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榮香
中醫認為,人體有平和、氣虛、陽虛、陰虛、痰濕、濕熱、血瘀、氣郁和特稟9種體質,其與健康和疾病密切相關。基于體質的可變性,根據臨床經驗,建議大家選好五谷、五果、五蔬、五畜,從飲食來調整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使陰陽平衡,達到改善體質的目的。
平和質
表現為體型勻稱健壯、體態適中;精力充沛、目光有神、面色紅潤;飲食正常、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這類人重在保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即可。食療宜選用性味平和的食物,粳米、西蘭花、番茄、萵苣、蘋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氣虛質
表現為肌肉松軟不實、體態瘦弱;元氣不足、精神不振、易疲勞;常出現氣短、自汗等氣虛癥狀。這類體質的人群,飲食上要健補脾胃、固護中焦;起居上要做到勞逸結合,睡眠充足。“五谷”多吃粳米,以煮粥食,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五果”多吃葡萄,葡萄益氣力、久食輕身延年;“五菜”選南瓜,能補中益氣、解毒殺蟲;“五畜”宜選牛肉,補氣與黃芪同功。
陽虛質
表現為陽氣不足、畏寒怕冷、精神不振、喜熱飲食、舌淡胖嫩,易患痰飲、腫脹、泄瀉等寒證。這種體質的人群,在寒熱交替之際,衣物更換幅度不要太大;飲食多吃些性熱的食物。“五谷”可用糯米,脾肺虛寒者宜之;“五果”宜用大棗,能補中益氣、養心神、助脾胃、保肺氣;“五菜”選韭菜,溫中、行氣;“五畜”為羊肉,能補氣血之虛。
陰虛質
表現為體型偏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熱、易煩躁、喜冷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這類人群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少食辛辣溫燥之品;起居作息規律,少煩躁動怒。“五谷”選小米,其味咸淡,氣寒下滲,為“腎之谷”;“五果”宜選桑葚,單食能止消渴;“五菜”選枸杞葉,滋養肺腎;“五畜”選豬皮,豬皮具有清虛熱、潤肌膚、補血的作用。
痰濕質
表現為體型肥胖、腹部肥滿、面部皮膚油膩、口黏膩、胸悶痰多、喜食肥甘甜黏等,這類體質者飲食應多吃健脾利水之品,如冬瓜,少食肥甘厚膩之品,以免助濕生痰;平時多鍛煉。“五谷”選扁豆,有健脾益氣、消暑化濕及利水消腫之功效;“五果”選梨,能潤肺清心、消痰降火、解瘡毒;“五蔬”選冬瓜,有助利水、消痰、清熱。
濕熱質
表現為體態偏瘦、面垢油光、口干口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苔黃膩等,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這類體質的人群,飲食要避免油膩溫燥之品,加強鍛煉;居住環境要通風干燥,防濕熱加劇。“五谷”選綠豆,有消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五果”選西瓜,能除心包之熱;“五蔬”為苦瓜,能瀉六經實火,清暑、益氣、止渴。
血瘀質
表現為膚色晦暗、口唇黯淡、性格煩躁、健忘,這類體質的人群飲食宜配伍活血行氣的食物,如山楂、玫瑰,避免生冷之品;生活中多做有利關節活動的運動,防止瘀血阻滯經脈造成關節疼痛不利。保持心情舒暢,少生悶氣,少動怒。“五谷”選燕麥,有健脾益氣、補虛止寒、養胃潤腸之功;“五果”選山楂,能健脾胃、行氣消瘀;“五蔬”選蓮藕,生津、化瘀、止渴除煩、開胃消食。
氣郁質
表現為神情抑郁、情感脆弱、舌淡紅、苔薄白,這類人群飲食上建議多食芽菜類、綠葉類、行氣類的食物,如春芽、韭菜、陳皮粥等,以發散疏理氣機。生活中注意脅肋部保暖,使肝臟生理功能正常。“五谷”選蕎麥,做面食能開胃、益氣力、御風寒;“五果”宜選橙,開胃、理氣、潤肺;“五菜”選菠菜,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
特稟質
表現為常有咽癢、鼻塞、噴嚏等癥狀,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癥及藥物過敏,對外界適應能力差。此體質多是先天不足,飲食上注意葷素搭配,過敏體質者要避開辛辣、腥味等刺激性強的食物;生活中,要注意季節變化,防止花粉等異物過敏。“五谷”首選粳米;“五果”選蘋果,生津潤肺、除煩開胃;“五蔬”選小白菜,甘平養胃;“五畜”選豬肉,能補腎、滋肝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