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峰 周麗敏 鄭天馳



[摘要]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北京市大興區手足口病病原學特征及影響因素。 方法 數據來源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大興區手足口病監測及疫情采集的799例咽拭子標本的腸道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采用Stata/SE 15進行陽性病例病原學構成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利用Logistic回歸的影響因素分析。 結果 在手足口病陽性樣本中,2018年優勢毒株為柯薩奇A組6型(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6,CA6)(59.97%),2019年為柯薩奇A組16型(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16,CA16)(48.82%)和CA6(40.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下手足口病病原的構成來看,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顯示,CA6在不同年齡組、性別、職業和城鄉分布均占最高比例,但病原學構成在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CA16在2019年發生的可能性要更高(OR=3.654,P<0.01),CA6和其他腸道病毒發生在2018年的可能性要更高(OR<1,P<0.01);CA16更易發生在具備女性、2歲組、托幼、郊區等社會經濟學特征的人群中(OR>1),CA6更易發生在具備男性、3歲組、學生、城區等社會經濟學特征的人群中(OR>1),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結論 應進一步研發針對CA16和CA6等的多價手足口病疫苗,并結合病原在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的分布情況,有效應對手足口病病原學的動態變化;未來應進一步加強有關手足口病病原學構成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關鍵詞] 手足口病;腸道病毒;病原學特征;社會經濟學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25.1;R181.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22-0143-05
Analysis of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from 2018 to 2019
WANG Xifeng? ?ZHOU Limin? ?ZHENG Tianchi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 i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from 2018 to 2019. Method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enterovirus nucleic acid test results of 799 pharyngeal swabs collected from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epidemic situation in Daxing District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athogenic composition of positive cases was performed using Stata/SE 15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In the positive samples of HFMD, the dominant strains were 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6(CA6)(59.79%) in 2018, and 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16(CA16)(48.82%) and CA6(40.53%) in 2019,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osition of HFMD pathogens under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CA6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gender, occupa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distribution,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mposition of pathogens under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P<0.05). Logistic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CA16 wa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2019(OR=3.654, P<0.01), CA6 and other enteroviruses were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2018(OR<1, P<0.01). CA16 was more likely to occur among people with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women, 2-years old group, childcare, and suburbia(OR>1). CA6 wa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people with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en, 3-year-old group, students, urban areas (OR>1),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develop multivalent HFMD vaccines for CA16 and CA6, and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dynamic changes of HFMD etiology by combi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in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uture, studies on the etiological compos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FMD should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Key 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Enteroviruses;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ocioeconomic factor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急性傳染病,大多數患兒患病癥狀輕微,少數可引起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一系列并發癥,嚴重時可導致死亡,我國于2008 年將手足口病列為丙類傳染病管理[1]。