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雯花
摘 要 為保護人民財產,政府職能部門應充分落實各崗位的責任,重點追繳重復申領、死亡冒領的養老金,不斷完善基金運營,防止基金流失,本文對城鄉社保基金流失的主要風險進行分析,重點探究防止城鄉社保基金流失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城鄉社保基金運營質量和效率,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關鍵詞 社保基金 死亡冒領 征繳
一、引言
國內部分地區存在養老金冒領、養老保險待遇重復享受的問題,各級地方政府職能部門應及時掌控基金繳納人員的死亡情況,完善運營管理機制,控制并防止基金出現流失問題,這對防止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流失有著重要意義。
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流失的主要風險
(一)收支風險
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下文簡稱基金)征繳面不足或資金繳費來源不充分,則難以有效應對基金支付規模持續擴大的現狀,進而產生收支風險,造成收不抵支的問題,導致基金出現流失。依照具體的收支風險內容,可將其劃分為給付風險與籌集風險。受國內各地區人口規模持續擴大、人員結構不均衡、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以及通貨膨脹的影響,基金所面臨的收支風險會持續增大,會導致基金流失問題越來越嚴重。
(二)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導致基金流失的另一重要原因,若基金不具備穩定性較強的投資運營收益,就極易引發基金的投資風險。現階段,國內的社保基金涉及較多的投資領域,包括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存款等,具有較為廣泛的增值保值渠道。同時,廣泛的投資渠道也使得社保基金面臨著更多樣化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系統性風險等,大大增加了社保基金遭受投資風險沖擊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基金流失規模。
(三)操作風險
現階段,國內社保基金管理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資源,主要的操作模式仍以人工為主。因此,操作風險引發的基金流失問題也難以有效規避,很難徹底控制該種結構性風險。通過對社保基金操作風險進行深入探究,可以發現部分工作人員業務熟練度不高,在個人問題、個人情緒的影響下會出現失誤、疏漏、錯誤,進而引發操作風險。與此同時,目前社保基金所實行的經辦制度、管理機制也并非絕對完善、健全,存在一定的漏洞,包括技術漏洞、管理漏洞,這也是引發操作風險的重要原因。
三、防止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流失的主要策略
(一)明確管理原則
在基金運作過程中,為增強運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管理人員需要盡可能地規避各類風險,防止基金出現流失。基于此,工作人員首先需要遵循基金管理的基本原則,具體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安全性原則。在基金運營管理過程中,應深刻認知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系,始終將基金營運的安全性置于首位。第二,收益性原則。在基金營運過程中,應在確保實現基金增值、保值目標的基礎上,優化投資方法、投資策略,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擴大投資收益。第三、可變現原則。確保基金在營運過程中,既能保證資產安全,還能確保基金的資產能夠及時有效變現,充分滿足基金的支付要求。
(二)完善投資策略
為更好地應對各類風險沖擊下基金可能出現的流失問題,管理人員、工作人員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基金各項投資策略的潛在風險,完善投資政策,增強投資策略的科學性、有效性、合理性,確保基金在投資運營活動中能獲取穩定的收益,有效控制各類風險。為達成上述目標,基金管理人員應在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存款等領域拓展投資策略;在混合基金、主動型基金、股票基金等投資項目中不斷完善投資策略,嚴格把控高風險項目的投資比例,尤其要科學合理地設置投資基金在社保基金中的整體比例,避免在主動、高風險項目上的投資比重過大,引發社保基金的系統性風險,導致基金流失。目前,國家相關職能部門也在持續出臺相關政策,避免社保基金出現流失,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保基金的管理質量。為進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的合理投資機制,加強基金各項投資運營活動的均衡性,管理人員還需要明確各參與機構、委托人、利益關聯方的權利責任,科學分配社保基金的各項投資活動。
(三)提升預算管理水準
為進一步防范社保基金在多種風險沖擊下出現的基金流失問題,管理人員需要圍繞基金的各項預算,開展有效、科學、合理的管理控制工作。當前,在基金的各項預算管理活動中,預算執行工作更具重要性。基于此,基金的管理人員需要對具體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周密、嚴格的審查,從根源上保障基金運營、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學性。通過持續增強基金運營管理的規范性,有效控制各類風險,防止基金流失。與此同時,管理人員還要開展有針對性的財務分析活動,深入探究在日常營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基金流失問題,加強基金運營管理的安全性。
(四)強化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
國內各級地方政府的社保基金經辦人員需要定期接受關于法律法規、基金安全、基金監督、業務操作、經辦流程、社保政策的培訓活動,組織各崗位員工對上述各部分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強化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針對國內部分地區存在的養老金冒領、養老保險待遇重復享受的問題,開展全方位調查,及時掌控基金繳納人員的死亡情況,完善喪葬撫恤政策,吸引亡故人員親屬主動向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申報人員的死亡信息,嚴格把控基金的流失情況。與此同時,城鄉社保基金涉及部分農轉非的問題,很可能引發養老保險重復申領的問題。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對轄區內的人員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調查,不斷完善信息系統,有效控制、消除養老保險待遇重復領取的問題[1]。
(五)加強數據信息的篩查
工作人員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強對社保基金各項數據信息的篩查、對比。第一,比對城鎮職工的各項養老保險數據信息。工作重點在于城鄉居民與城鎮職工具體的待遇發放數據,對養老金重復領取的人員要進行細致核查、清理,追繳相應保險金;定期或不定期將養老金發放數據傳輸到社保系統中,與上級行政單位的養老金發放數據進行對比,對重復領取人員進行篩查、比對、清理,追繳多領的養老金。第二,將省級信息中心的數據信息與待遇發放數據進行對比,重點對省外人員存在的養老金重復領取情況進行比對、篩查,并與戶籍所在地的社保局、重復申領人員取得聯系,追繳重復領取的養老金,防止基金出現進一步流失。第三,將養老金發放數據與衛計部門、殘聯、民政、公安等部門的數據信息進行對比,重點清理、篩查未申報死亡信息繼續領取養老金的相關人員,追繳冒領的養老金,并對故意隱瞞申報的相關人員予以懲戒[2]。
與此同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對各級地方政府在基金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死亡信息不報、死亡信息延時申報、死亡信息誤報等問題進行處理,以積分考核形式將處理結果納入年終考核中,充分落實各崗位的責任,重點追繳重復申領、死亡冒領的養老金,不斷完善基金運營、養老金發放的臺賬管理工作,確保各項數據信息準確、不漏發、不重發,持續提升對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強化居民的法律意識,盡可能從精神上消除居民的冒領違法行為。
四、結語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流失的主要風險為操作風險、投資風險、收支風險,通過加強對數據信息的篩查、增強預算管理水準、完善投資策略、明確管理原則、強化工作人員的基金安全意識,能夠有效防止基金流失。
(作者單位為夏津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參考文獻
[1] 黃鎮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風險分析及規避[J].現代經濟信息,2020(9):44-45.
[2] 鄭英.淺談如何防止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流失[J].四川勞動保障,2017(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