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力民 吳凱飛
蒸壓釜用于制造灰巖磚等硅酸鹽建筑制品,其內徑從¢1600mm至¢3200mm,長度從5m至30m,是典型的快開門式壓力容器。蒸壓釜的工作壓力雖然不高(一般≤1.6MPa),但由于容積很大,因而壓力和容積的乘積大,一旦發生事故,釋放的能量很大,造成的危害也很大。
為確保蒸壓釜的安全運行,針對它的特點,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談談蒸壓釜的全面檢驗及檢驗重點:
一、檢驗前準備
1.資料審查
核實使用單位及被檢容器的基本信息,審查被檢容器的以下資料:
審查內容:設計、制造文件、安裝、運行記錄、檢驗記錄、維修改造記錄等。重點審查蒸壓釜的結構特點,釜蓋、釜端法蘭與主體材質、設計技術條件、使用和檢驗情況。
2.使用單位檢驗前準備
檢驗前用盲板從第一道法蘭處隔斷所有蒸汽的來源,設置隔離標志。待釜內溫度降至室溫后,清除釜內積水和異物。需要進行檢驗的表面,必須徹底清理干凈,母材表面應當露出金屬本體,進行磁粉、滲透檢測的表面應當露出金屬光澤;
全面檢驗時,使用單位壓力容器管理人員和相關人員到場配合,協助檢驗工作,負責安全監護。
二、全面檢驗
全面檢驗的項目有:宏觀檢查、壁厚檢查、表面缺陷檢查、埋藏缺陷檢查、強度檢查、安全附件檢查等。
全面檢驗的方法以宏觀檢查,壁厚測定、表面無損檢測為主,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用超聲檢測、射線檢測、硬度測定、金相檢驗、化學分析、光譜分析等。
1. 結構檢查
本體、對接焊縫、接管角焊縫:檢查本體結構是否符合設計設計制造要求;檢查對接焊縫和接管角焊縫的結構型式是否符合設計制造要求;
開孔及補強:檢查開孔位置、開孔補強是否符合設計制造要求。
焊縫布置:檢查焊縫布置是否符合設計制造要求,重點關注是否存在十字焊縫、焊縫間距小于規定值的情況。
端蓋:檢查端蓋型式是否符合設計制造要求。
支座或者支承:檢查支座或支承的型式、結構、安裝位置是否符合設計制造要求。(考慮實際使用溫度的變化,熱脹冷縮等,特別注意底座螺栓孔是否采用長型孔)
法蘭:檢查法蘭型式是否符合設計制造要求。
排污口:檢查其規格、結構、位置是否符合設計制造要求。為利于及時排除積水,特別注意其是否在水平最低位置。
重點檢查釜齒結構;釜蓋法蘭與封頭,釜端法蘭與筒體的連接形式。
2.幾何尺寸及焊縫檢查
幾何尺寸檢查可僅在首次全面檢驗時進行,以后的檢驗僅對運行中可能發生變化(如進行過修理改造)的內容進行復查。
3.外觀檢查
通過目測或者5~10倍放大鏡對容器外觀進行檢查,以發現容器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缺陷為重點。
容器本體裂紋、變形、泄漏:檢查容器本體的表面裂紋、變形、泄漏情況,重點檢查端部法蘭齒和頂蓋法蘭齒是否有裂紋、變形等。
焊縫的裂紋、過熱、變形、泄漏:檢查對接焊縫、接管角焊縫的表面裂紋(包括近縫區)、過熱、變形、泄漏情況。重點檢查:釜蓋法蘭與封頭、釜端法蘭與筒體連接的環縫,位于釜內下半部的焊縫及其兩側。
