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陳 任少華 李君一 張馳強 周鑫偉
摘 要:近年來香榧產業發展迅速,香榧枝條黃化現象也有所增加。本文從多種角度對香榧苗期枝葉黃化可能的原因進行探究分析,以期對貴州發展香榧產業存在的苗期黃化現象提供原因分析及對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香榧;黃化;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22
收稿日期:2020-10-17
基金項目:貴州省科技廳省科研機構服務企業行動計劃項目“貴州省香榧產業技術創新與服務”(項目編號:黔科合平臺人才[2016]5710);貴州省科技廳基礎基金項目“特色經濟林種香榧雄花發育及花粉活性研究”(項目編號:黔科合基礎[2018]1150);貴州省科技廳科技支撐項目“優質糧油品種香榧苗期黃化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項目編號:黔科合支撐[2020]1Y064號)
作者簡介:王陳(1992-),女,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通訊作者任少華(1984-),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經果林。
香榧為紅豆杉科榧樹屬植物,是我國果用、油用、材用等多種用途的原產經濟樹種,也是我國特有名貴珍稀干果[1]。香榧近年來在貴州各地大面積種植,不僅富裕了當地農民,還為當地的經濟做出了一定貢獻。但發現在香榧幼苗生長過程中出現了枝葉失綠發黃,嚴重時枯死的黃化現象,在務川、修文、鎮寧、紫云等多個香榧生產基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由于幼苗葉片失綠發黃,光合作用能力降低,最后導致香榧結果時產量低、品質差。苗期黃化成為香榧生產的一大障礙,因此,在種植香榧時還需解決幼苗出現黃化現象的問題。
香榧苗期的黃化現象可以分為生理性黃化及病理性黃化。生理性黃化的原因是香榧幼苗不適應生長環境,從而表現出來的生理性現象,生理性黃化在香榧幼苗生長環境得到改善時或幼苗適應環境后,一般會逐漸得到改善;病理性黃化則是由于營養失調、病蟲害等引起的一種現象,在黃化情況得到有效解決后,香榧幼苗才能健康發育生長。
1?生理黃化
香榧苗期枝葉發生黃化現象,與種植地的氣候環境、土壤性質等密切相關。這種現象發生的因素非蟲害,也非病害,而是地形、海拔、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導致香榧幼苗不適應生長環境而發生的黃化現象。
1.1?氣候因子
在果樹種植時,對于海拔高度、坡度大小、坡向等非生存條件的地理因素要進行合理選擇,均會影響果樹周圍的小氣候[2],香榧苗期的小氣候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會引起其枝葉黃化現象。由香榧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可知,香榧適宜在海拔200~800m[3]、坡度5°~15°的地方生長,海拔低于200m時,幼苗枝條黃化程度會加重,黃化現象會增加;香榧幼苗種植在坡度大的地方時黃化程度較輕,坡度小的地方黃化程度加重,平地黃化現象則最重。因此,地形、坡度與香榧苗期枝條黃化的原因是有關聯的[4]。香榧苗期枝條黃化與溫度、濕度、光照的變化也存在著密切關系。溫度過低會導致香榧生命活動減弱,空氣濕度過低或者過大都會影響葉片的蒸騰作用,從而影響養分的更替[4];光照強度直接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光照不足時光合作用降低,枝葉失綠發黃,光照過強時會導致枝葉被曬傷而發黃枯萎,光照強度過低或過高都會使香榧枝條黃化現象加重,不利于香榧苗期的生長發育。
因此,要有效控制香榧幼苗的黃化現象,可采取與百合、大豆套種等生態化造林模式,穩定種植地小氣候,優化香榧苗期的生長環境;在進行種植時,盡量選擇適宜的海拔高度、地形、坡度的種植地,合理種植;低海拔地區或光照強度高地區培育香榧苗木時,應當采取遮蔭措施[5,6];香榧生長對溫度、濕度要求較嚴格,為了防止黃化癥狀的出現,在選擇種植地時,應選擇溫度適宜,空氣濕度適中的香榧適生區種植,保證香榧苗木健康生長發育,降低黃化現象的發生。
1.2?土壤質地影響
香榧生長對土壤要求不高,適應性較強,喜微酸性到中性的壤土,即pH值為4.5~8.5,紅壤、沙(石、礫)灰土都能適應,還可在裸露的巖石縫中扎根生長。當地形、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均適宜香榧生長發育,但仍出現苗期枝葉黃化現象,可能是土壤質地黏重、土壤板結等原因造成香榧樹吸收養分能力下降引起的[7]。土壤質地黏重、土壤板結時,會導致幼苗根系表面空氣薄弱,根系活力減弱,使得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和利用降低,從而引起幼苗枝葉發黃。
