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元
濰坊市坊子區(qū)人民醫(yī)院查體中心,山東濰坊 261206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發(fā)生在前列腺組織的慢性炎癥反應,是泌尿外科的一種常見病癥。 該病主要分為細菌性和非細菌性兩種, 這也代表兩種不同的發(fā)病機制[1]。細菌性的前列腺炎主要是由于病原體感染引起的,而非細菌性的前列腺炎的發(fā)病機制就相對較復雜, 可能是由于病原體感染、也可能是排尿功能障礙、精神心理因素、神經內分泌因素等引起的,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生殖器組織疼痛、尿頻、尿急、尿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陽痿早泄等, 極其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發(fā)展[2-3]。 而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是指以慢性前列腺炎為首發(fā)癥狀,繼而出現(xiàn)膀胱出口梗阻表現(xiàn)的疾病,該病對于患者身體健康的危害更勝于慢性前列腺炎,對此,必須要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方案[4]。該文為研究2018—2019年期間的收治的患者經尿道膀胱頸電切術用于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療的臨床效果,特便利選取了56 例患者展開了手術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便利選取該院收治的56 例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為該次研究資料來源, 所選參與研究的患者年齡皆分25~68 歲,平均年齡為(41.35±8.62)歲,病程1.4~5.5 年,平均病程(2.84±0.67)年。 經檢查,所有患者皆符合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 皆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器部位疼痛、尿頻、尿急、尿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 陽痿早泄等現(xiàn)象, 在之前從未接受過手術治療,無嚴重的心、腎、肝等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礙疾病,無手術禁忌證,無精神疾病史,皆是在意識清晰的狀態(tài)下同意該研究并簽署同意書,并獲取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所有患者采取經尿道膀胱頸電切術治療,首先,在術前協(xié)助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 確認患者的身體狀況滿足手術治療的條件,之后做好硬膜外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取患者膀胱截石位,經尿道將前列腺汽化電切鏡置入其中,對患者的尿道、后尿道、膀胱頸、膀胱三角區(qū)等周圍組織進行詳細探查, 將精阜上方定位為手術位置,定位好后在膀胱鏡的輔助下對膀胱頸做切割處理,其切割位置距輸尿管口1 cm, 在切割后對膀胱頸的隆起狀況進行評估,確保切割后隆起消失,使膀胱頸、膀胱三角區(qū)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實施全切操作后,要立即做好止血處理,通常實施電凝止血。 對于年齡較小且還未孕育后代的患者而言,為了不影響其生育能力,宜在5 點和7 點位置上設置切割通道, 盡可能地減少膀胱頸和前列腺部位的切割面積, 如此便可降低對患者的生殖組織造成嚴重損傷,完成手術操作后,要做好切口清洗工作,確保切口的干凈整潔,留置好導尿管后,結束該次手術治療。 此外,為預防感染,要做好常規(guī)消毒抗感染治療, 并根據患者術后的疼痛情況給予鎮(zhèn)痛治療。
①觀察對比手術治療前后患者各項臨床指標,觀察指標項目主要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殘余尿流量(RUV)以及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等[5]。
②觀察對比手術治療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采取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分方法對其進行評分,主要評分項目有軀體功能(條目F11~F30),心理功能(條目F31~F50),社會功能(條目F51~F70),物質生活狀態(tài)(條目F1~F10)4 個維度,前3 個維度各有5 個因子,物質生活維度4 個因子,還有一個總體生活質量因子(條目G1~G4),共20 個因子,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6]。
③總結記錄手術后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術后主要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包括:血尿、性生活后無精液排除、尿道外口狹窄以及切口感染等[7]。
選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相較于手術治療前, 治療后, 患者的最大尿流率(Qmax)、 殘余尿流量 (RUV) 以及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等各項臨床指標皆得到有效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前后56 例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表1 手術前后56 例患者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時間Qmax(mL/min)RUV(mL) IPSS(分)手術前手術后t 值P 值14.98±0.97 20.85±2.03 19.525<0.001 24.79±5.12 9.57±1.73 21.075<0.001 19.68±4.88 6.15±2.12 19.030<0.001
