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自問世以來就被廣泛傳播并應用,幫助學生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本文通過對欠發達地區中職衛生保健開展PBL教學進行分析論證,為欠發達地區中職醫學教育改革陳舊教學理念,推廣應用PBL教學模式提供依據。
關鍵詞:PBL;衛生保健課程;欠發達地區
1 課題的研究背景、理論與現實依據、意義
為貫徹這落實黨的農村工作方針政策及廣西壯族自治有關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文件精神 ,地處廣西欠發達地區的河池市衛生學校于2010年開設農村醫學專業,面向本市鄉村招收35周歲以下的初中或高中畢業生,以逐步解決本地鄉村醫生人員不足、隊伍老化的問題。雖然招生生源基礎相對較弱,但多數學生經過社會歷練,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愿望較強。
《衛生保健》是以預防醫學和保健醫學為主要內容的應用型學科,是體現“預防為主、為人民的健康服務”衛生工作方針的重要學科,中職農村醫學專業《衛生保健》教學是順應國家衛生體制改革需求、培養能開展基本衛生服務工作、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實用型”基層衛生人才的必修課。中職醫學教育長期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通過教師的講授和演示向學生灌輸知識和技能,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影響到中職醫學教育的教學目標順利實現。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任課老師思考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創立的,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分析知識并解決相應的問題,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實現教學目標。PBL將教育理念從一個教學范式轉變為一個學習范式,傳統的教學講授被現實的問題所取代。這種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組織學生主動學習,實現學生的某些內在的發展與變化的過程,充分體現出“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現代教學理念。
為不斷改善《衛生保健》課程的教學效果,探索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教育方法,本研究根據我們欠發達地區農村醫學專業學生的特點,將PBL應用于《衛生保健》課堂教學,并以常用的傳統教學方法對比教學效果,為今后進一步改進《衛生保健》教學提供參考和依據。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PBL自1969年由Barrows教授創立以來,在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醫學院校得到較多應用。國外對PB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BL教學法在醫學學科中的應用研究,教學效果研究,學生的文化背景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
1986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西安醫科大學開始引進PBL教學模式。上世紀90年代末,引進PBL教學模式的院校逐漸增加,如湖南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等重點醫藥院校。這些院校在基礎課、臨床課和實驗課部分實行了PB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隨著現代醫學教育模式的不斷更新及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國內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將PBL教學模式引入教學實踐,研究者致力于PBL教學模式的探索、實施效果評價、教學步驟等領域的研究。尤其是PBL在醫學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如將PBL與內科學、外科學、中醫學、預防醫學以及生理學、病理學等各醫學基礎學科或臨床學科相結合而進行研究。中國醫科大學吉陽濤等發表的《PBL教學模式在實驗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論文中,針對PBL教學提出了關于加強師資隊伍培訓、具體教學安排、加強組織保證、規范教案編寫、建立評價方法、加強硬件建設等一系列的方案作了論述。雖然PBL教學模式正逐步被廣大師生認知并接受,但也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學生的興趣性不強、老師角色轉換困難、教學資源保障有限等。國內的相關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及實踐經驗。
經系統地查閱、檢索國內大量文獻,進入21世紀我國醫學教育領域開展PBL教學模式研究明顯增多。在地域分布上,以發達地區的多,欠發達地區的少;在學校層次分布上,以本科院校的多,以中職學校的少。所以本課題的研究將彌補這一缺陷。
3 研究目標
⑴開發適合欠發達地區中職衛生保健教學資源,構建衛生保健PBL教學模式;
⑵通過研究并掌握PBL教學的原理和方法,提升老師的教研教學水平;
⑶通過開展PBL教學來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⑷成功的教學案例、形成的教學經驗在欠發達地區具有推廣價值。
4 研究內容
探討研究欠發達地區中職衛生保健PBL教學模式:
⑴衛生保健PBL教學模式的研究
教師把學習設置于復雜、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學習隱含于背后的學科知識。具體教學過程:教師遞呈PBL教學案例,PBL教學組的學生認真閱讀案例,找出恰當的關鍵詞,提出相應的問題。隨后,學生帶著相應的問題,在課后以現有的醫學基礎及臨床課程教材為基礎,再分工到學校圖書館收集、查閱相關資料,并歸納總結,在下次課上進行集中討論,分析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辦法,達到探究新知識的目的,最后由教師進行綜合性點評。在實施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問題對學習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⑵PBL教案的編寫與擴充
實施PBL教學,首先要有一套PBL教案。因此,PBL教案的編寫非常重要,要從現有的課本上選擇適合PBL教學的內容實施教學,案例的編寫和問題的設計要有綜合性并在研究中不斷補充完善,以保證完成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
