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珺
摘要:傳感器實驗課程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傳感器也是當下物聯網的關鍵技術,有著非常良好的應用前景。對于物聯網工程及有關專業教師來說,在傳感器實驗課程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目前,在傳感器實驗課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就可以選擇應用PBL模式,以此來改善現狀促進發展。本文就對基于PBL模式下的傳感器實驗課改革進行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PBL模式;傳感器實驗課;改革
引言:PBL模式是一種創設教學情境,以問題或項目展開教學的一種方法,在1950年被提出,最早只在醫學教育中有所應用,在經過多年的沉淀和發展后,也在其余多個學科中有所應用。在傳感器實驗課改革工作中,也可以運用進該模式來加強改革效率,提高傳感器實驗課實施成效。
1.傳感器實驗課教學面臨的難點
1.1教學內容跨度和難度較大
傳感器實驗課程屬于目前信息領域的研究焦點之一,其不但包含了物聯網知識,還接觸到了多個研究領域,有很多關鍵技術亟待開發和運用,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所接觸到的內容跨度和難度都是比較大的。其中,主要包含了傳感器技術、網絡協議、網絡安全、數據管理、數據融合等多種知識結構,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是教師共同面對的難點。[1]并且,在一些院校開展傳感器實驗課的時候,不但要求學生擁有基本的知識基礎,還要求學生具備比較強的動手能力,才能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在真正意義上提高教學成效。
1.2教學內容更新速度較快
如今,我國經濟和科技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傳感器實驗課作為目前信息領域研究的熱點,其教學內容必須和研究進展密切結合,才能確保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因此,在教學內容上需要不斷的進行更新。和傳統的網絡相比較,傳感器本身就屬于前沿研究技術,在技術和標準方面都不統一,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根據研究領域的研究進展對教學內容實施更新,才能確保學生可以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有用的知識。
1.3實驗教學開展難度大
由于傳感器實驗課程在開展時涉及到了仿真平臺和開發環境的選擇,但這些基礎設施都存在多樣化的特點,這給實驗課程的開展帶來了一定難度,怎樣選擇適合的實驗仿真平臺和開發環境是值得關注的。在傳感器實驗課中,既要讓對理論知識進行內化和吸收,又不能讓學生的思維產生混亂,而這也是傳感器實驗課程改革的重點。[2]
2.基于PBL模式的傳感器實驗課改革對策
2.1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習興趣
在傳感器實驗課改革中,運用PBL模式,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來展開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可以打造一個完整的系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對應的模塊,并將一個綜合性的項目分解成多個功能模塊,讓學生對功能模塊進行學習來達到教學目標。這一過程不但可以讓學生學習課堂內容,還可以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對于傳感器實驗課的學習興趣。[3]并且,在開展傳感器實驗課的過程中,更偏向于實際操作,而這一過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消化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來說有著積極影響,小組合作恰好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法。
2.2更換知識應用場景 循序漸進教學
因為傳感器實驗課所接觸到的知識非常廣泛,讓學生對傳感器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并適當地降低學習難度,教師就可以對知識應用場景進行更換,從而形成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將學生比較熟悉且經常接觸的家庭環境作為知識運用場景,借助智能家居等系統的幫助,讓學生對傳感器知識有更加直觀的理解,這比直接傳授教材內容要有效很多。并且,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傳感器知識是存在于生活中的,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樹立學習信心。[4]不僅如此,在對知識應用場景進行更換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場景,在接觸多了之后就可以快速的提取場景共通性,對傳感器實驗課核心有所明確,意識到學習傳感器相關知識的作用和意義。在傳感器實驗課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堅持以PBL模式作為核心教學理念,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聽課,并在課程結束后可以準確找到問題答案。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還可以在豐富學生知識系統的同時,培養學生科學實踐觀,為其今后的就業、發展打造穩定基礎。
結束語:在傳感器實驗課教學中,還面臨一些難點,本文主要闡述了教學內容跨度和難度較大、教學內容更新速度較快、實驗教學開展三大難點,難點的存在勢必會影響課程開展結果,因此,還必須做出改革。在改革中應用進PBL模式,將其作為主要的教學理念,通過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習興趣、更換知識應用場景循序漸進教學等對策,來優化傳感器實驗課難點,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傳感器的認識,構建豐富的知識系統,促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沁華,梁興林,趙珉,許敏,許龍,夏瑞祥.基于微課PBL教學法在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24):17-20.
[2]劉春城,李爽,劉楊,楊軍,趙月.工程訓練課程對PBL教學模式的適應性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20,18(04):65-68.
[3]莊自超,胡玲.基于模式識別的PBL教學模式研究——以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4):95-96.
[4]李開,陳峰,袁藝標,李榮,冀強,張志威,周世一,黃惠結,李鼎,陳鵬,俞尤嘉,毛征生.基于PBL模式的法醫實驗課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23):265-266.
2019年武漢東湖學院校級教研項目:基于PBL模式的實踐教學在電子信息類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