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摘 要:伴隨著城市開發建設的浪潮,被征收農民的“錢袋子”因為征收補償而鼓了起來,但其中不少農民缺乏科學理財知識和長遠規劃,可能會鋪張浪費,甚至沉迷賭博,上當受騙。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從五個舉措出發,探索如何更好引導被征收農民合理使用征收補償款,確實扎緊“錢袋子”,不斷提升被征收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關鍵詞:被征收農民;科學理財;扎緊;“錢袋子”
隨著城市開發建設如火如荼,被征收農民的“錢袋子”也因征收補償而鼓了起來,但其中不少農民缺乏科學理財知識和長遠規劃,可能會吃喝玩樂,坐吃山空,甚至沉迷賭博,違規放貸,上當受騙,不但影響被征收農民的身心健康,嚴重者還將產生社會矛盾,誘發犯罪,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如何引導被征地農民合理使用補償款、實現保值增值成為一項關系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下面從幾個措施淺談一下如何更好引導被征收農民合理使用、科學打理征收補償款,確實扎緊“錢袋子”,實現“輸血”+“造血”功能。
一、五個舉措探索如何積極引導扎緊“錢袋子”
(一)增強普法宣傳警示教育。一是針對被征收農民在使用大額征收補償款中容易出現的風險點,前移關口,開展禁賭、防騙法制宣傳,大力宣傳理性消費觀念和防騙知識,提高被征收戶防賭防騙警惕性,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賭博、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發展。二是設立民間借貸服務中心,通過公益法律服務、規范合同文本等方式,系統性、制度化規范民間借貸行為,妥善調處民間借貸糾紛。三是加強中老年被征收群體的防騙警示教育和大額用款風險提示,組織開展中老年群體健身養生適度體育競賽等文娛活動,做到“老有所樂”,豐富中老年被征收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二)鼓勵購買優惠商品用房。政府可探索根據各地區實際有針對性地出臺引導、支持被征收人在本轄區團購商品、商業、工業等用房及安置房配套的店面、車庫的優惠補貼政策,建立轄區房地產開發企業團購讓利磋商機制,引導被征收農民組團購買商業地產,促進征收補償款回流本行政轄區進行消費、經營、投資、盈利,進一步激發消費、盤活存量,助力提升營商投資環境。
(三)積極引導投資金融理財。探索由政府牽頭落實搭建與國有企業及各農村合作社、商業銀行、商業保險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平臺,由專業理財機構在購買銀行優惠理財基金,國企融資,國企發行的專項理財產品,財政債券,商業社會保險等方面提供金融專業指導及專屬服務。探索開發針對被征收農民的“大額存單產品”、“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金融理財產品,引導被征收農民將補償款用于購買正規金融產品。同時,將募集資金用于國企投資發展,支持當地項目建設,實現資金“內循環”,利用專業機構的市場能力優勢彌補農民自身的能力不足,全面提高農村資產管理水平和資金運作效益。
(四)推動設立集體發展資金。結合實際,探索推動設立集體發展資金,鼓勵村(居)民積極投資入股,參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發預留發展用地、購置存量房產、建立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專項資金池等,建立“政府主導、國企實施、村民自愿”的開發合作模式,引導國有企業發揮在開發建設和商業經營管理方面優勢,參與發展用地項目建設及運營管理,鼓勵使用發展專項資金池資金參與廠房、倉儲、商業、酒店、辦公、出租公寓、陽光公寓等集體發展用地項目的營運競標。讓被征地農民共享農村土地增值收益。
(五)加大就業培訓引導創業。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優勢,探索由人社部門牽頭,地方政府結合轄區區情,村情,因勢利導,加大對被征收農民再就業培訓,如技術下鄉,專業技能培訓等,提高被征收農民職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在稅收和社保方面出臺對被征收戶尤其是中老年被征收群體的傾向性引導政策,讓被征收戶科學安排未來生活,保持合理消費行為,遠離大肆揮霍和違法犯罪漩渦。
二、需建立的幾項公共服務保障措施
(一)建立服務機構。政府應加快建立土地房屋征收“后安置時期”相適應的公共服務體系,并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設立專門機構負責被征收農民“后安置時期”的矛盾調處和利益訴求,引領被征收農民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二)突出協調領導。相關部門要建立加強信息共享,完善工作機制,主動靠前服務的機制,對涉及被征收農民參與的開發建設合作項目在規劃、建設、招商、經營管理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優先辦理各種審批手續,提高審批效率,高效推進工作落實。為被征收農民參與合作開發項目創造更多便利條件,提高其參與積極性和能動性。
(三)強化宣傳教育。各級政府應就近利用項目征收補償安置社區場地配備專門力量和機構,加強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加大對被征收戶生活引導,開設違法亂紀警示教育課程,開展對被征收農民的技能、文化、心理等綜合式教育培訓,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大農村普法力度,提高農民法治素養,建設法治鄉村,打造“不愛賭、不敢賭”的和諧環境。
(四)提供金融指導。各級政府可聯合金融服務機構提供必要的專業指導,對被征收農民進行投資理財意識培育,開展投資指引,適當提供保險增值投資渠道,引導被征收農民正確利用拆遷款投資發展,增強投資風險防范意識,遠離高利貸和非法活動,避免資金損失,確保被征收農民資金存在“保險箱”里,有效化解因土地房屋征收資金而帶來的社會矛盾。
(五)優化投資環境。地方政府可結合轄區實際出臺針對被征收戶在本行政區內投資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鼓勵引導發展二、三產業,為被征收戶投資創業提供寬松環境。此外,通過集中歸并、資產量化、統一經營等形式,努力實現集體資產產權變股權,農民變股民,使被征收農民的財富具備造血功能,高效利用被征收補償款項,在助力當地穩就業、穩金融、穩投資等方面做出貢獻。
結 語
如何引導農民合理利用手中的巨額補償款,妥善處理好“征收后時期”的社會矛盾隱患,不僅是被征收農民的強烈愿望,也是政府部門則無旁貸的義務。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注重分類施策、激發要素活力,盡最大努力引導被征收農民合理扎緊“錢袋子”,消除可能產生的不穩定因素,最大限度凝聚共促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