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形勢下,為了提高監督工作的權威性,頁巖氣開采技術服務公司正在探索構建紀檢、監察、審計、組織、人事、經營、法律、財務等職能部門共同履行監督職責的大監督體系,以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監督效能,促進企業管理達到效率、效益、廉潔、質量有機統一,為企業內部監督工作開創新局面。
關鍵詞:大監督;檢查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各種因素引起的市場風險、運營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潔風險等等也隨之不斷加大,做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成了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構建“大監督”體系,就是要適應健康、安全發展的需要,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系統全面、權責明確、運作規范”的良性監督工作格局,確立機關各部門和紀檢監督機構共同履行監督職責的工作體系,形成“全員參與、全程控制、全面覆蓋、全部關聯”的監督長效管理機制。
1.當前公司在開展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監督職責定位不準。一些業務部門認為業務管理屬于自己分內的事情,監督工作應該是紀檢監督部門的工作,這種認知偏差一定程度上導致監督與管理脫節。同時企業領導可能存在重發展輕監督,使監督部門工作開展比較困難。
(2)基層監督力量不足。一方面,基層監督員基本上都是兼職,精力大多集中在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上,對如何發揮基層監督作用認識不深,日常監督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另一方面,由于監督職責的局限性,基層監督人員只熟悉自己的業務,或者自身業務素質和能力有限,導致監督面狹窄,監督結果權威性差。
(3)監督合力尚未形成。企業內部的黨內監督、企業監督、審計監督、干部監督、財務監督、法律監督、職工民主監督等監督工作都是根據各自的條款與規章設立的,監督的責任部門、形式內容、標準要求各異,步調不一致,沒有形成相互協調、相互銜接的運行機制,容易使監督工作出現“空白地帶”或者“重疊地帶”等問題。
2.構建“大監督”體系的途徑和方法
(1)強化基層監督力量,上下“三級聯動”,“升級”監督網絡。疏通企業輿情上下快速聯通渠道,構建基層監督員、紀檢監督部門和公司紀委“三級聯動”監督網絡,突出基層監督員首位作用,通過基層監督員定期報送月報,紀檢監督部門按照規定建立問題線索管理臺賬并進行分類處置,公司紀委對問題線索處置等執紀審查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層層壓實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形成覆蓋全面、快速有效的監督網絡。
(2)建立監督運行機制,實現“三項整合”,“盤活”監督力量。建立完善監督運行機制,開展三項整合工作,提升大監督效能。一是整合監督職能,將督查督辦、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以及對基層單位的各項監督檢查活動的職責全部劃歸監察部門統一組織實施,突出監督主體責任;二是整合人力資源,組建“大監督”體系人才庫,從企業機關部門各崗位集中選拔業務骨干,納入“大監督”體系人才庫,充實監督檢查工作力量;三是整合結果運用,定期召開監督委員會聯席會議,通過聽取監督檢查情況匯報,對發現的共性問題集中處理,對存在的個性問題分類處理,反饋并責令被監督檢查單位整改到位,實現“監督一個標準、處理一把尺子”。
(3)厘清監督責任機制,服務“三大攻堅戰”,“聚焦”監督重點。一是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及任務分解,將安全、科研、經營等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重點工作,確保業務部門履行職能監督,紀檢監督部門履行“監督的再監督”職能;二是建立監督問題管理臺賬,記錄監督發現的問題的處置情況和整改落實情況等,定情或不定期進行“回頭看”,使監督結果落地生根;三是科學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整合相關職能部門集中梳理排查問題線索,精準定位工作重點,以前置監督和抓早抓小作為發力點,利用“四種形態”尤其是第一種形態,確保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3.公司在構建“大監督”體系方面的實踐探索
公司紀委按照上級紀委關于構建“大監督”格局的有關要求,在開展專項監察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勇于實踐,逐步向“大監督”格局過渡、邁進和轉變,多措并舉不斷把監督工作引向深入。
(1)壓實責任,強化監督主責
成立了監督委員會,制定了《公司監督委員會工作規則》,每季度組織召開監督委員會聯席會議,定期了解紀檢、審計、組織、人事、財務、法律、經營等部門的監督情況,針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組織開展專項治理,充分發揮職能專業優勢,提高監督檢查的針對性。
(2)補齊短板,推進監督全覆蓋
針對基層一線監督力量不足、監督薄弱的情況,在基層各黨支部聘請黨內監督員和群眾監督員各一名,每月對基層黨支部政治理論學習情況、黨支部書記履行黨風廉潔建設責任制情況、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情況、黨務公開、廠務公開情況、執行力情況、員工隊伍作風建設情況、信訪維穩和綜合治理情況、黨員干部違紀違規問題、群眾對黨風廉潔建設工作開展滿意度等9項情況進行監督。同時利用辦公群獨特的實時性和交互性,讓所有群眾直接參與監督,徹底打通監督的“最后一公里”。
(3)做好專項監察,顯現監督威力
近幾年來,公司陸續結合實際依次開展了物資管理、資金管理、科研經費管理、工程質量管理、合同管理、油料現場管理等專項監察,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經營、法律、財務等風險進行監察,起到了“監察一件、規范一遍”的效果,促進企業不斷完善內控機制建設,堵塞管理漏洞。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監督。“大監督”體系的探索創新,是頁巖氣開采技術服務公司向高質量發展的紀律保證。目前,隨著油服行業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需要我們對構建“大監督”體系的探索實踐不斷深化完善和創新提高,要進一步健全“大監督”體系的工作機制,保證企業取得良好的管理效益、經濟效益、廉潔效益,實現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漢永.關于國有企業構建“大監督”體系的思考[J].當代石油石化,2017,25(12):45-47.
[2]魏子淞.國有企業構建“大監督”工作體系的思考[J].當代電力文化,2017(08):68-69.
作者簡介:丁珊珊(198212),女,漢,湖北應城,經濟師,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紀檢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