其中,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柯薩奇A組16型(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16,CA16)、柯薩奇A組6型(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6,CA6)、埃可病毒等均可引起手足口病[2]。2016年上市的EV71疫苗對手足口病防治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但對其他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并無保護作用[3]。因此,及時確定手足口病的病原學特征、變化及影響因素對預防控制手足口病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獻綜述可以發現,現有較多研究一般基于不同地區和年度數據對手足口病病原學進行描述性分析[2,4,5],但較少有研究對病原學在性別、年齡、職業、城鄉等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的分布情況及差異做出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基于北京市大興區2018~2019年手足口病監測報告病例的核酸檢測結果,對該地區手足口病病原學的變化情況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進一步充實現有研究,為制定更為科學的防控策略提供現實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數據來源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大興區手足口病病原學監測及疫情采集的799例咽拭子標本進行腸道核酸病毒檢測的結果。
1.2 方法
按照國家《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采集病程早期或具有典型癥狀患者的咽拭子標本,進行EV71、CA16、CA6及其他腸道病毒核酸檢測。檢測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儀器采用羅氏LightCycler 480Ⅱ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瑞士Roche公司);病毒核酸提取采用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德國QIAGEN公司);核酸檢測試劑盒(EV71 型+EV通用型、CA16和CA6型)購于江蘇碩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體操作按照《Roche LightCycler 480 Ⅱ實時熒光定量PCR儀操作規程》執行,實時熒光定量PCR 結果根據試劑盒說明書判定。
1.3 統計學方法
利用Excel 2016對數據進行整理;運用stata/SE 15進行數據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分析病原學分布特征,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不同年度、性別、年齡、職業、城鄉等社會經濟學特征對手足口病主要病原分布的影響,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報告病例的基本情況
2018~2019年共報告799例患者進行手足口病原學檢測,兩年度報告病例在職業分布、年齡分布具有統計學意義;在性別、城鄉等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手足口病病原學分布情況
2.2.1 總體分布情況? 2018~2019年報告病例中核酸檢測陽性624例,陽性率為78.10%。2018年和2019年陽性率分別為71.50%和84.71%,兩年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從病原構成情況來看,2018年手足口病優勢毒株為CA6,約占當年陽性標本的60%;2019年為CA16,約占49%,其次為CA6約占41%。兩年度病原構成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2.2 時間分布情況? 手足口病全年均有發病,2018年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為5~7月,以6月最為顯著;2019年為5~7月和11月兩個高峰。病原學呈動態變化,2018年以CA6型手足口病為主且最高峰出現在7月,其次為CA16型,以5月最為顯著;2019年以CA16型為主,峰值出現在6~7月,其次為CA6型,在9月和11月出現高峰。EV71型在兩年度發病例數均很少,未在圖中展示。見圖1。
2.2.3 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分布情況? 從陽性病例分布情況來看,三歲組(≥3歲,<4歲)和四歲組(≥4歲,<5歲)占比最高,約占總病例數的42%;男性、托幼兒童和城區陽性病例數占比更高。從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下手足口病病原的構成來看,CA6在不同年齡組、性別、職業和城鄉分布均占最高比例,以1歲組(≥1歲,<2歲)、男性、散居、郊區等特征群體占比最高;其次為CA16,以兩歲組(≥2歲,<3歲)、女性、托幼、城區等特征群體占比最高,但病原學構成在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不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3。
2.3 主要手足口病病原的影響因素分析
進一步對北京市大興區2018~2019年陽性樣本中占比較高的CA16、CA6和其他腸道病毒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在控制社會經濟學特征不變的條件下,與2018年相比,CA16在2019年發生的可能性要更高,CA6和其他腸道病毒發生在2018年的可能性要更高(OR<1),且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在控制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與女性相比,男性CA6和其他腸道病毒發生的可能性要更高;與0歲組相比,CA16發生在2歲組和6歲及以上組、CA6發生在三歲組、其他腸道病毒發生在5歲組的可能性均更高(OR>1);與散居兒童相比,托幼兒童和其他職業更可能感染CA16,學生更易感染CA6和其他腸道病毒;與城區相比,郊區更可能發生CA16感染。但三種腸道病毒在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發生的可能性雖然差異較大,但無統計學意義。見表4。
3 討論
