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30年來,早已高樓林立的陸家嘴仍發生著巨變。是什么讓老上海始終迸發出源源不斷的生機活力?是創新。30歲的浦東因創新而生,憑創新而興,引創新潮流,創新是浦東最靚麗的底色。
創新是保持領先的重要動力。從1992年國務院批復設立浦東新區,到2013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黨中央高瞻遠矚,科學探索,在發展思路、行政規劃、政策制定方面創新突破;浦東把握時機,用足政策,敢闖敢試,在產業發展、城市規劃、社會管理等方面大膽嘗試。實事求是、永不停歇,浦東走出擁有自身特色的康莊大道,贏得了創新帶來的搶先機遇,勇立時代潮頭。
創新并非一蹴而就,也絕非一勞永逸。隨著創新的推進,一切都在隨之發生變化,唯有隨時調整不斷突破,才能讓創新活力不斷涌流。創新需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勇氣。為何10年、20年、30年過去了,浦東的活力沒有減弱反而越發強勁,這得益于浦東不斷地打破制約發展的條條框框、壇壇罐罐。服務做加法、流程做減法,正是打破了傳統政策和常規流程的局限,上海繼續創造出時代奇跡。
創新是系統全面的科學布局。唯有各領域的高效協同、同步創新,區域發展才能走得長遠。高大上或許是浦東給人最直觀的感受,然而如果沒有現代的管理水平,城市就難以有序運轉、干凈整潔,就無法給予人們便捷舒適的環境。事實上,除了產業、科技、外貿發力外,浦東一直在探索治理現代化之路。
創新不是起點,更沒有終點,創新是一種狀態;創新沒有界限,更不能孤立,創新牽一發而動全身。創新無處不在,浦東無比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