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閩劇老生表演是福建地區的傳統文化,它代表了福建的傳統藝術,是閩南地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當前閩劇老生表演正在處于不斷消失,為推動閩劇老生表演藝術的繼承以及創新,閩劇老生表演需要采用合理的模式和手段,更好的傳播閩南文化和藝術。閩劇老生表演是中華民間傳統藝術文化,具有濃重的歷史文化價值,可以有效的增強民族認同感。本文從閩劇老生表演入手,探索閩劇老生表演的繼承和創新,從而能夠提高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價值。
關鍵詞:閩劇;老生表演;繼承和創新
一、閩劇歷史發展與老生表演
閩劇是福州民間傳統的藝術形式,也是福州發展史上的瑰寶,也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形式。閩劇發展至今具有400多年的歷史,起源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福州市的獨特地方劇種,該劇種有著有容乃大、海納百川的發展精神,能夠將儒林戲、江湖戲、平講戲融為一體,從而發出獨特的多聲腔劇種。除了具有多聲腔之外,閩劇還結合了昆曲、京劇等民間藝術形式,從而創造出具有自身顯著性、專屬性、民族性的傳統藝術。
閩劇中有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名叫老生。老生主要扮演男性人物,是閩劇中的男主角,根據閩劇種類不同老生扮演人物的年齡也會有所不同。老生角色大多是塑造了中國古代的階層,具有獨特的風貌,老生的主要角色有英雄好漢、王侯將相或者忠義之士,具有較強的感染性和獨特性。老生表演會根據自身條件來合理的選擇扮演人物,根據戲曲表演的側重點來調整人物的性格,避免出現機械化的人物形象。
二、閩劇老生表演發展瓶頸問題
(一)人才斷層,不利于傳承發展
閩劇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革,觀看和表演閩劇的人數越來越少,因此凝聚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的最大問題便是人才出現匱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閩劇老生表演的藝術財富沒有能夠及時的保存和傳承,年輕一代缺乏對傳統閩劇的了解,再加上缺乏挖掘和學習傳統閩劇的興趣,導致閩劇表演者正在不斷減少,閩劇老生藝術傳承中出現了人才斷層的問題。
閩劇發展至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想要較好的在舞臺上表演閩劇表演者,需要經歷長達5年的學習時間,再加上閩劇行業分布較為集中,導致在現實文化傳承中很難實現藝術傳承,也很容易導致人員出現損失的問題與風險。雖然現階段人民對旻序老生藝術表演的保護與傳承,但是由于受到資金和人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群眾不了解閩劇的藝術價值,再加上當前人們的觀念較為局限,認為閩劇的受眾范圍較小,閩劇老生表演藝術并不具備較強的發展價值能力,從而導致專業的閩劇表演出現人才缺失的問題,導致技藝面臨著失傳的境地。
(二)觀眾群體減少,市場受眾不大
閩劇老生表演不僅僅有人才缺乏等問題,再加上閩劇的傳播方式與渠道相對單一、單調,導致閩劇老生表演的觀眾群眾減少,市場受眾不大。在當前網絡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時代正在遭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嚴重的制約了閩劇的傳承與發展。閩劇缺少觀眾群體,降低了閩劇老生表演的認可度和傳播層面,很多青少年甚至都不了解什么是閩劇,閩劇的藝術形式有哪些,導致在新一代群體中缺乏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除此之外,當前社會老齡化問題嚴重,閩劇活動空間較小,導致閩劇老生表演的傳承與發展受到了限制。
三、閩劇老生表演的繼承與創新探究
(一)繼承閩劇老生表演精髓
老生的表演模式在閩劇發展過程中呈現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表演者需要在實際表演過程中不斷探索、繼承閩劇老生表演的精髓從而修正和完善閩劇老生表演的模式。老生表演的模式融入了幾代藝人的心血,是通過師徒口傳相授的模式流傳下來的,這不僅僅是藝術的沉淀,更是閩南傳統文化的繼承,因此在當前社會下需要創新和發展形成新的表演方式。表演者需要在閩劇老生表演中端正自身的態度,尊重閩劇表演的模式以及勞動成果,在閩劇表演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創新,從而更好的實現閩劇老生表演的發展和創新。
(二)培養創新意識,融會貫通
想要更好的當前社會上傳承和發展閩劇老生表演,閩劇老生表演需要以閩劇自身的發展為基礎,通過對傳統藝術表演形式進行創新和發展,實現閩劇藝術的創新,從而提升閩劇老生表演的藝術價值。創新發展能夠有效地拓展傳統戲劇的受眾群體,有力地保護我國的傳統文化,因此閩劇的創新發展要基于時代特征建筑傳統文化的核心,真正做到傳承與發展。閩劇老生表演的創新需要。通過專業的演員來完成,在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提升表演者的創新意識,在練習中分析自身問題,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調整,從而達到創新與發展的目的。
(三)基于生活角度運用老生程式
閩劇老生表演需要基于生活角度運用老生常識,從而反映出生活本質。老生作為凝聚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表演過程中不僅要遵循傳統的模式,還要基于生活角度實現一定的靈活創新。閩劇老生表演要從生活的角度出發,重視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從而才能夠融入到當前社會發展中,拓展閩劇老生表演的觀看群眾。閩劇老生表演需要以程式化表演為基礎,從生活角度出發,融入人物特征,基于人物角度創新,從而將閩劇老生表演實現創新和發展,讓閩劇老生表演具有生活化、創新化,能夠有效的吸引當代人的眼球。在閩劇表演中要從具體表演人物出發,多方面、多層次的對人物進行塑造和刻畫,根據劇情的需求對閩劇老生表演進行創新,從而將閩劇老生表演的技巧達到極致。
四、結語
閩劇作為一種具有福州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在中華民族傳統過程中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當前多元文化的沖擊下,現代社會娛樂形式以及內容的發展中,閩劇的發展和傳承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和限制,導致閩劇喪失了較大的表演者和觀眾群體。因此若是想要傳承和發展閩劇老生表演,就需要對閩劇老生表演進行創新,將閩劇老生表演與當前社會進行有效結合:繼承閩劇老生表演精髓、培養創新意識,融會貫通、基于生活角度運用老生程式。想要制定當前的社會模式繼續的發展,需要通過無數次的創新形成新的傳播模式,因此就需要在細節上實現創新與優化,從而在內容形式上和中心思想實現創新改革,更好地繼承閩劇老生表演的特色。
參考文獻
[1]竇龍人.閩劇老生表演的繼承和創新研究[J].戲劇之家,2020(15):24+26.
[2]王玉林.淺談閩劇文化背景下的幼兒園美育教育的途徑[J].中華少年,2020(01):2-3.
[3]陳紅.福清閩劇的藝術特征與文化內涵[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30(11):91-95.
[4]林艷. 閩劇藝術初探[D].廈門大學,2001.
作者簡介:廖雄威(1981.6.3)男,漢族,福建省福州市,當前職務:演員,當前職稱:三級演員,學歷:中專,研究方向:閩劇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