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權
摘 要 低碳理念是當代發展中的熱門話題,更是經濟事業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低碳理念在各個方面都有體現,也在影響著不同行業的發展,其中建筑行業在低碳經濟理念的指導之下也在進行深化變革。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經濟事業的進步,建筑設計需要基于低碳概念進行創新改革,促進建筑事業的低碳發展,并通過探究一系列的低碳建筑設計策略,為低碳建筑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順利達成我國提出的低碳經濟發展目標。
關鍵詞 低碳概念;建筑設計;策略
當今時代的重要主題就是環境保護,而保護環境應該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化建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建筑行業迅猛發展已超了傳統的建筑事業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于高品質生活質量的追求以及對于優質生活環境的要求,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也由此出現。低碳建筑設計在當下的建筑工程建設當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減少能源資源的消耗,控制碳排放量,改善當前的生態環境,為區域生態環境優化,甚至是全球環保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1低碳建筑設計內涵及意義
隨著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低碳建筑設計也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當前建筑行業改革發展的方向,也為建筑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提供了路徑。低碳建筑設計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節約能源。低碳節能理念是遵循生態規律,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引導思想。建筑占用面積大,消耗能源多,投入使用后又會也生成長期能源消耗,所以低碳建筑設計非常有必要。低碳建筑設計要求把節約能源放在重中之重,在確保建筑質量的情況下,利用一定的現代手段進行低碳節能設計,同時要利用好建筑周邊環境,使得建筑外部與環境整體和諧。二是運用新型能源。低碳建筑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用新型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來取代不可再生能源,比方說大力推廣太陽能、風能等的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和三廢排放。三是提供舒適居住環境。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要求擁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低碳建筑設計強調以人們的實際需求為根本,做好屋內溫濕度設計,滿足居民生活習慣,并在建筑材料方面選用天然無污染材料最大化提升舒適度水平。通過大力推廣低碳建筑設計,可以極大程度上改善人們當前的生活環境,滿足人們日益增長和變化的身心需求,增加建筑和外部環境的適應性,綜合提高環境質量;低碳建筑設計既能夠給當前建筑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動力保障,積極落實有關法律法規,改革建筑設計理念,為建筑行業的長效進步提供持續能量支撐[1]。
2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策略
2.1 運用低碳建筑材料能源
低碳建筑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到建筑材料和能源使用方面的問題,把大量的綠色材料以及綠色能源應用到建筑業發展當中,促進低碳概念的全方位落實。具體實施如下:
(1)一是運用環保墻材進行墻面的裝飾設計,比方說利用草墻紙、麻墻紙等,這些墻紙可以驅蟲保健和保濕,也能夠滿足低碳環保的設計要求。二是運用環保漆料。生物乳膠漆除了能夠給施工提供便利之外,還擁有多元化的色彩,能夠給建筑裝飾設計提供良好支持。涂刷之后會散發幽香,便于重刷或用干凈劑清潔,也可以克制墻體當中的霉菌。三是用環保照明材料進行科學的建筑照明設計,在滿足基本照明要求的同時提高經濟性。
(2)一是做好建筑通風設計,利用好風能,因為自然風具備環保和舒適的特征。設計人員可利用風能促進室內外換氣,并對建筑設計一定的通風裝置,調節風速和風流,讓人體的舒適感得到明顯改善。這樣的通風設計能夠減少暖氣或空調的使用,由此降低對大氣環境的威脅。二是將太陽能應用到建筑當中,通過在屋頂部分安裝太陽能裝備的方式用來發電與加熱水溫利用建筑特殊設計,促進光能到電能的轉化,減少電力消耗。三是綠色植被的種植,利用天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生活環境。綠色植被能夠協調自然和建筑關系,促進生態平衡,在建筑設計當中,還要對綠色植被進行合理設計和安置,用植被保護建筑物墻面不被直接照射,同時調節周圍溫度[2]。
2.2 科學建設低碳建筑結構
建筑結構在整個建筑體系當中占據重要地位,保證建筑結構的低碳性是落實低碳概念的重要措施。對于完整的建筑來說,結構就是建筑框架是整個建筑物的支撐。建筑結構低碳的主要表現就是建筑的節約和穩固性。通常情況下,傳統建筑在施工建設當中會用到大量泥沙,這種情況會造成施工環境容易出現風沙問題,影響到施工環境以及建筑的質量。所以在建筑結構的設置上,可以在設計時運用鋼結構,在維護建筑穩定的同時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運用,降低能源消耗,讓建筑更加舒適安全。除此以外,需要在空間利用方面進行合理設置,從戶型設計與季節變化等層面進行建筑空間的設計和調整,通過提升空間利用率的方式達到低碳設計的目標。
2.3 優化完善建筑節能設計
節能設計是落實低碳建筑設計,實現綠色環保的重要措施。建筑節能設計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屋面節能設計。屋面要做好保溫隔熱設計以及防水設計,積極利用綠色環保的保溫材料,通過將材料置于防水和面層板的方式強化保溫效果。另外在建筑物屋頂可以做好綠植設計,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調節溫度。二是門窗節能設計。在門窗設計當中盡可能運用中空雙層玻璃,夏季隔離高溫減少空調使用,冬天隔絕冷空氣減少暖通系統的消耗。三是墻體節能設計。在墻體設計當中要引入節能材料,降低墻體傳導系數,做好室內溫度控制。當然墻體也可以運用綠色攀緣植物吸收有害氣體,節約能源[3]。
3結束語
環境是人們得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更是社會得以穩定持續運行的根本。建筑物的建設與使用的資源能耗極大,都會也給我們的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隨著低碳概念的提出,建筑業發展模式開始發生極大的變化,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力求最大化減少污染與能源消耗,在發展建筑事業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對此,在建筑設計環節就要堅持低碳經濟理念,真正把低碳概念貫穿建筑設計全過程,有效改善和優化建筑環境性能,倡導低碳生活,助推現代建筑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騁.基于低碳理論的綠色建筑設計策略[J].地產,2019(15):61-62.
[2] 楊京玲.現代建筑設計中的低碳設計[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8(12):29-30.
[3] 劉晉聰.關于低碳理念下的房屋設計思考[J].中國住宅設施,2019(12):13-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