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社團活動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探討開展心理社團活動的現實意義以及設計要點,有助于發揮心理社團活動對學生成長的獨特作用,幫助學生緩解學習、生活中的壓力,培養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提升自助和助人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心理社團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80—0033—02
【作者簡介】王靜,江蘇省泗洪縣青陽中心小學(江蘇泗洪,223900)副校長,高級教師。
心理社團活動是指面向學校全體學生,招募一批對心理學知識有濃厚興趣、具備相關素質的學生,以他們為核心開展一系列活動,以點帶面建立學生層面的心理互助機制,同時在心理健康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廣泛的心理互助社團活動,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社團活動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校可以利用心理社團對學生成長的獨特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社團活動,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和方法的指導,發揮朋輩互助的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
一、開展小學心理社團活動的現實意義
目前,大部分學校面臨學生人數多、心理健康教師少、心理健康教育無法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局面。開展心理社團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朋輩交流與合作,對身邊表現異常的同學進行早期識別與及時報告。這既能減輕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負擔,又能提升學校的心理服務水平,真正做到“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開展心理社團活動順應了學生自我成長、自我發展和自我教育的心理需求。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他們對自我的身心發展、對他人、對社會充滿了好奇,心理社團為學生打開了了解自我、他人與社會的一扇窗戶。同時,豐富多彩的心理社團活動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學習、生活中的壓力,培養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提升自助和助人能力。
二、小學心理社團活動的目標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曾說過:“有效的學習始于準確地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目標是心理社團活動的重要前提和靈魂。小學心理社團活動目標的制定除了要恰當、緊扣主題,還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具體的心理社團活動目標需要根據各年段學生的特點以及活動的主題來設置,這里主要談談心理社團活動的總體目標。總體目標如下: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讓社團成員了解自己所處年段常見的心理問題的表現和應對策略;通過多樣化、系列化的活動,推廣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通過心理游戲、心理小測驗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幫助社團成員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和發展自我;培養班級心理委員(班級心理氣象員);培養社團成員的團隊精神,增強團體凝聚力;培養社團成員的自我教育和朋輩互助能力,積極關注同學的心理困惑,運用所學心理健康知識幫助身邊有需要的同學,及時向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師報告同學存在的心理異常現象。
三、小學心理社團活動的主題
總的來說,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身心發展比較緩慢,但是到了高年級他們的身心變化明顯。為此,設計心理社團活動的主題時,心理健康教師需要考慮到小學生各年齡段的心理特點。可以設計心理社團活動主題如下:低年級包括適應新環境、認識新同學、培養學習習慣、認識規則等;中年級包括了解和認識自我、激發學習興趣、學會同伴交往、體驗情緒等;高年級包括悅納自我、培養學習興趣、學會異性交往、正確表達情緒、生命教育、放松與調節升學壓力等。
四、小學心理社團活動的形式
學校一般以學期為單位,開展有主題的心理社團系列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心理社團活動的形式應多樣化,常見形式包括心理廣播、心理小報、心理知識講堂、心理拓展游戲、心理沙龍、心理影視或繪本賞析、校園心理劇以及主題性的團體輔導活動等。
五、設計小學心理社團活動時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設計小學心理社團活動時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1)要符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保證活動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如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范圍小且不穩定。因此,設計時要注意活動的時間、難易程度以及趣味性等。(2)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初步階段,各方面的能力相對薄弱,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心理健康教師需要做好社團的規劃和設計,把握好專業性,營造良好的氛圍,在充分發揮自身主導性的同時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如活動設計需要“留白”,給學生充裕的發揮空間。(3)相對于其他教學活動,心理社團活動更容易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但心理社團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自我成長,所以設計活動時不能過于關注娛樂性,要找準娛樂性和價值性之間的平衡點。
心理社團在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它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后,還需要不斷創新心理社團活動的形式,突出活動的主題和重點,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更多的提升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