缺,導致韓國本地農產品生產成本普遍偏高,在比較優勢理論下,作為農業優勢大國的中國來說,因為需求的增加,必定會擴大對農產品的出口,國際間農產品的競爭力加大,在此情況下,這也會給韓國本地的農產品造成一定的影響,迫于國內國民政治的壓力,韓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本地農業和農產品的關稅保護政策,5年期限已到,韓國開始對1588個稅號項下商品在一定時期內逐步取消關稅,這部分商品約占韓國農產品品類的70%左右[2]。
據韓國海關統計,中國作為韓國出口第一大國,同時也是韓國進口第一大國,2019年1-9月,韓國商品交易額為7835.3億USD,出口額4061.0億USD(其中對中國出口額為998.5億USD),進口額3774.2億USD(其中對中國進口額為800.1億USD),貿易順差286.8億USD。
從農產品貿易的產品類別來看,中國對韓出口的產品主要是糧食類、海鮮類、蔬菜類及相關加工類產品,韓國對中出口的產品主要是糖類、海鮮類、食品類等。特別是兩國自貿協定實施以來,韓國對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呈現增長態勢,在中韓自貿協定的5年內,我國對韓國農產品出口額由43.5億USD增至49.8億USD,年均增長3.4%;進口額由8.6億USD增至11.7億USD,年均增長8%。從進出口額數據對比來看,我國對韓的農產品出口規模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3 對中韓農產品貿易影響
3.1 積極的影響
通過實施中韓自貿協定(FTA),近9成稅目商品取消關稅,極大的促進了中韓農產品貿易的交易率,特別是作為基礎必需的農產品來說,降稅情況的推進,中韓兩國農產品交易價格的下降,中韓民眾購買農產品的數量持續增加,再加上現在兩國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的普遍使用,越來越多的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將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達成交易,從而推進兩國農產品貿易的成交量,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
依靠區域優勢,打造區域經濟一體化模式,兩國之間的農產品貿易依賴程度也會加深,深度的農產品貿易也會削減彼此的進出口成本,中韓民眾可以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購買到種類豐富的跨國產品,從而使兩國間的貿易頻率增加,貿易額得以提升。同時也改善了兩國民眾的生活福利水平[3]。
中國作為農產品生產銷售大國,農產品出口量也會隨之增加,這也有利于降低國外對我國產生的產品歧視,為中國農產品出口贏得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突破雙邊貿易壁壘,中韓農產品貿易可以更加自由、靈活。
3.2 消極的影響
通過實施中韓自貿協定(FTA),會讓中韓兩國對彼此的農產品依賴度過高,出口數量的變動,會直接影響到中國當地農民的生產和收入,例如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對韓國出口的白菜等農產品就產生大量的滯銷,生產停滯,農民收入也產生重大的損失。
若韓國對中國的農產品進口數量增加,影響當地農產品的在本地的市場銷售,對韓國農業生產和農民的收入造成巨大的威脅,迫于國民的壓力,必然會提高關稅壁壘,雖保護了當地農民和政府的利益,但也導致韓國公民在購買農產品的支出增大,消費壓力增大,生活水平下降[4]。
4 結語
FTA的實施以來,中韓農產品貿易產生的影響有積極的方面,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的效應,但總體還是利大于弊。在這5年期間內,雙方國家之間的農產品貿易實現了優勢互補,中韓兩國民眾也從中的互惠互利的政策中,享受到了政策所帶來的實惠。
當前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將以“一帶一路”戰略為指引,借助中韓自貿協定,推進中韓在農產品貿易的采購、運輸、通關等全鏈條改革,這必定能提高中韓之間的國家資金和經濟貿易的交易力度,實現良性的農產品交易閉環,提高兩國綜合國力[5]。
參考文獻
[1]孫致陸,李先德.中韓FTA背景下中國農產品對韓國出口前景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6,21(10):188-199.
[2]陳相芬.中韓FTA對兩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6(10):137-138.
[3]李博英.中韓FTA對中韓農產品貿易影響研究[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20(02):155-172.
[4]宋廣文.中韓FTA對兩國農產品貿易發展的影響[J].山東工業技術,2017(22):239.
[5]張艷娜.中韓FTA實施的效應研究——以對兩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為例[J].商,2016(30):124.
作者簡介:徐立娟(1982-),世宗大學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電子商務,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