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王鴻 李寬瑩
摘 要:在日光溫室桃樹建園過程中采用“砧木栽植,一苗雙芽”快速建園技術,避免了成苗栽植后由于苗木不整齊、死苗以及部分植株整形帶偏高或缺芽等原因造成的建園不整齊,可實現一次性建園成功,采用這種方法苗木成活率達到99%以上,生長7個月后苗木高度可達到2m以上,樹冠成形早,優質結果枝數量達20個以上,第2年即可實現大量結果。
關鍵詞:桃;日光溫室;建園技術
中圖分類號:S6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42
收稿日期:2020-10-08
基金項目:嘉峪關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9-21);農業農村部西北地區果樹科學觀測實驗站(項目編號:S-10-18)
作者簡介:陳建軍(1975-),男,研究員。研究方向:果樹育種和栽培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推廣工作。
桃的日光溫室栽培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主要采用的桃設施栽培措施,已成為很多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桃樹與其它果樹相比,桃果實發育期短、需冷量少,并且具有樹體小、早果性強以及自花結實率高的優點,非常適宜保護地栽培。桃樹的日光溫室栽培可提早果實上市時間,實現較高的生產收益。在我國北方廣大的非耕地地區,光熱資源非常豐富,采用日光溫室進行桃的栽培具很大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前景。桃樹在眾多落葉果樹當中屬于結果早、豐產的樹種,定植第2年即可實現掛果,但由于前期樹體小,產量有限,且初果期往往長達3a左右,很難實現高產高收益。此外日光溫室建設投資大,生產成本高,如何盡早實現收益是日光溫室生產的關鍵。因此,實現早結果和提早進入豐產期是實現日光溫室桃高效生產的關鍵。
結合日光溫室桃樹栽培多年的生產實踐,總結出了日光溫室桃快速建園技術,通過秋季定植砧木,早春嫁接,精心管理后當年即可成形成花,來年即可豐產。該技術簡便、可操作性強,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F將其總結如下,以期為廣大設施桃生產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1?砧木的栽植
1.1?砧木品種的選擇
由于氣候等原因,我國北方地區的土壤均為堿性土壤,且冬季寒冷、夏季干燥,周年降雨量不足。在北方地區,山桃相比其它類型桃的砧木抗寒抗旱性強,且耐鹽堿,多年的生產實踐證明,山桃作為北方地區桃的砧木,表現良好。
1.2?砧木苗的定植
深秋,選擇一年生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山桃砧木苗,在日光溫室內按照設定好的栽植密度進行栽植,苗木栽植過程中不宜過深或過淺,使苗木根莖部原土痕與溫室內地表或壟面持平,栽后立即澆透水,3d后再澆水1次。剪去砧木枝干分枝和上端,保留30~40cm砧木主干。當室外結冰后,白天扣棚覆保溫被,晚上揭開保溫被,使溫室內溫度在較低的范圍內,晝夜溫度維持在0~7.2℃,促使苗木休眠。
2?嫁接
2.1?嫁接時間
日光溫室內定植的砧木早春嫁接宜在砧木和接穗完成休眠后的1~2月間進行。對溫室進行升溫,當溫室內日平均溫度在15℃以上,山桃砧木苗萌芽生長后即可進行嫁接。
2.2?嫁接方法
桃樹常用的嫁接方法為帶木質芽接法。該方法操作簡便易學,對接芽用量少,嫁接成活率高。采用帶木質芽接法嫁接時先在接穗的芽上方0.8~1.0cm處向下斜切1刀,長約3cm,再在芽下方0.5~0.8cm處,成30°角斜切到第1切口底部,取下帶木質部芽片,芽片長約2~3cm,按照芽片大小,相應地在需要嫁接的枝條上由上而下切1刀,長度應比芽片略長,再從基本以較大角度切1刀,取出嫁接枝上切下的皮片,將嫁接芽片插入嫁接枝條切口中,注意芽片上端必須露出砧木皮層,以利愈合,然后用嫁接膜對嫁接口和芽片進行綁扎,外露芽眼和葉柄,將嫁接芽片上下端和砧木包緊包嚴實。
2.3?接穗的選取
早春嫁接使用的接穗一般都是在秋季落葉后采集。接穗應從已結果、品種純正的樹上采集,對采集到的接穗枝條用5%毒菌清水劑200倍液浸泡5min進行消毒,撈出晾干水分,每50支扎成1捆,掛上標簽,注明品種名稱、數量、采集日期等,然后貯藏在0~5℃、濕度90%以上條件的冷庫內或是低溫沙藏,接穗貯藏期間定期檢查,保持接穗枝條水分不散失,備用。
2.4?嫁接