內外表面的腐蝕和機械損傷:檢查容器內外表面的腐蝕和機械損傷(含工卡具焊跡、電弧灼傷)。重點檢查,蒸壓釜底部及排污口附近的腐蝕情況。當發現有腐蝕時,應確定腐蝕類型(均勻腐蝕、局部腐蝕、點腐蝕),對于點腐蝕,應測量腐蝕深度、腐蝕面積、腐蝕長度;對于局部腐蝕,應測量腐蝕深度,當腐蝕深度超過壁厚余量時,測量腐蝕坑形狀和尺寸;對于均勻腐蝕,應進行壁厚測量。
支承、支座損壞:檢查支承支座的變形、腐蝕情況;地腳螺栓與滑動支座的配合情況。
基礎的下沉、傾斜、開裂:檢查支座及周邊基礎是否存在下沉、傾斜、開裂情況
疏水裝置:檢查其變形、腐蝕情況,排放管的出口是否接至安全地點。
主要受壓元件材質:檢查材質是否劣化等。可通過錘擊來初步分辨。
檢查釜外壁保溫層是否脫落,是否有蒸汽泄漏痕跡,如有蒸汽泄漏痕跡,應加大保溫層拆除比例或者全部拆除。
4.壁厚測定
以下部位一般應進行測厚:
1)易受腐蝕、沖刷的部位;
2)制造成型時壁厚減薄部位和使用中易產生變形及磨損的部位;
3)表面缺陷檢查時,發現的可疑部位;
4)接管及相關部位。主要針對:易因介質流動引發沖蝕的接管、彎頭及相關部位,易發生腐蝕的接管及相關部位。
5. 表面無損檢測
在檢測中發現裂紋,應當根據可能存在的潛在缺陷,確定擴大表面無損檢測的比例;如果擴檢中仍發現裂紋,則應當進行全部焊接接頭的表面無損檢測。內表面的焊接接頭已有裂紋的部位,對其相應外表面的焊接接頭應當進行抽查。
在檢測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表面無損檢測優先選用磁粉檢測。
6.埋藏缺陷檢測
有以下情況之一時,應當進行射線檢測或者超聲檢測抽查,必要時相互復驗:
1)使用過程中補焊過的部位;
2)檢驗時發現焊縫表面裂紋,認為需要進行焊縫埋藏缺陷檢查的部位;
3)錯邊量和棱角度超過制造標準要求的焊縫部位;
7.強度校核
有以下情況之一的,應當進行強度校核:
腐蝕深度超過腐蝕裕量;
1)設計參數與實際情況不符;
2)名義厚度不明;
3)結構不合理,并且已發現嚴重缺陷;
4)檢驗人員對強度有懷疑。
8. 安全附件檢查
蒸壓釜上裝設的安全附件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
檢查壓力表是否外觀完好、量程及精度是否合適、是否經過校驗、是否裝設有存水彎管、表盤大小、數量是否符合要求等。
檢查安全閥型號、數量、公稱壓力、公稱通徑、開啟壓力、密封壓力、有效期、鉛封、校驗報告、安裝位置、外觀。
檢查測溫儀表的型號、有效期、外觀。
檢查裝設的其它閥門、附件的外觀、腐蝕情況。
9.快開門聯鎖裝置檢查:
此項為蒸壓釜全面檢驗的重點之一。
重點檢查:檢查是否裝設快開門安全聯鎖裝置,以及檢查聯鎖裝置組成件的完整、變形、腐蝕情況;通過查看設計資料、操作說明書、鑒定書、聯鎖機理、上次年度檢查的檢查結果等方式判斷其同步報警、關緊后升壓、泄壓后開門的功能是否符合《容規》第四十九條的要求,難以判斷時應要求使用單位進行操作驗證。
三、耐壓試驗:
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壓力容器,全面檢驗合格后應立即進行耐壓試驗:
1)連續運行已滿兩個檢驗周期的;
2)用焊接方法更換受壓元件的;
3)受壓元件焊補深度大于1/2壁厚的;
四、缺陷和問題處理
對檢驗中發現的缺陷和問題,應詳細記錄和定位,并對照《容檢規》第五章“安全狀況等級評定”及其它相關要求確定缺陷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