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重視桉樹的發展有利于實現我國森林資源的增加,對于加強天然林和生態林的保護、改善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在對桉樹的管理過程中,需要注重植苗更新造林、苗木管理、幼林撫育等多個方面,有效提高桉樹單產質量。
關鍵詞:桉樹;單產;造林;管理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30
收稿日期:2020-10-16
作者簡介:楊川(1985-),男,本科,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桉樹人工林與油茶經濟林。
1?桉樹植苗更新造林
1.1?砍荒清理林地和煉山
將林地內的藤類、雜草、灌木全部伐除,伐根20cm以下。開設煉山防火帶時,防火帶一般要求寬15m以上,危險地段20m以上。防火帶盡可能在山脊中兩邊開,形成“龜背形”,帶內刮凈雜草見實泥[1]。防火帶內及帶外側20m以內均不能丟放有腐朽的木頭。待伐倒物曬干后,經防火辦驗收合格,按有關用火規定煉山。煉山后仍有雜草、灌木的,歸堆后補燒。無法燒凈的要集中在1.5m寬的幼林撫育帶外,不能影響幼林生長和撫育。
1.2?伐根催腐
桉樹采伐跡地進行植苗更新時必須進行伐根催腐。使用草舒或其它除草劑,兌水,藥水比例1∶2,30%草甘膦除草劑水劑用藥量為1.25kg·0.06hm-2。對于新采伐的伐根用藥液直接涂于伐根,重點部位是樹根周圍的皮部。已長萌芽的伐根要先將萌芽從樹樁基部剝離,并劈裂1/3以上的皮部,然后把藥液涂于創傷口上(可將噴霧器出水口調大,直接噴藥液)。最佳催腐時機是林木采伐后涂藥,最遲不超過15d(建議催腐工序結合采伐同步進行)。
1.3?整地
煉山后即施工,沿等高線設行挖明坑(碰到大樹樁或石頭無法正常挖坑時,可左、右適當偏離)。坑的規格為坑底40cm×30cm、坑深30cm。挖坑時,表土放上方或兩邊作回坑用,心土放下方。株行距以第1代林種植為準(1.5m×4m、1.8m×4m、2m×4m或2m×3m)。
1.4?施基肥、回坑
挖好的坑原則上經過1個月左右的風化再放基肥回坑。技術要求:施放有機肥,每坑施肥量為500g。將基肥均勻撒在坑底,然后在坑上方回表地。取土范圍在坑上方半徑70cm范圍內取表土打碎(泥團最大直徑不超過3cm)、除去樹根和石塊進行回坑(不能回心土和植物殘體),要求坑面外高內低(以坑中間為標準,高出約3~5cm)。
2?桉樹苗木管理
造林苗木要求良種健壯,經煉苗至半木質化,頂芽飽滿、根系發達、無病蟲害方可出圃造林。造林苗木在出圃前,經分級且進行殺蟲滅菌、消毒和檢疫無病蟲害。使用無性系組培苗造林,規格為苗高25cm以上,地徑0.2cm以上。苗木的調運必須使用苗框裝載,定植前運到山上的苗木,要擺成畦。畦寬1m,留出步道,利于通風透氣和管理,并將邊緣用泥圍起。苗木擺好后必須馬上進行一次充分淋水(如果苗木葉面粘有泥漿等,必須清洗干凈)。以后注意淋水和病蟲害防治。如果苗木根系生長穿入土中,要及時移杯防止苗木徒長。移杯后煉苗5d以上的苗木方可定植。為了保證補植苗的正常生長及林相的整齊,造林后10d內必須檢查成活率并及時用健壯苗木進行多次補植。補植工作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于1個月內完成[3]。
3?桉樹的幼林撫育
3.1?定植與補植
定植后且雜草灌生長至20~30cm,覆蓋率達40%時方可施工,雜草灌生長至50cm前完成。原則上桉樹1個輪伐期內安排4次追肥(追肥4a),追肥時間安排上半年完成,每年追肥1次。
3.2?追肥
第1次追肥時間在造林30d后。下半年9月份之后造林的(按下一年元月份造林時間計追肥次數),次年3月份前必須完成第1次追肥(施肥量為0.5kg·株-1)。第2~4次追肥時間一般是上年已完成第1次追肥的幼林則次年6月30日前完成施肥[4]。
在雅長林場,通過驗證在同一塊試驗地,在相同立地條件,施0.5kg等量桉樹專用肥料,相同管理措施,等量施肥坑寬度的條件下,對比不同的施肥坑深度,不同的施肥坑長度條件下對桉樹生長增產的效果,為實際應用和大面積推廣施肥提供數據支撐。其中以施肥坑對比試驗為例,結果見表1。
發現施肥坑的深度為15cm時,由桉樹須根數可以看出施肥坑表土發黑受潮,有部分氮肥揮發流失。當施肥坑的深度為20cm時幾乎看不到施肥坑表土發黑受潮,有部分氮肥揮發流失。當施肥坑的深度為25cm時,須根數量避免多于施肥坑深度在15cm、20cm時的須根數量。
3.3?幼林除草撫育
