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德慧
摘 要 高質量發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是中國經濟發展重大戰略方向。從投入產出關系看,高質量發展應該是一種投入少、產出多、效益好的發展模式。而財務管理精細化就是財務人員圍繞財務管理這個中心,把政策研究、資源整合、降本增效、風險控制作為主戰場,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推動。本文針對如何做好財務管理精細化,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 財務管理 精細化 企業發展
一、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突出幾個保障
(一)政策研究
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是要有效益地發展。只有認真研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環保政策、金融政策、稅收政策,順應時代、響應政策才能科學發展。企業在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前必須深入研究宏觀經濟和行業發展趨勢,只有融入趨勢才能發揮協同效應,只有符合產業政策、環保政策才能持續發展。而在項目實施前要分析金融和稅收政策以及當地政府招商政策,爭取和利用這些政策,因為這些都是投資的政策保障。
(二)資金保障
企業在規模擴張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采用何種融資方式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資本市場的發達造就了多種融資方式。各種方式的資金成本、風險程度不同,企業根據實際需要來確定融資方式,選擇權益資本還是債務資金。經過一系列財務指標分析,如銷售增長率、財務杠桿、利潤率、資本結構、外部經營環境、財務的靈活性、管理層風險偏好等,來確定企業融資策略。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靈活運用多種金融工具,保證公司發展中資金籌措的及時性和低成本,進而促進公司快速發展。
(三)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可以帶動企業管理水平提升,從而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而財務信息化是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的一個重要路徑。通過信息化建設,重構業務流程、統一基礎數據、規范標準程序、優化組織職能,將財務管理體系和業務規范固化到系統中,搭建報賬在線化、制度流程化、標準規范化的管控架構。將財務管理工作延伸到業務前端,解決企業在預算管理、財務分析、資產盤點、資金安排、效益測算等方面的短板問題,當風險事項出現時,系統能夠及時預警,使流程更規范、工作更高效、風險防控更智能,將過去由制度來規范的“不準”模式轉變為系統來控制的“不行”模式。將財務人員從煩瑣、低端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使其將精力投入投融資、稅收籌劃、績效考核等管理工作,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財務管理水平。
(四)財務隊伍
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有人才隊伍支撐。一個高效有力的財務隊伍是財務精細化管理的保障。財務要實現與業務交融,在項目前期就要積極參與,引導、主導、監督、管理、服務等職能完美轉換,做到管理上細致入微。精細化的管理需要財務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知識儲備是筋骨。因此日常學習、定期培訓、多崗位鍛煉是培養財務隊伍的有效途徑。做到職業道德教育日?;?、業務培訓調考常態化,以更新業務知識、改變思想觀念、順應時代發展、實現角色轉變。
二、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夯實幾個基礎
(一)內控體系健全有效
內部控制貫穿企業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所有業務和事項,是企業賴以存續的體制基礎。目標就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和優化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通過加強內控體系建設,來組織和保障企業管理預測、決策、執行、控制、考核等各項功能的發揮,從而實現資源利用和價值創造最大化,因此,要加強對企業內控體系的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漏洞和隱患,針對執行中的薄弱環節,及時修正或改進,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違規必罰。健全有效的內控體系是實現企業高效運營的基礎和保障。
(二)全面預算有效實施
全面預算管理將企業的資源、業務、資金、人才、信息整合起來,需要高度的作業協調、有效的資源配置,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崗位,是一種“集權下的分權制度”。根據企業戰略目標,劃分責任和權利,層層落實分解。集團公司層面以全面預算為抓手,及時了解、掌握各級子公司的財務經營情況、預算執行進度、效果及重大事項,查找存在的問題,通過動態分析執行情況、及時糾正偏差,考核執行結果,確保預算目標完成。
