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淘寶上的爆款斗柜作為研究樣本,利用家具設計構成法則對斗柜樣本分類,并通過語意差異法問卷進行測試,最后利用數理統計分析的方法得出不同類型斗柜的整體造型對于消費者和設計師在視覺感知意象上的影響及感受,分析消費者和設計師看待同一款造型時的感性意象差異 ,從而更好的指導設計師設計出符合消費者預期的家具方案。
關鍵詞:斗柜造型;感性意象;對比研究
一、研究背景
消費者的產品意象感知是難以捉摸和度量的,但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意象偏好是相對穩定心理的傾向狀態,對于產品的某一種特定意象產生良好的態度往往主導著消費者對產品選擇的行為趨向,因此消費者對產品的需要雖說是感性的,但其中的規律必然隱藏在數據中,需要研究者對消費者進行調研和分析才能獲得消費者的感知意象。
二、前期實驗研究
(一)斗柜樣本研究
選取淘寶官方網站中銷量排名前二十五名的爆款產品進行分類后,總結歸納出5種主要的斗柜造型作為主要研究樣本。
選取自淘寶官方網站銷量前二十五名的爆款產品,根據家具構成法,將斗柜分為基本元素:斗柜主體、柜面、柜腳、抽屜數量等。
根據這些元素進行組合,可以將斗柜分為以下五個類別:
(1)方形:偏方正形的柜子主體
(2)組合式:柜子大小可以自由組合
(3)異形:柜子的形狀有別于方正的款式,有更多有個性的形狀
(4)柜腳垂直型:柜腳形狀與柜子的垂直走勢保持一致
(5)柜腳外擴型:柜腳形狀與柜子的整體形象相比要往外擴一些
(二)意向詞匯研究
選擇年齡20-50歲之間、對斗柜有購買需要的人群作為消費者及設計師代表,向他們分發含有不同類型的斗柜樣本圖片調查問卷,進行對于斗柜造型意象的形容詞的打分。
共發放30份問卷(其中15份分發給設計師,15份分發給無設計教育背景的消費者。),最終回收30份 ,收集問卷數據并整理之。
“華麗的—樸素的”,“簡約的-復雜的”,“昂貴的—平價的”,3組為感官因子排名靠前的語匯,取因子負荷量最大的“華麗的—樸素的”為感官因子代表語匯。
“實用的”,“耐用的-易壞的”為效用因子排名靠前的語匯,取因子負荷量最大的“耐用的-易壞的”為效用因子代表語匯。
“動感的-靜止的”,“輕巧的-笨重的”,“獨特的-普遍的”為活力因子排名靠前的語匯,取因子負荷量最大的“輕巧的-笨重的”為活力因子代表語匯。
(三)實驗過程
本文中采用-2,1,0,1,2五分作為調研的形式,并用標度進行量化,即把消費者和設計師對家具產品評價項目的心理感受轉化為量的指標,如家具消費者對方形斗柜華麗-廉價的等級被分為:-2表示很華麗,-1表示有點華麗,0表示不華麗也樸素,1表示有點樸素,2表示很樸素。
測試樣本如下:方形斗柜1個,異形斗柜1個,組合式斗柜六個,直角斗柜1個,廓形斗柜1個。
意象語匯為經過上次實驗選出的具有代表的3對形容詞:“華麗的—樸素的”、“耐用的-易壞的”、“輕巧的-笨重的”。
(四)實驗數據分析
發放問卷共計60份(其中發放給消費者的問卷為30份,發放給設計師的問卷為30份),回收問卷共計60份,有效問卷為60份。
分析結果如下:
1.1號廓形斗柜:這款產品的造型給消費者傳達了樸素但結實,輕巧的感受;在設計師眼里整體的感性視覺效果與消費者相似;不同的是,在產品閱歷相對豐富的設計師眼中,這款斗柜已經屬于比較“笨重的”形式。
2.2號方型斗柜:意象視覺上給消費者帶來了較強的“樸素的”感受和極其“耐用的”感受,由于其整體造型過于方正,給消費者一種比較“笨重”的感受;在設計師眼中,方形斗柜是 “笨重的”,可能是由于方形對于設計師來說過于缺乏辨識度和視覺變化,也缺乏一些必要的“設計感”。
3.3號直腳斗柜:在消費者眼中,這款擁有直邊和較多抽屜變化的斗柜顯得不那么“樸素”,已經是有一些華麗的感受,但相對來說他的“耐用性”特點仍然是顯著的,只是相對更為穩重的造型就會降低一些,而“輕巧感”則接近中間數值,說明直腳斗柜在“輕巧感”方面的特征不是十分明顯,同時,這款斗柜的3種因子評價在五款產品中均達到了較高水平,這與這款斗柜的設計較為傳統、穩重、注重耐用的市場定位很有關聯;而在設計師眼中,直腳斗柜即使在造型上略有變化,但“樸素感”仍然偏高,其次其“易壞性”也相對略高。
