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這一要求,契合新一輪產業革命背景下,企業競爭的能力基礎由勞動者手工技能向物質資本再向大數據分析的轉變趨勢[1]。當前及今后,能否把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tics)發展為企業的核心能力是每個企業能否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2,4]。顯然,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和完善可以降低行為主體通過市場實現數據交易的成本。這必將激發數據在推動行業創新變革中的創造性力量。在數據已成為日益重要的生產投入要素的事實下,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關鍵就在于推進數據供給的市場化進程。數據是行為主體經濟社會行為事實的過程或結果。數據形成過程即數據的生產過程。最終的數據形態是行為主體有目的的生產性結果。數據生產的價值鏈包括以下環節:數據生成→數據采集→數據儲存→數據處理→數據挖掘→數據應用。數據生成的行為主體可以是個人、企業、科研院所、政府部門等任何經濟社會行為主體。從數據價值鏈視角,數據供給的市場化即是要通過外部力量加快推動數據價值鏈上“數據采集→數據儲存→數據處理→數據挖掘”中的一個或多個價值環節的市場化進程。本文認為,推進數據供給市場化有以下關鍵點:
1? ?培育多元化的數據供給主體,尤其是那些能在數據價值鏈上扮演舵手的企業
(1)加快構建面向共性需求的基礎類數據庫。政府需要構建至少以下基礎類數據庫:①宏觀經濟基礎數據庫;②人口基礎數據庫;③法人基礎信息數據庫;④社會誠信信息數據庫;⑤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信息數據庫;⑥知識產權數據庫。當前需要一個數據管理部門對分散在各級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數據,進行歸口管理,統籌協調數據采集、數據儲存、數據處理乃至數據挖掘。針對基礎類數據,數據管理部門可以面向社會個人或機構開放共享。
(2)加快構建面向社會場景的消費者行為數據庫。如京東、騰訊、淘寶、百度以及其他C2M等在線平臺企業會采集消費者的網絡行為數據。對這些數據的使用既有利于平臺型企業改進產品或服務,同時也有利于社會創業創新活動。政府數據管理部門需要對線上平臺型企業的數據采集和數據使用等實施管理,在數據要素市場發育較為充分時,可以考慮出臺與數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在當前階段,可以建議這類在線平臺型企業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有限制性地分享并把此作為公司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例如對于科研工作者,采取免費申請使用,或是鼓勵平臺型企業采取“數據分析服務+創業孵化”以最大化數據的社會價值。此外,在大規模定制的趨勢下,用戶偏好和用戶體驗數據的收集、分析、應用是定制生產的前提。個人可以按照既定數據格式,收集有關產品體驗或偏好變化的時間序列數據并存放“云端”,形成基于云的大數據交易市場。其中,涌現出的數據公司會扮演數據分析服務自有產品提供者和其他品牌企業“產品體驗反饋”數據分析服務承包商的角色。
(3)加快構建IoT-enabled的供應鏈數據庫。隨著人工智能(AI)、大數據、云計算、5G/6G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逐漸邁入了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過去只能為用戶提供單一使用價值的終端,如電視、音箱、冰箱、汽車等,現在具備了智能化、場景化內容分發和服務的能力。用戶對于各類新設備的需求漸漸從追求單一設備的便利好用,發展為通過多個設備實現較為復雜的多元的需求滿足。基于此事實,企業需構建物聯網賦能(IoT-enabled)的供應鏈及其數據庫,通過數據分析,幫助企業把自身發展戰略納入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發展戰略體系之中,或是把下游消費者與企業價值鏈對接,把握消費者偏好變化,持續更新產品組合,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要組合(由硬件產品轉向服務組合)[5]。此外,通過IoT-enabled的供應鏈數據分析,舵手企業可以在供應鏈金融中最小化合作成本和最大化合作的機會價值,如衍生新商業模式、新業態。
2? ?在行業層面,有針對性的刺激其他行業對數據應用的需求,聚集需求加快數據價值鏈環節的市場化進程
在需求規模足夠大時,數據價值鏈中的數據采集、數據儲存、數據處理和數據應用等價值活動環節便會市場化。數據行業的發展是以其他行業的發展需求為目標導向,為形成數據需求聚集效應,推動數據供給的市場化進程,地方政府可立足于城市主導產業的結構特點,采取以下措施[3]:(1)針對最終消費品行業,依托試點單位建立面向消費者的大數據應用平臺,促進消費品生產企業的產品更新或新產品開發;甚至可以結合大數據,通過第三方平臺企業,建立柔性供應鏈模式,整合跨空間產業集群的生產能力,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化生產;(2)針對中間投入品或資本品行業,依托試點單位建立網絡化協同制造的工業大數據平臺,立足于特定產業升級的功能需求,如縮短生產周期、產品性能提升、生產效率提升、市場創造或構建智慧供應鏈等功能需求,建立面向該需求的數據模塊以及數據分析與應用;(3)一個城市需要與發展水平相似的其他城市,通過中間投入品、資本品和消費品聯系,促進城市合作創新。而數據產業尤其是大數據產業作為其他行業的中間投入要素,其產業政策的著力點,不應僅立足于當地城市來謀劃,而更應是立足于當地城市與發展水平相似的其他城市之間的產業聯系來謀劃。
3? ?設置國家數據管理局和統籌構建數據分析專業人才的多元化、立體化培養體系,降低數據生產要素市場的交易成本
無論是對行業創新發展還是國家經濟社會的宏觀管理,數據的作用與日俱增。在國家層面,需要設置職能部門,通過宏觀手段,統籌協調和規范數據行業發展。(1)成立國家數據管理局和開放數據研究院。成立國家數據管理局作為數據行業的宏觀管理部門,統籌協調全國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數據管理工作。如制定數據共享開放目錄,為各類數據資源合理開放提供依據;建設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為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提供安全、可靠、易用的數據服務;開通數據開放管道,吸引外埠數據供應商主動共享開放數據;統一管理政府間、部門間的數據;統籌推進數據要素配置。此外,建議在數據管理局下設置非營利的“開放數據研究院”,利用和挖掘基礎數據在不同場景中的商業潛力,為科研機構、創業者的創新創業活動提供“孵化環境”,同時為我國的宏觀政策制定提供決策咨詢服務;(2)在全國層面統籌構建數據分析專業人才的多元化、立體化培養體系。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基金鼓勵研究型、應用型大學設立跨學科的數據分析專業學位項目;設立數據分析培訓基金支持對在校大學生(不分專業)進行數據分析技術培訓;在初、高中教育培養體系中納入應用性的數據和計算機課程學習;強化政府部門與大專院校尤其是地方職業院校,合作培養數據應用型的技術專家,強化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1]? 楊銳,劉志彪.新產業革命下產業組織變化的效率改進與實現機制[J].天津社會科學,2016(6):95-102.
[2]? 楊銳,劉志彪.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背景下中國企業技術能力升級框架與思路[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5(4):141-159.
[3]? 楊銳.把大數據產業打造成蘇州產業地標[J].群眾,2017(10):27-28.
[4]? Hitt M A,Ireland R D,Hoskisson R E.Strategic Management:Concepts: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12e)[M].Cengage Learning,2018.
[5]? 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現階段如何認識和發展傳統產業的作用?[EB/OL].[2020-01-20].http://www.yangtze-idei.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2171.
作者簡介:楊銳,男,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業創新與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