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鎮化是我國農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一個必經之路。在現代化的城鎮建設中,農民群眾是現代農業發展和鄉鎮文化服務中心重要基礎。雖然在農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有著很多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正處于解決的狀態。因此本文特意圍繞著鄉村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進行了探究,以期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改善農民群眾的整體素養,促進農村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鄉鎮文化;服務中心;農民群眾素養
現階段國家和政府越來越重視鄉鎮文化建設,在鄉鎮文化服務方面所投入的資金和精力也越來越多,但是投入的力度變大,這并不代表著鄉鎮文化服務建設就能夠有效提高農民群眾的整體素養。在很多方面,鄉鎮文化服務就會由于自身所擁有的局限性,受到很多的限制,而且這些限制因素都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
一、加強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改善農民群眾素養的重要性。
其一,加強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有利于促進農村群眾整體素養的提高,其主要體現在鄉鎮文化本身上。農村的鄉鎮文化建設是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利用文化建設,增加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認可,從而提高農民的技能和職業素養,讓農民群眾能夠真正了解到鄉鎮文化中國室內的建設并獲得認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工作提供精神和物質支持。此外,文化就是生產力,在現如今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中,文化是一種特殊的載體,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服務手段,也是一種重要產業。并且在某種程度上,文化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增加收入和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徑。農村在生產發展過程中也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發展,生產力是任何產業和企業所追求的最終目的。其二,加強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有利于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在農村文化建設中,不僅是要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條件和解決溫飽問題,并且要讓農民生活富裕的同時,滿足農村群眾的整體素養需求。通過建立面向大眾的科學農村文化,來構建出發展平和、網絡健全的信息化優質服務的公共文化體系,讓農村群眾都可以真正享受到這些服務[1]。這樣的文化方法能夠有效加強鄉鎮文化,讓鄉村的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文化產品更能被廣大農民群眾所接受。這就從根本上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的精神追求。
二、現階段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的現狀
近些年來,政府對于農民群眾的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讓很多生活和生產上的困難得到解決,如村里公路、最低生活保障、失地農民生活保障等等,這些關注和救助主要就是在經濟上和物質上的,而對于農民群眾所享受的現代文明建設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關注是相對不夠的。鄉鎮由于自身經濟較為落后,所以就將重心放在了經濟的建設上來,這就忽略了鄉鎮文化方面的建設工作。還有一些鄉鎮甚至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將政府所發下的資金都用來建設經濟,這就忽略了文化方面的建設工作。另外,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缺乏相應的優秀人才,鄉鎮文化建設時現階段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缺少一些文化建設的人才,這個問題就限制了農村整體素養的提高和改善。我國的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人員比較老化,缺少年輕人,這就讓鄉鎮文化建設中知識的更新有了一定難度,年輕人少就會對鄉鎮文化建設的興趣變得不大,讓建設團隊沒有活力[2]。缺少各種專業的文化鼓舞人才,讓專業結構嚴重失衡,很難適應相關的需求。而且有些地方會撤銷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沒有從事文化工作方面的專職人員,工作懶散。
三、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改善農民群眾素養的方法
1.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鄉鎮文化服務中心需要加強政策的宣傳教育力度,讓農民群眾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充滿信心。各地方相關部門需要重視宣傳鄉鎮文服務的建設工作,大力發展文化服務,改善農民群眾的整體素質,科學合理地發展農村經濟,宣傳精神文明建設、扶持糧食生產、減免農業稅和維護農民工權益等相關政策,積極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工作,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部署,加深農村的稅費改革等等。這就能夠進一步加強農民對政府和黨的信任,從而堅定改革發展的信心。
2.創新鄉鎮文化服務建設
創新鄉鎮文化服務建設中的創新包括了理念上的創新、體制上的創新和隊伍上的創新。文化隊伍建設一定要解放思想,從創新理念上開始入手。理念的創新需要堅持以人為本,要積極從廣大農民群眾出發,以農民群眾的利益為發展目標,要以農民的進步為發展方向。另外,需要充分認識到文化干部隊伍是農村文化建設中的真正組織和實施者,不僅是領導農民群眾發展農村文化、建設和諧的社會的骨干力量,而且還是目前農村文化建設中最重要的人才資源。此外除了創新理念外,還需要實行體制創新和文化建設。體制創新是一種最基本的創新手段,其需要從基礎工作出發,堅決改變一切對文化發展和文化隊伍建設的束縛,改革一切對文化發展和文化隊伍建設有影響的體制弊端。文化隊伍的建設工作需要從人才的來源進入,選擇有創新力和有活力的建設人員,給予文化建設新鮮的力量,讓文化隊伍的建設更加具有創新力,更加符合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的需求。
3.加強文化隊伍的建設工作
加強文化隊伍的建設工作,有利于提高農民群眾的整體素養,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門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文化隊伍的建設工作。并且文化隊伍的建設工作需要實現統一的規劃和研究,加強各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融合,積極促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工作。對于文化建設需要明確好具體的目標和要求,要有堅定的信心[3]。各級政府部門和文化部門需要在開展文化活動的基礎上,積極結合新農村文化發展的特點,進一步加強文化隊伍的建設工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鄉鎮文化建設工作對于提高農民群眾的整體素養有著重要作用,科學合理的鄉村文化建設能夠有效促進農村的經濟、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本文闡述了加強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改善農民群眾素養的重要性。詳細分析了現階段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的現狀,并提出了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改善農民群眾素養的方法,衷心希望本文能夠為鄉村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和提高農民群眾整體素養提供參考性的意見。
參考文獻
[1]方力. 創新鄉鎮文化建設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J]. 商情, 2017(40):297.
[2]陳明山. 鄉鎮文體服務中心開展群眾文化的創新經驗辦法[J]. 藝術科技, 2016, 29(10):331.
[3]龐春風. 淺析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J]. 長江叢刊(17期):110.
作者簡介:王蔚彩(1975年8月),性別:女 ,民族:漢,籍貫:福建三明,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城關鎮文化服務中心 研究方向:群文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