溫室升溫后,當砧木萌芽后即可嫁接。嫁接前溫室內澆透頭水1次,地面散水后即可嫁接。嫁接時在砧木苗距地面15cm以上開始嫁接,第1個芽嫁接在砧木主干西邊15cm處,往上間隔10cm,在砧木枝干的東邊,即第1個嫁接芽的對側嫁接第2個芽。保證每株砧木苗上嫁接2個芽,并使之成對向生長。
3?嫁接后的管理
3.1?補接
嫁接后加強溫度管理,使溫室內白天溫度保持在25℃左右,晚上最低溫度在10℃以上。約10d左右嫁接芽即可萌芽,在嫁接后第15天左右檢查嫁接成活情況,并對未能成活的芽在鄰近部位進行補接。
3.2?剪砧與抹芽
當嫁接芽萌發生長至5cm左右時,在上部嫁接芽以上2cm處剪去砧木段,及時抹除砧木苗上除嫁接芽以外的砧木新梢或芽,從剪砧開始,每隔5d左右要檢查1次,對砧木苗基部發出的萌蘗以及砧木主干上發出的新芽進行抹除,促進嫁接芽的生長。
3.3?立支柱綁縛
當嫁接芽新梢生長至30cm以上時,在距離砧木苗5~10cm處插竹竿或者玻璃纖維桿等支桿,選擇生長旺盛的嫁接芽新梢進行綁縛,對另一個進行摘心或者直接剪除,促進選留下的新梢生長。此時也可按照設定好的樹形如主干形、傾斜主干形、Y字型等,對嫁接新梢按照整形要求進行綁縛,使之沿著主枝方向生長。當嫁接芽新梢生長至80cm以上時進行第2道綁縛。
3.4?摘梢
當選留的嫁接芽新梢生長至60cm以上時,其中下部會發出副梢二次枝,此時應對下部40cm以內發出的二次枝新梢進行摘梢處理,促進嫁接芽新梢向上生長。當嫁接芽新梢生長至1m以上時,對主干上生長旺盛且長度大于60cm的二次枝在15cm左右處進行重摘心,促發三次枝,使其形成為結果枝。
3.5?整形修剪
桃的日光溫室栽培根據不同的地區和條件,所采用的樹形也不同。無論采用哪種樹形,在苗木幼樹期就要開始整形,根據計劃好的樹形及時選留主干和主枝,使之按照樹形要求方向生長。苗木生長前期注意抹芽除萌和選留主枝,基本不需要修剪。后期對直立強旺分枝重短接或摘心處理,對過密枝及時疏除,保證苗木主干和主枝的生長優勢,盡快擴大形成樹冠。
3.6?追肥與澆水
在立支桿綁縛后即可進行第1次追肥,追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第1次追肥株施尿素50g,在距苗木20cm處左右兩邊各挖深10cm的穴,撒施后第2天澆水;第2次追肥穴在另外2個方向進行,6—7月追肥可加入等量的磷鉀肥施入,整個生長期追肥3~4次,每次追肥間隔20~30d。安裝滴灌設施的溫室也可結合澆水施入水溶肥,加速苗木的生長和樹冠的形成。進入8月以后應控制肥水的施入,促進枝條的充實和花芽分化。在苗木生長的整個周期內,應根據溫室內土壤的濕度情況適時進行澆水,澆水以少量多次為宜。
3.7?溫濕度管理
春季苗木生長初期應控制好溫室內的溫濕度,白天最高溫度控制在25℃左右,晚上最低溫度在10℃以上,濕度控制在60%以下;初夏苗木迅速生長期應及時通風,白天最高溫度控制在28℃左右,晚上最低溫度在15℃以上,濕度控制在60%以下,直至溫度穩定后揭被,不再進行溫度管理。
4?小結
通常情況下,溫室內苗木的栽植多以春季成苗直接定植為主,成苗栽植后由于苗木不整齊、死苗以及部分植株整形帶偏高或缺芽等原因,造成建園不整齊;同時苗木緩苗慢,生長周期短,定植第1年很難達到期望的建園要求,從而造成了溫室桃樹建園效果差、樹冠成型晚,影響了第2年的產量和收益。本文采用“砧木栽植,一苗雙芽”快速建園技術是多年日光溫室桃樹栽培實踐的總結。日光溫室桃樹栽培過程中先栽植砧木苗,待砧木苗萌芽后進行雙芽嫁接,有利于不同樹形對主枝的選擇,可實現一次性整齊建園,同時利用了日光溫室的升溫保溫特性,延長了定植嫁接后第1年苗木的生長周期,有利于樹冠的擴大和大量結果枝的形成。采用這種方法建園,苗木成活率達到99%以上,生長7個月后苗木高度可達到2m以上,優質結果枝數量達20個以上,為第2年大量結果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實踐認為,本文所述的日光溫室桃樹“砧木栽植,一苗雙芽”快速建園技術,可有效提高建園整齊度,苗木栽植第1年樹冠即可成形,同時也可培養出更多結果枝,實現日光溫室桃樹栽植建園和早結果兩不誤的目的。該技術在生產上具有較高推廣使用價值,可以在日光溫室建園過程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季中.日光溫室桃豐產優質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06(04):99.
[2]賈永國,王淑芬.日光溫室桃高效栽培技(三)[J].農村科技開發,1999(05):6.
[3]長克斌.日光溫室桃嫁接花枝技術初探[J].北京農業,1998(04):20.
[4]李玉新.日光溫室桃栽培關鍵技術[J].河北果樹,2008(04):20-21.
(責任編輯?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