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
在中國,諾爾曼·白求恩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專家。抗日戰爭時期,白求恩率領加美醫療隊來中國幫助八路軍抗戰,并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白求恩殉職后,毛主席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寫了《紀念白求恩》一文。文中高度贊揚了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主義精神。號召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白求恩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白求恩第一次見到毛主席的感人情景。
1938年3月,白求恩歷經艱難來到延安。到達延安的第二天,毛主席就親自接見了他。那是 3月底4月初的一個晚上,白求恩得知毛主席要見他的消息后,急急忙忙換上一身八路軍的灰布軍裝,興沖沖地直奔毛主席鳳凰山下的住地。走進院子,身材偉岸的毛主席已經神采奕奕地站在窯洞門口了,只見毛主席身穿黑布棉衣,卻袖口和膝蓋都打著補丁,但偉人不愧是偉人,主席雙目炯炯有神。白求恩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跨步上前,向毛澤東行了一個西班牙的敬禮,毛主席緊緊握住白求恩的雙手,微笑著連聲說道:“歡迎你!歡迎你!歡迎你!”
走進簡陋而整潔的窯洞,白求恩從貼身的衣袋里,取出自己的黨證,鄭重地遞給毛主席:“這是我的黨證,一個加拿大共產黨員向黨組織報到!”
毛澤東莊重地接過黨證,拉著白求恩的手高興地說:“白求恩同志呀!你不遠萬里從加拿大大來到我們中國,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這是一種可貴的國際主義精神啊!”
白求恩坐在毛澤東身邊,在一盞油燈橘黃色的微光映照下,親切而熱烈地交談了起來,直到深夜。白求恩一再向毛澤東要求讓他盡快到前線去。他說:“前線的八路軍將士在流血犧牲,那里最需要我。” 白求恩還向毛澤東提出組織一個手術隊的建議。他說:“這支手術隊要在戰地附近對傷員進行初步治療,這樣可以減少75%的傷員死亡。”
不等毛主席回答,白求恩又急切地追問道:“毛澤東先生,你打算批準我到哪兒的前線呢!”
毛主席微笑著說:“你知道中國有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嗎?那里邊有一個花和尚魯智深非常厲害,曾大鬧五臺山。”
白求恩想了想,說:“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五臺山在山西。我早就知道,山西是抗日前線。”
毛澤東說:“對!我們在那里建立了一個晉察冀軍區,這是八路軍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
白求恩又說:“在武漢我就聽周恩來說,晉察冀軍區的司令員叫聶榮臻。”
毛澤東吸了一口煙,笑著說:“你知道的還真不少啊!這個聶榮臻可不得了,五臺山,前有魯智深,后有聶榮臻,聶榮臻是新的魯智深啊!”
幾個小時不知不覺地過去了。白求恩怕打攪毛澤東,他知道,毛澤東有夜間工作的習慣,就起身告辭了。
夜,靜靜的,月光照得大地一片白。白求恩回到自己住的窯洞,久久不能入睡,心潮澎湃。當晚,白求恩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在那間沒有陳設的窯洞里,和毛澤東面對面地坐著,傾聽著他那從容不迫言談的時候,我想起了長征。我現在才明白,毛澤東為什么感動著和他見過面的每一個人,他是一個巨人,他是我們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5月初,白求恩東渡黃河,前往晉察冀邊區工作。他帶著戰地醫療隊轉戰多個戰場,冒著槍林彈雨,在極端艱難的環境中搶救了成千上萬的傷病員,培養了大批的革命醫療戰士,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1939年11月12日,年僅49歲的白求恩永遠長眠于中國的土地上。11日夜,在彌留之際的他對身邊的同志深情地說,請轉告毛主席,感謝他和中國共產黨對我的教育。我相信,中國人民一定會獲得解放,遺憾的是我不能親眼看到新中國誕生了……
如今,80多年過去,毛澤東與白求恩的真摯友誼早已化成了中加兩國人民的友誼。作為延安精神重要組成部分的白求恩精神,更是永遠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與弘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