4.4號異形斗柜:異形斗柜給消費者帶來了明顯的“華麗”的視覺效果和“易壞性”,這款產品的造型較傳統的產品比較特別,給消費者帶來了“質量一般”的視覺體驗;對設計師而言,異形斗柜在視覺上是非常能傳達出“華麗的”這一特點,但同時其“易壞性”的視覺特點也很明顯,異形斗柜的造型具有 “動感”的視覺效果。
5.5號組合式斗柜:組合式斗柜給消費者帶來了非常明顯的廉價感,其“易壞性”也達到了五款產品中的峰值,單看一個抽屜單體比較輕巧,但由于其需要組合的功能,反而帶來了“笨重感”;對于設計師來說,功能非常明確、毫不掩飾的造型所帶來的“廉價感”是很明顯的,但和消費者相反的是,設計師認為這款產品是很耐用的,原因可能是設計師認為相對一個柜子而言,組合式斗柜的每個功能模塊是相對獨立的,如果某個模塊出現問題,是較為容易更換的,因此,他可用的時間于設計師而言是比較長的。
(六)設計師與消費者感知意象感受與沙發造型構成分析
由單一樣本T檢驗的顯著性結果來看,總體來說設計師的感性意象較為穩定,結果顯示比較顯著,而消費者的感性意象相對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尤其體現在“華麗的-樸素的”這一感性因子的評價上。
在“華麗的-樸素的”意象語匯對中,方形斗柜,異形斗柜和組合式斗柜具有非常明顯的“樸素的”視覺感受,而直腳形斗柜、廓形斗柜則表現出不那么“樸素的”特點;“耐用的-易壞的”意象語匯對中,廓腳形斗柜、方形斗柜和直腳形斗柜具有比較好的“耐用的”特性;而造型比較特別的異形斗柜則有著比較明顯的“易壞的”特點;其中。組合式斗柜的耐用性,消費者和設計師出現了評價分歧;“輕巧的-笨重的”意象語匯對中,幾乎所有的斗柜給消費者和設計師的感受仍然較為笨重。
(七)設計師與消費者對斗柜的感性意象特點
1.共同性
從文中的因子評價中足以發現設計師與消費者對傳統形式斗柜的因子評價指標的感性語義總體趨勢相對保持一致,不管是對斗柜的直觀視覺感受還是對斗柜視覺效用性的判斷,整體都十分相似。
2.差異性
由于設計師擁有相對統一的設計專業教育背景,因此,在設計師在面對產品時,將運用更多系統的知識和更加理性的思維判斷產品造型是否優秀,而消費者則會更多運用感性思維去做判斷,具有一定的隨機性。
三、結論
在家具設計過程中,消費者和設計師的產品感性意象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設計時,設計師應該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設計師自己的需求和嗜好。事實上,由于設計師的專業教育背景使然,使得設計師往往會停留在家具產品的外觀、功能和材料等外顯性分析層面,從而使產品設計與用戶需求嚴重脫節;消費者選擇家具的因素往往更加感性、情緒化。因此,如果能夠多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感性需要,可以很好的降低設計風險,提高家具方案設計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陳祖建.消費者和設計師的家具產品感性意象模型研究[J].工程圖學學報,2010,31(05):53-62.
[2]丁歡,許柏鳴.家具造型感知意象研究——以單人沙發為例[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3(07):15-17.
[3]郝素芬.現代家具造型形態元素分析[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9.
[4]徐江, 張錫.基于使用者偏好意象的產品造型法則建構研究[J].輕工機械, 2004, (3) :4-7.
作者簡介:戴瑩玨(1996-1-),女,漢族,江蘇江陰,碩士,單位:華東理工大學,研究方向:產品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