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雪 鄭昕宇 周夢潔
摘要: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因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英國發展迅速,在社會生產力高速發展的形勢下,婦女作為社會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也在相應的發生變化。雖然在工業革命初期,英國大多數婦女仍被禁錮在家庭中,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人民民主意識的不斷提高,英國婦女開始步入社會,投入到雇傭勞動者的行業中。進入社會后,隨著眼界和思想的不斷開拓,增強了獨立自主的意識,其社會地位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
關鍵詞: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婦女;獨立意識
引言:
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在歐洲掀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在英國首先發展開來。英國社會因工業革命而發生巨變,在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英國婦女地位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對于英國婦女地位的研究,一直是學界的重點關注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分析英國婦女地位變化的背景及影響來了解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社會領域及思想領域的變動。
一、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婦女地位變化的背景
(一)政治地位
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是英國進行工業革命的時期,也是英國社會發生巨變的100年。工業革命不僅僅是一次生產革命,更是一場全方面的變革。而其社會關系、倫理規范、思想觀念等方面的變化,對婦女地位的變化影響頗深。工業革命之前,英國婦女深受傳統家庭觀念束縛,很少踏足政治事務,在國家政治中更是沒有一席之地。在英國的習慣法中,婦女結婚后將不再擁有自身的獨立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工業革命之前女性政治地位的低下。但是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發展,英國婦女的身份漸漸的發生了轉變,有一部分婦女步入了雇傭勞動者的行列,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取了報酬,使其經濟地位上升。而經濟實力的提高當然伴隨著對政治權益的訴求提高。由于英國婦女的地位較低,所以在工作時經常收到資本家的剝削,這更加刺激了她們追求解放的欲望。因此這一時期的婦女進行了大量的斗爭活動,為自己的政治權利而斗爭。
英國婦女政治地位的變化首先就體現在開始參與地方政府的工作,也就是婦女選舉權的一步步落實。英國婦女在這種政治磨練中,不斷的提升自己,而這也為其參加憲章運動奠定了基礎。在憲章運動中,婦女不再是男人的附庸,而是建立了明確的組織進行斗爭,對憲章運動的影響巨大。婦女政治權利的不斷提高對其地位變化產生了很大程度的影響。
(二)經濟地位
工業革命開始之后,大部分的婦女開始從家庭的傳統束縛中解脫出來,走向工作崗位。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當機器成了一種使用沒有肌力或身體發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較靈活的工人的手段后,資本主義使用機器的第一個口號便是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1】而進入工作崗位的婦女就不再是沒有地位的一個社會單位,這就是婦女地位提升的一大體現。因為婦女的工作收入也慢慢的成為家庭生活來源的一部分,并且有一部分婦女的工資甚至要高于男人,所以經濟實力的上升使得在家庭中的話語權提高,家庭地位發生了改變。
(三)思想觀念
在工業革命之前,英國家庭中以丈夫為尊,妻子和兒女都是作為丈夫的私有財產存在的,并且絕對服從于他。對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女性來說,成為一個賢妻良母是她們畢生的追求,她們也并未接受過全面地系統地教育,從小接觸的教育就是強調女性的“美德”和如何做好一個好妻子好母親的工作,這也導致了英國社會男尊女卑局面的形成。工業革命開始后,生產力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婦女進入工廠,通過勞動獲取收入。婦女家庭經濟地位的提高從而為其夫妻平等感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而處在中上層階級的婦女慢慢的發現自己所受的教育完全是為了取悅男人,相比于中下層婦女的技能教育來說,反而她們所受的教育更加實用,所以導致了女性思想觀念產生了改變,她們開始發覺接受教育的重要性,進行女子教育改革。這場改革擴大了婦女的就業范圍,使婦女們傳統的家庭職責中跳脫出來,有了獨立的意識,接受過教育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會消除外界的輕視,這也是英國婦女地位提升的一種表現。
二、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婦女地位變化的影響
(一)政治領域
“政治”是在一定經濟基礎上,人們圍繞著一定的利益,借助于公共權力來實現的活動。【2】根據這個定義來看,工業革命時期的部分女性已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相應而來的就是她們對自身權益的訴求。政治參與是公民政治權利得以實現的重要方式,英國婦女開始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各種政治活動來維護政治權利。直到1928年,英國婦女才有了與男性平等的選舉權,這是婦女地位提高的生動體現。19世紀的女權運動向公眾展示了婦女工作和斗爭的能力,改變了政治領域的重男輕女的現象,批判了男女不平等的政治觀念,維護了婦女的正當權益,是英國社會進步的一大表現。
(二)經濟領域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隨著女性勞動力的大量涌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時英國的勞動力市場狀況。隨著資本的不斷壯大和工場的不斷增加,男性勞動力慢慢供不應求,且價格升高。此時的女工優勢顯露出來:雇傭費用低、刻苦耐勞、比較聽話,所以工廠中開始大量的雇傭女工。這些優勢也體現在其他職業中,例如醫生工作的特殊性本就需要部分婦女去協助或者承擔;尤其是在像紡織業和家庭服務業這種更需要女性的職業競爭中取得了優勢,所以婦女勞動力在工業革命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為工業革命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結語:
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不僅僅是英國生產力和經濟的蓬勃發展,同時也給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總之,工業革命從根本上提高了婦女的獨立自主意識,為實現男女平等奠定了基礎,婦女開始成為獨立的個人,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獲得了一部分的政治權利,是實現婦女解放的關鍵一步。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2-433
[2]鄭楚宣、詹揚楊、吳育珊,《政治學基本原理》[M],1版,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