⑶引導教師隊伍的建設
實施PBL教學,關鍵在老師。要求教師要具備充足的理論和實踐能力,能對小組的討論進行引導,協調小組的角色,解決小組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我們應該對教授PBL課程的教師進行培訓,如何撰寫教案,如何指導和協調和指導小組討論等。為提升教學研究質量,特意聘請原在本校工作過的昆明醫科大學公共衛生教授韋燾參與本項目研究,為我們提供教研技術指導;同時還聘請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潘雅芳副主任醫師參與本課題研究,為我們補充和完善涉及臨床方面的教學案例。
⑷創設有利于項目實施的教學環境
目前教室中的桌椅都是分組排列的,但卻不便于項目實施中的分組討論,應根據實際利用現有的教室或實驗室,室內布局與圓桌會議室類似,使學習小組能圍在一起討論,創設有利于小組學習的環境,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⑸評價方式
考核評價是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實施PBL教學中,償試將引導教師的評價與傳統的考試有機地結合起來,客觀評估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考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導向作用,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作保證。
5 研究難點、擬解決關鍵問題和創新之處
欠發達地區的教學理念相對滯后,長期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不少老師認為現在的教學已經足夠好了,對新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抵觸情緒,以致于對PBL教學模式認識不足是本研究的難點。只有迎難而上,認真學習和參加培訓,掌握PBL教學原理和方法,積極把PBL應用到教學實踐中,輔之于到發達地區相關院校參觀學習PBL教學,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現代教學理念。
研究構建PBL教學模式的結果要達到“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效果。在長期適應傳統教學模式的環境里,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實現“教為主導”。研究教師要學習并熟練掌握PBL教學模式,將新的教學模式融入衛生保健教學中,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開展學習,通過將學習設置于復雜、有意義的問題環境中,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學習隱含于背后的學科知識,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最終實現“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效果。
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PBL)近年來在國內多個醫學院校的研究應用中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衛生保健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鮮有報道,尤其在欠發達地區的中職衛校更是如此,我們期望通過對PBL教學在中職衛生保健教學中系統的應用研究,掌握PBL教學的精髓,一方面可以提高欠發達地區衛生保健課程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為PBL教學在欠發達地區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促進欠發達地區中職醫學教育跟上現代教育新步伐。
6 研究方法
⑴行動研究法:運用PBL教學原理,通過預診,提出問題,密切聯系衛生保健教學實際,制定課程標準、撰寫教學方案、實施教學方案、總結評價和再診斷,以探索出一套新型的中職衛生保健PBL教學模式。
⑵對比分析法:隨機選取有可比性的兩個班級作教學研究,其中一個班為實驗班,應用PBL教學;另一個班為對照班,應用傳統教學。完成教學后,對兩個班的教學效果作分析比較。
⑶調查法:用現場訪談、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學生學習能力的變化,通過匯總分析,得出結論。
⑷經驗總結法及文獻法: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課題項目研討會,通報教學進展,交流教學經驗,輔之查閱文獻,就某些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及時總結經驗,提高研究水平。
7 項目成員分工與進度
⑴負責人:盧小春。負責領導、指導、協調整個課題的各項工作,研究全過程的質量控制等工作,制定本校衛生保健課程標準,參與編寫PBL教學案例,實施PBL研究教學。
⑵主要研究成員。
①陳秋榮:負責課題研究設計,撰寫各種研究報告等工作。協助問卷設計和調查,實施PBL研究教學。
②周 軒:負責編寫PBL教學案例,實施PBL研究教學。負責設計所有的調查問卷,開展調查,收集相關資料,撰寫調查報告。
③覃金霞:參與編寫PBL教學案例,實施PBL研究教學。
④潘雅芳:負責提供臨床實踐素材,參與編寫PBL教學案例,實施PBL研究教學。
⑤韋 燾:負責查閱、收集PBL教學資料,提供PBL教學理論及技術指導。
⑶時間安排及進度
①課題準備階段(2014年11月─2015年5月)
成立課題組,進行課題申報;邀請專家指導,組織課題組成員對課題實施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并向上級科研主管部門申報。
②課題實施階段(2015年6月─2017年7月)
制定本校衛生保健課程標準,編寫衛生保健PBL教學案例及教學管理制度,完成其他有關研究教學準備工作。在2014級農村醫學專業實施研究教學,對隨機選出的具有可比性的兩個班,實驗班開展PBL教學,對照班開展傳統教學,并對教學效果進行調查對比。在總結完善PBL教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構PBL教學模式,在本校2015級農村醫學專業衛生保健教學中推廣應用。
③課題總結階段(2017年8月─2017年12月)
在第二階段研究、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課題研究成果、總結經驗,完成課題研究報告,邀請上級主管部門進行結題驗收,總結推廣。
8 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⑴研究報告:包括調查報告、實踐報告等。
⑵研究形成的課程標準、教學制度、教學案例等。
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