本研究發現2018~2019年北京市大興區799例手足口報告病例中腸道病毒陽性率為78.10%,2019年顯著高于2018年;對陽性樣本進行病原構成比分析發現,2018年優勢毒株為CA6(59.79%),2019年為CA16(48.82%)和CA6(40.53%),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EV71陽性數和占比在兩年度均最低。手足口病病原學的動態變化及近幾年EV71占比的快速下降與其他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4-6],可能與2016年國產EV71疫苗的引入接種有較大關系,多數研究發現EV71疫苗對EV71型手足口病具有較好的預防控制效果,但對其他型手足口病發病率并無影響[3,7,8]。鑒于CA6和CA16作為優勢毒株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且利用不同地區、年度數據的其他研究也多支持此結論[5,9,10],因此,進一步研發針對CA6和CA16等優勢毒株的多價疫苗具有緊迫性和現實意義。
現有大部分研究多基于描述性統計對手足口病病原學特征和構成進行分析,與其他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礎上,基于北京市大興區最新兩年(2018~2019)數據,利用Logistic回歸對主要病原的影響因素做進一步分析,有助于發現在其他控制變量不變的條件下,手足口病病原對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結果顯示,CA16在2019年發生的可能性要更高,CA6和其他腸道病毒發生在2018年的可能性要更高,且具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驗證了手足口病病原學的動態變化趨勢。同時,CA16更易發生在具備女性、兩歲組、托幼、郊區等社會經濟學特征的人群中,CA6更易發生在具備男性、三歲組、學生、城區等社會經濟學特征的人群中,提示未來進一步的防控重點以及手足口病不同病原型疫苗研發針對的重點人群。值得注意的是,除年度外,2018~2019年北京市大興區手足口病主要病原在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下的差異并不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與樣本偏倚、觀測地區是否有關,需要更多地研究進行佐證。但現有大部分基于χ2檢驗等描述性分析的研究一般僅對年度做出差異性探討,提示不同年度病原構成差異顯著[11-13],這與本研究年度分析結果一致。但對其他社會經濟學特征的分布差異分析較少或不涉及,且由于地區、時間、檢測樣本等數據來源不同,目前并沒有得出一致性的結論。僅以北京市手足口病病原學分析相關研究為例,姬莉莉等[12]利用2010~2012年懷柔區手足口病病原學數據發現EV71、CA16和其他腸道病毒在不同年齡組和性別差異并不顯著,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但并未報告職業分布差異性是否顯著;李秋紅等[13]利用通州區2009~2017年以及尉秀霞等[11]利用豐臺區2016~2017年手足口病病原監測數據,均發現不同年度病原譜構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同樣均并未進一步分析在年齡、性別、職業等特征上病原構成是否具有差異。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研究應進一步加強對不同社會經濟學特征下手足口病病原構成的差異性分析,以為疫苗研發、針對性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現實依據。
此外,與國內有關手足口病流行月份的描述趨于一致[6,14,15],本研究發現2018年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為5~7月,2019年為5~7月和11月兩個高峰。不同年份流行峰為單高峰或雙高峰,提示手足口病在健康教育等非疫苗干預措施下,尤其應注意上述高峰季節或月份,以強化防控效果。同時結合本研究所顯示的陽性病例分布情況,進一步提示健康干預應以三歲和四歲組、男性、托幼兒童和城區等陽性病例數占比更高的人群為主,尤其需要加強對城區托幼機構等可能發生的手足口病疫情的監測。
[參考文獻]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使用技術指南[J].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16,22(4):458-464.
[2] 吳波峰,崔虹艷,周麗敏,等. 2009-2017年北京市大興區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J]. 職業與健康,2019,35(5):626-628,632.
[3] 王小莉. 北京市手足口病疾病負擔及其EV-A71疫苗接種效果的評價研究[D]. 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9.
[4] 李文龍,劉艷艷,簡千棋,等. 2011-2016年昆明市手足口病病原學特征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2019,26(7):850-853.
[5] 李崇亥,趙生倉,范麗霞,等. 2012-2018年西寧地區手足口病病原檢測結果分析[J]. 醫學動物防制,2020,36(4):324-326.
[6] 吳曉芳,徐德順,查赟峰,等. 2016年-2017年湖州市手足口病病原監測結果分析[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9, 29(18):2285-2287.
[7] 張文靜,時念民,張彥利,等. 國產EV71滅活疫苗上市后大人群接種安全性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2019,35(4):385-387.
[8] 何繼波,羅瓊梅,彭霞,等. 2009-2018年云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19,46(22):4033-4036.
[9] 黃恩妙,王曼,陳秀云,等. 2009-2018年中山市手足口病暴發疫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2020, 27(3):355-358.
[10] 孫箐爽,董兆鵬,臧昊,等. 2011-2018年上海市金山區手足口病病原學監測結果及柯薩奇病毒A6型分離株VP1基因特征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2020,27(1):33-37.
[11] 尉秀霞,王兆娥,余紅,等. 2016-2017年北京市豐臺區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分析[J]. 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9,35(7):751-755.
[12] 姬莉莉,陳玲霞,孫建飛,等. 2010-2012年北京市懷柔區手足口病病原學流行特征[J]. 職業與健康,2013,29(17):2209-2210.
[13] 李秋虹,高志勇,李洪軍,等. 2009-2017年北京市通州區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及病原監測分析[J]. 疾病監測,2019,34(3):241-245.
[14] 張萬軍,袁兆虎,張瑾. 2008-2017年鎮江市6歲以下兒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學監測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19,46(2):360-363,367.
[15] 旖瀟,李曉東,蔣永潑,等. 浙江省臨海市2010~2016年2269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點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0):130-133.
(收稿日期: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