根據適地適樹原則,當香榧幼苗確定時,種植地應選擇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設施齊全的區域;當種植地確定,但土壤條件差時,可對種植地的土壤進行翻耕、滅茬、施肥等整地措施,以保證種植時土壤肥沃透性好[8]。
1.3?水分失調影響
香榧喜土壤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水分充足,但不耐積水。若土壤水分過低處于干旱條件時,土壤的養分則不能隨水移動,擴散到根系表面[7],供香榧幼苗吸收利用;如灌溉過量或降水過多,造成根部積水,根部形成缺氧狀況,影響根系呼吸,還可能引起爛根[9],繼而削弱根系吸收利用養分、水分和氣體的能力,引起幼苗葉片黃化[7]。因此,種植在室內的幼苗應控制澆灌次數及澆灌量;若短時間內降雨過量,以盆栽種植在室外的幼苗可以移入室內,直接種植在室外的應當對種植地開溝引流,將積水及時排走;若長時間未降雨則應適當給予澆灌,以保證苗期根部的土壤水分處于適中狀態。
1.4?凍害影響
當溫度過低時,土壤的養分不容易活化或釋放,很難被根系吸收[7],導致春天發芽晚、葉子出現黃化現象。貴州的天氣容易產生凍害,因此在香榧苗期可進行大棚種植,或冬季時將幼苗移進大棚或溫室內,避免被低溫影響。
1.5?藥害影響
在對香榧種植地進行除雜草工作時,可能會使用除草劑,而使用不當則會導致香榧枝葉黃化,這一現象在修文的香榧基地出現過。不同的除草劑的成分含量是不一樣的,如果盲目使用或過量使用除草劑,會使香榧幼苗也被除草劑傷害,造成藥害影響,從而導致黃葉。因此,在苗期使用除草劑除雜草時,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各種除草劑的成分含量及其除草機理,并根據種植地情況選擇適宜的除草劑進行除草,避免對香榧造成傷害。
2?病理黃化
當香榧苗期枝葉黃化不是生理性黃化時,則考慮為枝葉的病理性引起的黃化現象。造成香榧枝葉病理性黃化的因素可能為病害、蟲害、營養失衡等。在香榧生長發育期間,如果發現病理性黃化現象,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治理,減輕苗期枝條出現的黃化現象降低育苗期損失。
2.1?香榧常見病害及防治措施
香榧幼苗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其莖、枝、葉等部位易受多種病害的侵襲[10]。目前香榧的病害有綠藻病、香榧苗木立枯病、香榧疫病等,病害的發生可能會造成香榧葉片黃化。
因為病原體的侵入,使得香榧幼苗根部和葉片組織遭到破壞,造成香榧幼苗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降低,光合作用減弱,葉片則出現失綠發黃;若病原體侵入葉片后破壞葉綠素,葉片光合作用能力降低,葉片會迅速發生黃化病。
防治方法:種植前應對土壤進行消毒,有效減少侵染源,避免病害通過土壤傳播[11];發現病株或病枝時應及時清除、燒毀[12],并往病穴撒石灰對土壤消毒;種植時應控制幼苗的株行距,保持植株之間通風透光,減輕綠藻病的發生;適當對苗木進行遮蔭處理及覆蓋根部[13],以降低地面溫度對幼苗的機械性損傷,減輕莖腐病的發生;針對感染的病害類型使用相應的藥劑,并有效噴灑在感染病菌的位置,主干和大枝上的病斑可用刀刮除后再涂抹藥物。
2.2?香榧常見蟲害及防治措施
研究結果顯示,危害香榧的害蟲高達55種[10],如白蟻、天牛、蚧蟲、香榧細小卷葉蛾、香榧碩麗盲蝽等。蟲害可能會造成香榧苗期枝葉黃化,如,白蟻科的害蟲主要危害香榧的樹干和根系,香榧幼苗深受其害,受害后造成枝葉枯黃、落葉,嚴重時全株枯死[10];癭螨科蟲主要以成蟲刺吸嫩葉或成葉汁液,葉片光合作用受到破壞,受害后葉脈變黃,呈現黃紅色,造成黃化現象。蟲害會導致香榧枝葉發黃干枯,嚴重時會導致香榧死亡,因此,當幼苗出現枝葉黃化時,可觀察其是否存在蟲害并及時防治。
防治方法:保護蟲害的天敵,利用天敵控制蟲害;及時清理地面雜草、死株,保護林地衛生,減少害蟲的食料;春秋季節及時對害蟲的幼蟲及蟲卵進行藥物消滅,可采用藥物注射或藥物噴施方法對蟲害部位進行施藥,噴涂后用棉花塞住其出口;若因嫁接、剪鋸等情況出現傷口,應及時在傷口處涂刷防蟻藥物;對已經是成蟲的害蟲可采用藥劑防治,直接噴灑殺蟲劑等藥劑或利用誘殺劑進行誘殺,也可利用誘捕器誘捕后消滅;以菌治蟲,如施放白僵菌粉炮或青蟲菌粉噴霧等生物防治手段。
2.3?香榧營養豐缺
營養元素的類型和含量對果樹的生長發育及其產品質量有著密切關系,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容易導致果樹葉片黃化[14],香榧苗期枝葉黃化與土壤所含礦物質營養結構不合理、栽培管理中單一營養施入過量存在密切關系。研究表明,香榧幼苗枝葉黃化與Mg、Fe元素水平低下,及N、P、K元素水平過高有一定關系[15]。如,Mg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是香榧生長的必要元素之一,因此當缺Mg時會導致幼苗葉片黃化;Fe是植物體中最固定的元素之一,缺Fe首先會導致香榧幼葉逐漸失綠黃化。長期過量地施用N、P、K元素,會造成幼苗部分營養元素吸收受到限制,這也是導致香榧枝條黃化因素之一[16,17]。
