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知識產權概念的普及,商標的惡意申請行為和以牟利為目的的囤積商標行為層出不窮。為了遏制此類非正常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發布了《關于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若干規定》的征求意見稿。通過結合征求意見稿中的規定與《商標法》中的相關條款,討論非正常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類型、法律后果以及增加的懲戒措施。
關鍵詞:非正常商標申請注冊行為;惡意申請;囤積注冊
一、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各商業領域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個容易讓消費者記住,并且識別的商標無疑會為其生產經營者帶來巨大的利益。而一個公眾知悉程度高、商譽好的商標的價值更是超越了很多普通商標,人們越來越認同“商標不僅僅是一個標識,更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所以就產生了許多以“傍名牌”為目的的惡意申請,和搶先注冊他人的具有一定知名度但是未注冊的商標的情況,企圖攀附或攫取他人商譽。還產生了許多以牟利為目的的“囤積注冊”。
二、非正常商標申請注冊行為類型
為了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遏制非正常的商標申請注冊,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9年2月12日公布了《關于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若干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希望完善與非正常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相關的法律制度來遏制非正常商標申請行為的發展。
(一)惡意注冊的類型
1、摹仿為相關公眾所熟知的商標申請商標注冊,攀附他人商譽。1這一條筆者認為對應《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第三款。在日常生活中,馳名商標,無論其是否在中國境內注冊,都有被他人復制、摹仿、翻譯之后作為自己的商標搶先注冊的風險。甚至這種“傍名牌”行為發生之后,搶注人還會反過來起訴未注冊馳名商標所有人侵犯其商標權,與未注冊馳名商標所有人要求巨額賠償。
2、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且有一定影響的商標,不當攫取他人商譽。2此條對應《商標法》第32條后半段,“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注他人已經使用并且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3、明知或應知存在其他在先權利,但仍搶先注冊與其相同或近似的商標。3對應《商標法》第9條:“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以及第32條前半段:“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此條中的其他在先權利,包括他人的在先權利,如:著作權、外觀設計專利權、姓名權等。4、重復申請商標注冊,明顯具有不正當目的。這種情況一般與摹仿他人為公眾知悉的商標,攀附他人商譽有關。如:江蘇洋河酒廠其旗下的一種系列酒的商標,“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被他人在其他酒類商品上摹仿注冊為“藍天之海、藍色之?!钡壬虡说慕蟹ê秃x相近的商標。這種情況下申請人具有明顯的、多次摹仿、攀附他人知名商標的主觀意圖,明顯具有不正當目的。
(二)商標囤積
第5條:短時間內大量申請注冊商標,明顯超過合理限度,和第6條:申請商標注冊缺乏真實意圖,沒有對商品或服務取得商標專用權的實際需要,4筆者認為都屬于商標囤積注冊的范圍,第5條的情況是第6條的外在表現,第6條是第5條的本質所在。
與第5、6條相關的《商標法》條款為,第4條后半段:“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此條強調了商標申請注冊應以使用為目的,和第19條第4款:“商標代理機構除對其代理服務申請商標注冊之外,不得申請注冊其他商標?!边@一條主要是遏制代理機構囤積商標。第49條第2款:“注冊商標沒有正當理由,連續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可以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焙偷?4條第1款。第49條和第64條也是在強調申請注冊商標,應當是有真實使用需求的,如果不使用,商標就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也就沒有價值,而用這種沒有價值的商標來阻止真正有使用需求的人申請,或者用沒有價值的商標向他人索賠,明顯是不合理的,所以《商標法》規定“不使用、不賠償”。
(三)其他非正常商標申請行為
如:《商標法》第15條規定的:“未經授權代理人或代表人以自己的名義將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標進行注冊”和“就同一種或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與他人在先使用的未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申請人與該他人具有前款規定以外的合同、業務往來而明知該他人商標存在”,和第30條有關搶注他人在同一商品或類似商品上已經注冊的或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商標法》第44條:“以欺騙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這種情況也屬于非正常的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边@種情況多數是惡意搶注公告資源,牟取不正當利益。
(四)幫助他人進行非正常的商標注冊申請
《商標法》第19條第3款:“商標代理機構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委托人申請注冊的商標屬于本法第四條、第十五條、第三十二條規定情形的,不得接受其委托。此條規定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切斷了商標惡意注冊和囤積的一條重要途徑。
三、對非正常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法律規制
《關于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若干規定》中已經對于惡意申請和囤積注冊的多種情況進行了歸納概括,增加了確認非正常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兜底條款,幾乎囊括了現階段以及之后一段時間所有可能出現的非正常商標申請注冊行為,還明確了幫助他人實施非正常申請行為也是不可以的,至少從法律層面上明確了這些行為不合法,是應當受到遏制的,為以后遏制這些行為提供了較為全面而有力的正當性依據,并且在《商標法》中也有對應的條款對其進行闡述。
《關于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若干規定》中的第4條,也明確了對這些非正常商標申請注冊行為,應當依據《商標法》中的哪些條款進行處理。如:1、對于提交申請階段的非正常商標申請行為,可以依據第30條駁回申請,不予公告。這是在取得注冊之前對非正常商標申請作出了規制。2、非正常商標申請行為取得注冊的,但屬于《商標法》第44條所稱的以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宣告該商標無效。明確了非正常商標申請就算取得了注冊,也是會被宣告無效的。3、明確了商標代理機構從事非正常申請商標注冊行為的,屬于第68條所稱以其他不正當手段擾亂商標代理市場秩序的行為,并且要記入信用檔案,情節嚴重的停止其辦理商標代理業務。
除了依據《商標法》進行處理之外,《關于規范商標注冊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中還增加了對非正常商標申請行為的行為人的懲戒措施,加大了對非正常申請行為的打擊力度,體現了對于打擊此種行為的決心。
參考文獻
[1]《關于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 2019版.第3條1款.
[2]《關于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 2019版.第3條2款.
[3]《關于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 2019版.第3條3款.
[4]《關于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 2019版.第3條5、6款.
作者簡介:珠娜,女,蒙古族,1995年——,內蒙古包頭人,碩士研究生在讀,湘潭大學,知識產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