撫育時機與方式要根據造林時間、雜草生長情況以及利于幼林生長和追肥需要等條件來確定,主要除草方式為除草劑撫育、帶狀鏟草撫育、全山砍草撫育3種。桉樹植苗林1個輪伐期內進行4次除草撫育,可結合幼林追肥需要進行。
3.3.1?除草劑撫育技術要求
根據林齡與幼林生長情況或追肥需要,當林地上雜草灌木經煉山或砍雜后長至30~40cm且覆蓋率達50%以上時施工。當40%雜草灌高度超過60cm以上時,則不允許使用除草劑撫育方式。除草劑撫育主要適用于茅草、五節芒或鋪地草等難以鏟除的、雜草多的林地。先用少量水溶解洗衣粉和尿素各30g,然后加足15kg水,再把適量的草舒倒入洗衣粉液中,經攪拌而成。藥劑現配現用,當天用完。
噴藥器具一般選用常規的背負式噴霧器(可裝15kg水),噴頭直徑0.8~1mm(噴頭直徑過小霧化程度高,附著力強,可提高藥效和減少用水量,但藥液容易飛散,不利于目的樹苗的保護;噴頭直徑過大,則霧化程度低,增加用藥量)。噴藥后一般15d左右可觀察到雜草開始慢慢枯萎,發現漏噴的要及時補噴(為防止重噴或漏噴可在配藥時加入染料如紅、藍、黑等墨水以示區別)。
3.3.2?帶狀鏟草撫育
根據林齡與幼林生長情況或追肥需要,原則上當林地上雜草灌長至50cm以上且影響幼林生長時施工,1個月內完成。帶寬1.5m(種植行上方0.8m、下方0.7m),帶內草頭全部鏟干凈,帶外雜草灌木砍至20cm以下[5]。
3.3.3?全山砍草撫育
根據林齡與幼林生長情況或追肥需要,原則上當林地上雜草灌長至50cm以上且影響幼林生長時施工,并在雜草灌長至100cm前完成。建議使用林業機械作業。將林地內雜草灌木砍至20cm以下。桉樹植苗林1個輪伐期內進行4次除草撫育,可結合幼林追肥需要進行。原則上當年進行1次除草劑撫育,時間為帶狀墾地撫育以后,但要靈活根據實際情況,達到除草劑撫育條件時必須施工;次年3—6月份進行砍草撫育1次,但要靈活根據實際情況達到撫育條件時必須施工。
4?桉樹萌芽更新造林
前茬為雜交優良無性系,有效伐根達到73個·0.06hm-2以上以及分布均勻的林分。林地上林木采伐后即進行扒帶,一個月內完成。帶寬1.5m(樹行上方0.7m、下方0.8m)以上,帶內雜草灌木鏟除干凈,帶外雜草、灌木、藤類砍至20cm以下,將雜物集中扒到帶外,不影響幼林撫育追肥工作和萌芽的生長。要求當年采伐當年還林,每個伐區完成20hm2左右的采伐工作即可開展扒帶工作。折萌、除萌和定株各安排1次。除萌清除方法:在與伐根結合處將多余芽條剝除,但不能傷所留的萌芽條。
第1次追肥在第1次除萌后進行,在兩植株中間開1條長寬深為30cm×20cm×15cm的施肥溝,施桉樹專用肥0.5kg/株,然后回表土平溝面,并適當踩實。施肥時用量器取肥料,將肥料均勻施放至坑底,回滿土后適當踩緊,以防肥料揮發[6]。第2~4次追肥時間為上年已完成第1次追肥的幼林,于6月30日前完成施肥。
5?結語
桉樹造林與管理不僅對改善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另外其生長周期短,有著較高的經濟效益,對于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也有明顯作用。通過注重對桉樹的單產造林與管理,能夠有效實現桉樹的良好生長,對提高桉樹的產量,幫助林場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有重要幫助。
參考文獻
[1] 林漢權.桉樹低產林成因分析與應對策略[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4):71-73.
[2]熊昭茂.桉樹主要病蟲害發生現狀及防治對策[J].南方農業,2020,14(15):94-95.
[3]唐常源,王書琰,曹英杰,崔靜思.桉樹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溶解性有機質的熒光特性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20,20(02):763-772.
[4]尚衛輝,任園園.基于污泥處置副產物制備新型肥料對桉樹人工林生產的研究[J].桉樹科技,2020,37(01):18-23.
[5]王永忠,周建輝,竹萬寬,杜阿朋.桉樹人工林培育需肥量研究[J].桉樹科技,2020,37(01):24-27.
[6]林偉新.基于生態理念的桉樹種植現狀與可持續發展對策[J].林業科技情報,2020,52(01):23-25.
(責任編輯?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