防治方法: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透氣性;生產中適當降低N肥施用量,增加Ca、Mg、Fe等營養元素的施入[15];同時結合土壤的物理性質,改良種植地土壤性質并加以防治[18],緩解香榧幼苗枝葉黃化;施肥不當也可能會導致香榧產生黃化現象,如施用沒有發酵好的豬糞、雞糞等有機肥后,遇見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時有機肥便會繼續發酵產生熱量,對幼苗根部造成傷害,影響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導致營養失調出現枝葉黃化現象。因此,在施用豬糞、雞糞等有機肥時,需先發酵腐熟后才能施用[19,20]。
3?結論與討論
香榧苗期幼苗出現黃化現象時,應確定其黃化原因并及時給予防治措施。合理規劃設計種植地排灌、遮蔭等設施,在適地適樹的原則上,選擇適宜光照量、溫度、濕度等自然因素的種植地,保證苗木的環境適宜;進行疏松翻耕等土壤處理,合理施肥,保證營養均衡,改善土壤環境;對苗圃進行科學管理,提升抗病蟲害能力;利用藥劑治療、微生物治療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防治。同時,根據香榧樹種的特性,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的綜合防治方法,預防香榧枝葉黃化發生[21]。目前由于針對香榧苗期枝葉黃化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香榧苗期枝葉黃化發生機理和防治方法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姜昱雯,吳敏芳,李婭玲,等.“瑪瑙紅”櫻桃不同程度黃化葉片的光合特性及其礦質營養分析[J].北方園藝,2020(12):47-51.
[2]曲澤洲,孫云蔚,黃昌賢,等.果樹栽培學總論[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137.
[3]厲杏花.香榧種植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7,33(10):182-183.
[4]儲開江,馬全福,周紹仲,黃志漢,孔興華.香榧枝條黃化原因探析[J].浙江林業科技,2010,30(02):49-52.
[5]姜根平,葉根華,葉森土.不同林地和郁閉度對香榧幼苗影響分析[J].浙江林業科技,2012,32(05):30-32.
[6]泮樟勝,廖煥榮,吳恒祝,潘永柱,楊葉盛.2種遮蔭措施對香榧苗木生長的影響[J].福建林業科技,2018,45(04):43-46.
[7]姜存倉.柑橘葉片黃化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果農之友,2008(11):39-40.
[8]張改運,宋燕.獼猴桃黃化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案[J].西北園藝(果樹),2020(01):38-40.
[9]胡中成,鄭偉剛,陸錫其,程亞軍.香榧苗木立枯病癥狀及防治試驗[J].浙江林業科技,2005(01):57-59.
[10]高樟貴,張敏,厲鋒,李杰峰,周偉龍.香榧病蟲害研究進展[J].浙江林業科技,2018,38(05):98-104.
[11]陳作義.我國植物黃化病害研究進展[J].植物保護,1982(01):7-9.
[12]張鵬.太原市油松針葉黃化發生原因分析[J].山西林業,2020(02):44-45.
[13]宋洋,廖亮,劉濤,蔣燕鋒,喻衛武,胡淵淵,吳家勝.不同遮蔭水平下香榧苗期光合作用及氮分配的響應機制[J].林業科學,2016,52(05):55-63.
[14]魏良民,田曉東.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甜菜葉片黃化原因分析[J].中國甜菜糖業,2004(03):48-49.
[15]鄔玉芬,劉萌萌,儲開江,喻衛武,徐亞楠,章凱麗.香榧枝葉黃化與營養元素豐缺的相關性[J].福建林業科技,2015,42(02):20-23,66.
[16]何學燕,聶朝俊.氮磷鉀營養元素對香榧幼苗生長效果的影響[J].貴州林業科技,2017,45(01):39-46.
[17]唐輝,李婷婷,沈朝華,胡淵淵,吳家勝.氮素形態對香榧苗期光合作用、主要元素吸收及氮代謝的影響[J].林業科學,2014,50(10):158-163.
[18]黃其穎,王飛高,趙元軍,李瑞芳,胡楊勇,張春苗,趙科理,儲開江,吳家勝,葉正錢.硼鋅銅鉬配施對香榧生長和果實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5,33(03):33-38.
[19]陳喜友,楊偉明,姜素芳.不同類型肥料對香榧苗木生長影響的研究[J].安徽林業科技,2016,42(05):16-18.
[20]劉美安,錢智慧,朱超,莫辰.不同施肥處理對香榧苗生長的影響[J].鄉村科技,2019(30):95-96.
[21]韓浩章,王曉立,劉宇,江宇飛.香樟黃化病現狀分析及其治理研究[J].北方園藝,2010(13):232-235.
(責任編輯?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