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格斯·阿汗
摘要:本人通過多年的生產實踐,研究總結出阿勒泰地區無公害農產品 大豆高產栽培的主要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及收獲等技術要求。
關鍵詞:無公害;農產品;大豆;栽培技術。
1主要栽培技術
1.1播前準備
1.1.1選地
要求土層>30cm,土壤有機質>10g/kg,堿解氮>40mg/kg,速效磷>12mg/kg,速效鉀>180mg/kg,pH7.5~pH8.0的沙壤土、壤土,前作以小麥、玉米等禾本科或瓜類、甜菜等非豆科作物為宜,不宜重茬和迎茬。
1.1.2整地
秋翻地翌年一開春機械能下地時,或者春翻后,應及時進行整地,整地質量達到齊、平、松、碎、凈、墑6字要求。
1.2種子處理
主栽品種為黑河38號,種子質量應符合GB 4404.2規定的要求,即大田用種質量為:純度>98%、凈度>99%、發芽率>85%、水分<12%。農戶也可以自己留種或農戶間相互換種,留種田應選擇生長勢強、無病害、純度高的地塊,并選留上風頭粒大飽滿的種子。
1.3播種
1.3.1適期播種
當5cm~10cm地溫穩定通過10℃時即可進行播種,各地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1.3.2種肥
氣吸式播種的,或者下肥位置比種子深5cm~7cm的,應重帶種肥,可帶磷酸二銨10kg/667m2、尿素5kg/667m2,重帶種肥的,翻地時應相應減少基肥量。不宜種、肥混播。
1.3.3播種深度
播種深度4cm~6cm,土壤疏松、墑情稍差的宜深一些,土壤緊實、墑情較好的宜淺一些。
1.3.4播種質量
播行端直,不重不漏,深淺一致,下籽均勻,覆土嚴密,鎮壓確實。
1.3.5播后土壤封閉
播后苗前、雜草出土前,用96%金都爾乳油50ml/667m2~80ml/667m2,或72%異丙甲草胺100ml/667m2~150ml/667m2,兌水40kg/667m2~50kg/667m2,進行播后地表均勻噴霧。如地表墑情差,應用機械或畜力或人工,在地表淺混土2cm~3cm。
1.4田間管理
1.4.·1中耕追肥
在初花期完成第3次中耕,并和追肥開溝同時進行,追施尿素6kg/667m2~8kg/667m2,中耕深度10cm~12cm。
1.4.2灌水
大豆初花之前不宜灌水,如果中午氣溫較高,大豆葉表現萎蔫、早晚能恢復時,應考慮提前灌水。大豆開花至成熟期,應保證田間有充分的水分,尤其是大豆需水的開花臨界期不能缺水,此時如果缺水,硬實率將會增加。
2病蟲害防治
2.1菌核病防治
發病初期用40%菌核凈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0倍液噴霧防治,或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25g/667m2~33g/667m2噴霧防治。播種前用適樂時懸浮種衣劑拌種,可有效防治大豆菌核病。
2.2 紅蜘蛛防治
紅蜘蛛點片發生時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或20%雙甲脒(螨克)乳油2000倍液~3000倍液,或5%苯螨特乳油1000倍液~2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
2.3草地螟防治
化學藥劑要嚴格控制在幼蟲3齡以前。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2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2000倍液,或20% 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25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防治要實行統防統治。
3收獲
3.1人工收割
收割期在大豆黃熟期,此時大豆葉片大部分脫落,豆莢呈黃色,莖稈還沒有完全變硬,利于人工收割,收割后拉至場上晾曬,曬干后用脫粒機或康拜因脫粒,脫后清選或揚凈,當水分<13%時即可入庫或出售。
3.2機械收割
收割期在大豆完熟期,此時大豆葉片已脫落,豆莢呈黃褐色,莖稈基本變硬,利于機械收割,籽粒拉至場上晾曬,經清選或揚凈,當水分<13%時即可入庫或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