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美
摘要:《綱要》中指出:“游戲是幼兒園基本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幼兒園的音樂游戲是幼兒游戲活動中的一種,它將音樂活動的內容溶于游戲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創編動作。音樂游戲是音樂教育中最易為兒童接受、喜歡、理解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音樂游戲是幼兒游戲世界中充滿歡笑、蕩漾歌聲、自我表演的快樂王國。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游戲;有效開展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是綱要中對游戲在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作用的肯定、音樂游戲也是幼兒游戲中的一種,由于它將音樂、活動內容溶入游戲的形式中,讓幼兒在游戲中享受音樂、理解音樂、改編歌詞、創編動作,從而使幼兒在教育情感上獲得漂亮的陶冶。音樂游戲滿足了幼兒的好動性和表演欲望,所以,音樂游戲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一個活動對于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時期是學習音樂的啟蒙時期,也是關鍵時期。根據《綱要》要求,幼兒音樂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而對音樂的感受力是培養幼兒音樂素質的基礎,采用游戲化的方法組織音樂活動,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激發興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一、幼兒園音樂游戲開展必要性
音樂,本身旋律優美,富有節奏,深受幼兒喜愛,但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主要是逐句跟唱模仿,只注重歌詞的記憶和旋律的掌握,忽視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興趣的培養,使得幼兒的音樂學習過程充滿負擔而不是一種享受,從而影響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后續發展。音樂和游戲,都是幼兒喜愛的活動,都具有娛樂性,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教師經常將兩者相結合,豐富音樂活動的教學內涵。音樂游戲引入幼兒音樂教學活動,多種音樂游戲形式,如表演游戲、歌唱游戲、競技游戲等極大地豐富了音樂教學活動,打破了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幼兒園的音樂活動有了多樣化的組織形式,教師的授課方法變得靈活多變,這就極大的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上課積極性,使教師的教學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并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二、設計有趣的游戲,讓幼兒愛上音樂課
興趣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兒年齡小,學習動機與活動本身就有著更為直接的聯系,因此,我經常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使音樂活動充滿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設計趣味化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我在選擇教材時,總是盡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近幼兒生活、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經過改編、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如:《手指歌》原來五段歌詞最后兩小節的節奏都是┃××┃×-┃,就顯得很枯燥,經過改編,我就增加了四分、八分、十六分等節奏,如“媽媽洗衣服┃嘩-┃嘩-┃”;“姐姐拍皮球┃嘭嘭嘭 嘭嘭┃嘭嘭嘭┃”等,孩子們感到十分有趣,這樣既是唱歌,又有游戲,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設計趣味化。教育活動設計的好壞,往往決定著這次活動的成敗,因此我對每一個音樂教育活動,都要根據教材對結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之情節化、承上啟下、自然過渡,這樣就能使幼兒從一個音樂意境走向另一個意境。孩子們隨著老師簡練和游戲性的語言進入了音樂的意境,在音樂意境中孩子們不僅感受了音樂,而且表現音樂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通過老師的精心安排,使幼兒感到有趣味。
三、開展多元化的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有多種形式的表現形式,可以說幼兒園常見的游戲類型如表演游戲、手指游戲、繪畫游戲、體育游戲等都能與音樂相結合,讓幼兒邊唱邊玩。在設計音樂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只需要考慮音樂的內容和特征,然后選擇合適的游戲形式來開展音樂游戲。
手指游戲具有動靜結合、活動量小的特點,簡單易操作,在音樂活動中開展手指游戲不會因為游戲量大而擠壓了音樂活動的學習時間,造成喧賓奪主、虎頭蛇尾而收場。在音樂活動中采用手指游戲的一般是些可以用手勢表達的音樂,如《剪刀石頭布》、《合攏放開》、《小手拍拍》等,讓幼兒邊唱邊用手指做動作,既不會太喧鬧也不會太安靜,恰到好處的激發了幼兒的參與熱情,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保持集中。
四、在音樂游戲中培養幼兒節奏感
幼兒年齡小,處于音樂學習的啟蒙時期,也是關鍵時期,所以我們必須試圖從音樂感受力方面著手進行初步的培養,通過各種生動有趣的游戲的方法,在提高幼兒對音樂作品方面的感受力、理解力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不僅使幼兒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幼兒的認知、獨立性、自信心、注意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作協調能力也得到很好的發展,從而達到促進幼兒情感發展的目的。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對幼兒實施音樂教育是促使幼兒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節奏和旋律是構成音樂的基本要求,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是幼兒園音樂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幼兒學習音樂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礎。節奏被稱作音樂的骨骼,是音樂情緒和風格的重要表現手段。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是使幼兒能體驗感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感受節奏美,并能準確地再現節奏的能力。但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幼兒因其年齡特點,大腦及身體動作的節律對音樂節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協調,所以節奏感差。因此,老師要循序漸進地通過一些簡便而又富有趣味的游戲方法對幼兒進行訓練。
總之,幼兒的一日活動離不開游戲,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根據幼兒好動、好奇、好模仿、好創造、好參與、好表現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化的方法組織音樂游戲活動,不僅能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激發興趣,還能使幼兒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快樂地投入到活動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不但能提高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力,而且能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曉麗.利用音樂游戲整合幼兒園音樂教育資源[J].黃河之聲,2016(4):65-65.
[2]翁丹楓,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研究[J].亞太教育,2014(31):1
[3]李暉.幼兒園音樂游戲的現狀及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2(1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