(三)績效考核執行到位
公司發展目標實現需遵循制定計劃、細化方案、強化執行和嚴格考核管理循環??冃Э己耸潜U夏繕藢崿F的重要手段。按照職責將目標任務關鍵指標量化下發到各責任單位,再細化到責任人。做到指標數據化、要求標準化、職責明晰化。鼓勵員工參與提出合理的建議和制定作業標準。配以培訓體系及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員工工作能力與意愿。同時建立嚴格的檢查、考核體系,推動與糾正員工按照既定的流程和標準做好每一項細節工作。
(四)財務報告充分利用
財務報告要對數據挖掘分析透徹,據實反應要點。根據不同需要提供不同分析報告。財務報告要言簡意賅,文字與圖表結合,要有鮮明的評價和明確的建議,便于理解。財務決策的正確、高效程度取決于所采用財務報告提供的數據及時性和準確性。財務人員要改變財務信息的滯后性,用大數據建立多維度的預警模型,準確及時地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將枯燥的財務數據變化為業務數據,將專業的財務語言變為通俗易懂的人文語言。從而為管理層決策制定及時提供信息,有效發揮財務人員的參謀助手作用。
三、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管控好幾個風險
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財務工作精細化要求財務人員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提高參與經濟決策和經濟活動分析的能力,建立健全財務預警體系,及時準確捕捉財務風險信號,并積極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規避,將管理漏洞一一解決。
(一)資金風險
企業發展中資金風險隨時存在。而且這種風險往往伴隨著收益,收益越大資金風險也就越大。企業在擴展中涉及股權投資及資產購置,這些將造成大量舉債、增加借款,一旦經營發生虧損就會放大資金風險。因此,集團型公司一是要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合理管控資產負債率;二是要控制盲目擴展,避免造成資金供給不足;三是要統籌資金預算,年初根據年度目標統一編制資金計劃,確定全年不同類別期限籌資額度;四是要建立資金統一歸口管理機構,統一調配,充分發揮資金規模優勢;五是要堅持月度指導和日常的資金跟蹤管理,明確獎罰措施。
(二)應收款風險
應收賬款是企業銷售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實現的,就是利潤的來源,如果客戶不能支付將造成企業資金損失,帶來財務風險。因此,要加強對應收款項的監督和檢查,實行資金回籠與業績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建立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制度和應收賬款催收制度。定期組織檢查企業應收賬款情況并進行專門分析,對合同的履行、資金回收、存在的風險等情況進行研究,提出應對措施,制定清欠方案,降低損失。
(三)稅收風險
企業持續經營必須堅持依法納稅和正確的稅務規劃。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除了經濟損失還有名譽損失,干擾企業經營的正常運作,甚至會給企業帶來經營危機。企業經營活動中涉及的納稅種類較多,主要是流轉稅和所得稅。其關注點一是要按稅法規定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二是一些特殊業務,如收取價外費用、實物投資、促銷方式銷售、混合銷售等可能產生的視同銷售行為納稅風險;三是正確計算收入、真實計列稅前扣除項目,嚴格區分不得扣除的項目;四是保證成本核算遵循配比、一貫性、真實性原則。
(四)合同風險
合同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小到購置辦公用品,大到企業的合并、分立、收購等,合同的身影無處不在,隨之而來的合同糾紛也比比皆是。首先要把好合同簽訂關,不合法的未經審查的合同不能簽訂,明顯低于成本價、有失公平的合同不能簽。二是做好市場調查和客戶信用管理,嚴格把好信用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三是嚴格監控合同履行的進度和過程,加強對購銷業務過程的動態管理,加大執行力度。財務和業務兩個部門要及時互通信息,嚴密監控合同履行的動態進程,有效防范經營風險。
四、結語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發展環境也發生著深刻變化。我國企業面臨著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復雜內外環境,對此企業要創新工作思路,外拓市場,苦練內功,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為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周春雷,方澤,胡善磊.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23(09):174-175.
[2] 田秋生.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和內涵[N].深圳特區報,2020-09-22(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