相較于手術治療前,治療后,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以及物質生活狀態(tài)等4 項評分皆得到顯著提升,綜合生活質量評分更高,預后效果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手術前后56 例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2 手術前后56 例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時間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 總分手術前手術后t 值P 值57.74±3.43 74.68±3.63 25.383<0.001 56.85±3.28 75.21±3.36 29.261<0.001 60.89±3.14 78.16±3.65 26.842<0.001 62.24±2.55 80.36±2.74 36.227<0.001 57.26±4.33 79.05±4.52 26.051<0.001
手術治療后,在56 例患者中,有2 例患者發(fā)生血尿現(xiàn)象,根據實際情況對癥給藥,血尿現(xiàn)象逐漸消失;有1 例患者出現(xiàn)性生活后無精液排除, 使用哈樂或者麻黃素治療后患者逐漸恢復正常; 有1 例患者發(fā)生尿道外口狹窄的現(xiàn)象,經過對尿道外口進行有效擴張后,該不良現(xiàn)象得到改善;有2 例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通過給予抗感染藥物治療,感染現(xiàn)象逐漸消失,切口逐漸愈合。 根據以上數(shù)據總結分析,術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 例(10.7%),所占比重較低,且通過對癥治療皆得到有效緩解或控制。
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種多發(fā)于男性群體的以慢性前列腺炎為首發(fā)癥狀的繼而出現(xiàn)膀胱出口梗阻表現(xiàn)的疾病類型[8]。 發(fā)病機制較復雜,目前多認為慢性前列腺炎因腺體長期的炎癥刺激,導致局部尿道、前列腺包膜及實質血流增多,α-腎上腺受體興奮,導致膀胱感覺過敏,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動學檢查中膀胱充盈初感覺閾值均降低。 長期充血使前列腺部尿道及膀胱頸纖維組織增生,而正常的膀胱頸漏斗狀結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堤壩樣結構,因此可形成膀胱出口梗阻,尿液流出不暢,尿液蓄積可增加泌尿系感染風險,泌尿系感染又繼續(xù)加重前列腺部炎癥充血水腫,纖維化加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于導致發(fā)病[9-10]。
該病往往以慢性前列腺炎為主要表現(xiàn), 具有病程較長的特點,早期一般無顯著癥狀,因此,早期膀胱出口梗阻表現(xiàn)難以得到重視。 等到患者有明確的感知時,病情往往已經發(fā)生惡化, 逼尿肌收縮力已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傷,患者身心健康皆以受到較大影響[11]。目前,治療該病的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由于梗阻性慢性前列腺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排尿功能, 可導致泌尿的嚴重損傷, 在經藥物治療后患者的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的情況下,就必須及時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12]。 該文通過對56 例患者進行經尿道膀胱頸電切術治療,可以發(fā)現(xiàn)手術治療能夠有效切除膀胱頸梗阻, 增加尿流量,對于改善和控制臨床癥狀具有良好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治療預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依據研究數(shù)據顯示,相較于手術治療前,治療后,患者的最大尿流率(Qmax)、殘余尿流量(RUV)以及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分別由(14.98±0.97)mL/min、(24.79±5.12)mL、(19.68±4.88)分變?yōu)椋?0.85±2.03)mL/min、(9.57±1.73)mL、(6.15±2.12)分,各項臨床指標皆得到有效改善,(GQOLI-74)生活質量評分更高(P<0.05)。雖然術后發(fā)生了不良反應,但僅發(fā)生6 例,占比(10.7%),通過對癥治療得到良好控制。 其中,虞永江等人[1]的IPSS的評分數(shù)據由術前的(20.3±5.1)分變?yōu)樾g后的(5.6±2.2)分,胡澤剛學者[12]的Qmax、RUV、IPSS 研究數(shù)據分別由術前的(11.29 ±1.02)mL/min、(25.13±4.92)mL、(20.31±5.43)分變?yōu)樾g后的(21.35±1.87)mL/min、(9.17±1.52)mL、(5.45±1.74)分,以上研究數(shù)據皆與該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 在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療中應用經尿道膀胱頸電切術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各項臨床指標,解除梗阻,改善治療預后效果,提高生活質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是一種具有較高價值的值得被大力推廣應用于臨床的手術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