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對比高職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時間的差異性進行對比分析,旨在真實的了解和掌握目前高職男生體育活動參與的情況,同時也期望為今后高職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發展提供微薄之鑒。
關鍵詞:高職男生課外體育活動影響因素差異性
1、前言
通過翻閱大量文獻資料發現,國內有不少學者對高校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目的、組織形式、參加鍛煉的人數比例和頻度、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因素以及對大學生體育活動建議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但缺少對高職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進行研究,要知道,高職學生在全國高校學生中占據著大半壁江山,加上男生在身體形態以及運動能力方面相較于女生有明顯優勢,性格因素導致男生相對女生更加粗放,女生多數表現要溫和、文靜,由此造成高校男女在參加體育運動的態度上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對高職男生進行研究很有必要。同時,在已有的這方面研究中只是對影響因素進行簡單描述性分析,缺少更深層次的統計學分析。
調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三個年級72名男生平均每天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分析專業和年級這兩種因素對男生參加課外活動有無顯著差異,兩種因素之間是否有交互作用。
2、研究方法
2.1文獻法
查閱有關研究課外體育活動的文獻資料80余篇,查閱與本論文有關的課程專著若干,對本研究的現狀和趨勢有了大致的了解,確立本研究的思路和研究內容。
2.2問卷法
通過網絡問卷的方式,調查了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文科類、理科類和工科類的大一、大二和大三男生各8名,共72名男生平均每天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回收有效數據72份,符合統計學要求。
2.3數理統計法
對獲得的調查資料進行編碼和量化,并用SPSS17.0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自變量:專業、年級
因變量:除體育課以外,每天花在體育活動上的時間
假設1:
H0:專業不同對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無顯著影響
H1:專業不同對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有顯著影響
假設2:
H0:年級不同對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無顯著影響
H1:年級不同對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有顯著影響
假設3:
H0:專業和年級交互作用不顯著
H1:專業和年級交互作用顯著
3、結果與分析
課外體育活動是指“除國家規定的體育課以外,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總和,既包括學生校內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參加體育活動,也包括學生自發參加的一切校內外體育活動。”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第六章“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第四節“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明確提出重點人群每周參與三次體育運動的戰略目標。運動規律揭示每周運動不少于3次,每次運動不少于60分鐘,每次活動的強度在中等以上,其運動的頻度和強度對身體健康的促進才有顯著意義。
調查發現,高職男生選擇每周參加1至3次課外體育活動的居多,大多數的男生“平均每天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少于3O分鐘,活動時間的不足直接嚴重影響學生鍛煉的質量,30分鐘幾乎沒有達到課外體育鍛煉的效果。
通過方差齊性檢驗,結果顯示,輸出的P值為0.802,大于顯著水平0.05,因此可以認為各組的總體方差相等,滿足方差分析前提條件。
因素年級的離差平方和為4.944,均方為1.648,計算的F值為1.890,檢驗的概率P值為0.141,接受零假設,可認為年級之間差異不顯著,不同年級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基本相等。原因在于:大學生,作為一個成年人,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意義和作用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體育鍛煉的習慣也基本養成,從大一到大三這一認識和習慣改變較小。
因素專業和年級交互作用的離差平方和為6.222,均方為1.037,計算的F值為1.189,檢驗的概率P值為0.324,大于0.05,拒絕零假設,可認為專業和年級兩因素的交互作用沒有對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造成顯著影響。
通過組間效應檢驗結果,因素專業的離差平方和為8.444,均方為4.222,計算的F值為4.841,檢驗的概率P值為0.011,小于0.05,拒絕零假設,可以認為專業之間存在差異顯著,不同專業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不同。再進一步通過因素專業的LSD法多重比較分析(表1)。可以看出,只有文科和工科的檢驗概率P值為0.003,小于0.05,說明文科和工科之間差異顯著,而其余兩組之間的檢驗概率P值都大于0.05,它們之間差異不顯著,可認為文科和工科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有顯著性差異;理科和工科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分析表明:文科男生和工科男生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思維方式的不同,也因此影響了外在的氣質。文科男生內感性,想容象力豐富,做事靈活;工科男生理性,邏輯性強,做事嚴謹。文科男生,大多數思維比較感性,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內心十分充溢,他們善于思考,工科男生有時也思考,但是不少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文科不同,他們有時會對一件很小事做深入的思考。
理科男生和工科男生所受的體育教育環境以及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大多數是鍛煉身體和娛樂身心,對體育情境所賦予的意義也就基本相同,因而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上也就沒有顯著性的差別,所以理科和工科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4、結論
總結以上對高職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時間的差異性進行對比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并提出相應對策:
4.1高職男生每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都比較低,體育活動達不到正常要求,這也導致了大學生體質逐年下降,從而與《綱要》對重點人群提出的目標要求相差甚遠。建議開展形式多樣、新興有趣的活動項目,滿足不同體質(特別是體育困難生)、不同運動能力的男生,吸引廣大男生參與,增強體質。
4.2年級不同,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基本相等。建議提高體育教師待遇,鼓勵體育教師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組織指導工作。
4.3專業和年級兩因素的交互作用沒有對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造成顯著影響。建議定期舉辦全校性的體育節和各系部組織的各種體育競賽、聯誼賽、趣味運動會等。保證學生的活動時間,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渠道進行課外體育活動,使他們在參加比賽的同時增進友誼。
4.4專業不同,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也不同:文科和工科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有顯著性差異;理科和工科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各校可以在落實國家規劃綱要政策的同時,根據自己學校實際情況,嘗試開展新興、民族民俗傳統體育活動項目,讓更多的新興、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扎根校園,豐富校園課外體育活動氛圍,切實達到在校園人人參與體育活動的美好景象。
5、結束語
雖然就如何增加高職男生課外體育活動時間提出了許多建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下,要想根本改變高職男生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不足的現象是不可能的,它的存在將是阻礙高職男生課外體育活動的最大障礙。因此要想改變這樣一個狀況,必須從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入手,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壓力,注重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相信,沒有了強大的學業壓力和艱難的就業門檻,學生將會越來越多地選擇課外體育活動!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Z].2016-10-25
[2] 沈泉平,薛慶云.福建省高職院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背景[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07):77-80+102.
[3] 李婷.高職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研究——以武漢二輕工業學校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9):94-96+102.
[4] 段志廣,于佳佳.新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研究[J].智庫時代,2019(03):173+175.
[5] 郭凱燕.核心素養下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8.
[6] 錢鋒,應菊英.杭州市高職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分析[J].運動,2012(22):60-61+57.
[7] 錢鋒,應菊英.高中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影響因素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1,30(06):723-725.
作者簡介:錢鋒(1985-),男,浙江杭州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