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創新是主旋律,伴隨經濟飛速的發展,社會不斷地改革,在財務工作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伴隨新收入準則的頒布,促使與施工企業有關的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集中為五步法模型。本文對企業收入確認要求進行了闡述,對工程量清單模式收入確認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對獎勵款、變更的收入確認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幫助到相關人士。
關鍵詞:收入準則;獎勵款;工程量清單;企業收入
引 言
以電力工程施工企業的角度來分析,在出現新準則后,替代了以往收入確認的部分,在收入確認方式方面,相比于其他行業,促使施工企業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在財務工作中,收入確認是重要環節,同時在財務理論與實踐方面,收入的確認是難點問題。對電力工程施工企業而言,在收入確認方面,其金額和時間皆要滿足會計信息要求。
1.基于新會計準則,企業收入確認要求
對客戶合同進行識別,基于《合同法》的要求,在制定合同時,應借助書面形式。由此在合同及客戶方面,通常皆存在明確界定的。依據這一點,通常情況下,可有效確認客戶及合同。針對單項履約義務,要進行識別。伴隨企業不斷發展,基于一個合同,多數企業會簽訂數個可分割的項目,對于不同階段的義務,施工企業應區分好,綜合考慮相關階段的履約義務,比如采購階段,同時科學拆分合同。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階段,以工程承包為核心。目前,多數工程施工屬于承包合同形式,借助工程量清單方式開展。對于此模式而言,就是基于清單計價規定,通過項目招標人,來提供清單數量與項目,結合市場實際情況,并依據投標人技術水平,來對單項價格進行填寫,隨后匯總即可得出合同價格。由此可以得知,在合同招標階段,已識別了單項履約義務。對交易價格進行明確,在合同中,已明確施工價格。在既定的時間節點,結合工程完成進度,完成對單項收入的確定,之后匯總,對收入進行確認。
2.工程量清單和完工百分比法比較
2.1工程量清單法
在對施工進行預算時,往往借助工程量清單模式,當簽訂合同時,主要依據清單報價。通過此模式,來對收入進行確認,和準則要求是相符的,可將企業利益收入充分體現出來。相比于完工百分比方式,對于企業的信息化,此模式有著較高的要求,伴隨一系列先進的發展,比如大數據,合理應用BIM技術,能有效處理信息流問題。
2.2完工百分比法
對于產出法而言,就是基于產出價格,對收入進行核算,有著顯著的優勢,促使核算更加真實、合理。針對不復雜的工程,是結合商品的價值,來對履約進度進行明確。不過也存在弊端,若借助完工百分比方式,不易確認產出百分比,一定程度上,確認的產出未必滿足商品轉移要求。對于形象進度法而言,就是結合項目工程節點,來對收入進行確認,不同的工程節點,和相應的進度相對應。此種方式需進行綜合判定,然而由于合同的特殊,且項目的特點存在不同,此判定方式較為復雜。
3.工程量清單模式收入確認的應用
對于工程量清單模式收入確認的應用,本文主要從義務價格的確定、計算履約單價、完工數量的確定、合同收入的確定等方面進行分析,以供參考。義務價格的確定:在對項目進行投標時,結合工程量清單,依次寫出綜合單價,同時進行匯總計算,以便獲得合同總價。對于合同的執行,往往不會調整清單單價,不過在對工程量進行結算時,是以最終的工程量為標準。計算履約單價:在合同中,有著一定的間接費用,比如措施費,需依據一定的比例,針對綜合單價,來對間接費用進行分攤,通常情況下,在合同總價中,間接費用的比例往往低于5%。因為施工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針對間接費用,其取費比例也存在不同。
結合單項工程的完成情況,來明確已完工的合同數量,合理應用技術,易于測得工程數量。一般情況下,在對工程數量進行上報時,既可在月末進行,也可是既定時間點。若借助內部管理系統,不受時間限制上報完工數量,達到實時上報的目的,基于此,助于完成財務核算,同時便于公司管理合同,充分利用資源。合同收入的確定:針對不同單項工程,對其完工進度進行匯總計算,以獲取相應的收入金額,對于較為特殊的事項,開展適當的調整。
4.獎勵款、變更的收入確認
變更的收入確認:在項目出現變更的情況下,往往隨之會形成變更簽證,由此可分為兩種變更,一是客戶方變更,二是施工方變更。若變更源于客戶方,需加以分析原合同,判定其中是否存在類似項目,如果存在,可依據相似項目,如果不存在,可對價格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實現對補充協議的簽訂,是組成合同的成分之一,對于施工單位而言,應從充分結合收入準則,來明確單位的收入;若屬于施工方變更,通常是利于施工開展的建議,可以談判的方式,來獲取補充合同,可依據合同,來對企業收入進行確定。
獎勵款收入確認:對于電力工程施工中的獎勵款,如果在合同中,對有關的獎勵款進行了明確,比如工程評優獎勵款,同時在實際施工中,施工單位依據了獎勵款要求,來開展了工程實施,則可將此獎勵款納入收入范圍。如果在施工中,或者在完成施工后,對于額外的獎勵款,和工程實施款項沒有關系,則可將此獎勵款納入營業務收入范圍。站在收入確認的角度上來分析,和確認條件并不符合。
結 論
通過以上分析得知,對于不同階段的義務,施工企業應區分好,綜合考慮相關階段的履約義務,以科學拆分合同;通過工程量清單模式,來對收入進行確認,和準則要求是相符的,可將企業利益收入充分體現出來;對于合同的執行,往往不會調整清單單價,不過在對工程量進行結算時,是以最終的工程量為標準。
參考文獻
[1] 謝玲.新收入準則下電力施工企業收入確認[J].產業創新研究,2020(15):95-96+115.
[2] 王鐘.新收入準則對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淺析[J].財會學習,2019(15):122-123.
[3] 溫文峰.新會計準則下施工企業收入確認問題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07):132-133.
作者簡介:張艷艷(1976.06——),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江蘇新沂,職稱:高級會計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