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杰
摘 要:在土建施工中,樁基技術應用的較多,作為基礎技術中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土建施工樁基技術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提升樁基的堅固性,保障建筑工程的最終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樁基技術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314
鑒于社會水平的持續攀升,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發生質的轉變,而對于建筑質量、整體水平的把控標準也愈發嚴格。即該種現狀的衍生,既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經途徑,還為建筑業施工技術的發展引來新機遇。而在此過程中,樁基技術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組成核心,其施工質量對建筑業整體存在直接作用。換而言之,樁基技術的發展,既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經所需,還是國民經濟、社會經濟的綜合實力的彰顯。
1 樁基概述
土建工程施工核心環節為樁基工程,即樁基工程隸屬于土建施工的首要環節,其具體含義為:構建土建工程地基。依據土建工程特點、施工標準將樁基工程劃分為兩類,一種為預制樁基,一種為灌注樁基。其中,預制樁基以靜壓、錘擊和水沖沉入等模式,構建工程樁基礎;而灌注樁基則以施工標準為前提實施懸空作業,并在孔洞內灌注相應的水泥、混凝土與鋼筋等材料,經混合后形成樁基礎。以上兩種樁基類型僅在施工技術層面存在差異,而在工程效果中則為等同。
2 土建施工樁基技術的解析
1)前期準備。土建工程樁基施工前,應通過準備工作的充足配置,既是對樁基質量的把控,又是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作業效率的根本前提。而在此過程中,樁基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包含以下內容:首先,施工場地、周邊地質的勘察工作,用以避免對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質量的威脅。與此同時,利用對樁基施工作業地理位置的勘探,保證土建施工、樁基施工的可行性。其次,方案明確。是以確保樁基科學且規范作業為準繩,同時還可對工程質量、施工效率予以嚴格把控。
2)樁基技術篩選。按照工程特點、建筑荷載效果、現場布局等因素,結合技術人員科學勘探數據結果,確定本次工程樁基型式以人工挖孔和沖鉆孔灌注樁為核心。然而,在圖紙審核階段,部分技術人員認為沖鉆孔灌注樁應以地面組織作業為前提,輔助泥漿護壁的行為措施,方可有效保證樁基施工質量,但卻因多項施工流程的添加而發生工期延誤問題。經專家組的計劃移交,通過對建筑荷載的調研,發現A區和C區荷載力相對較大,而風化層、中風化處于深度埋深狀態,即將沖鉆孔灌注樁轉變為人工挖孔灌注樁。即項目專家組建議施工單位以人工挖孔灌注樁作為樁基礎首選形式,且將樁基長度把控在23m至25m,依據地下水質勘測結果,預防土建施工樁基結構腐蝕問題的衍生。
3)樁型調整。若按照地質勘探報告,相關專家經會議研討會需對樁基形式實施調整,即當在滿足建筑荷載的條件下,應盡力縮減樁基半徑;人工挖孔灌注樁應于護壁施工環節,混凝土應為現場自拌,并符合商品混凝土標準,以護壁結構把控的手段,對混凝土型號予以合理調節,如C35型號混凝土向C25型號的轉變,以此保證樁基礎質量;倘若灌注樁存在安全問題,則應采用及時解決并防控的手段,通過現場防護的措施,方可將該類問題規避于根本,如技術人員、監理人員間統籌驗收的方式,可在某種程度上將樁基礎質量把控的重要性落實于實處。
3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樁基技術的具體應用
1)人工挖孔技術。顧名思義,人工挖孔樁基技術,是以人力調控為準繩,存在成本預期化、質量可靠化的價值。同時,人工挖孔樁基技術具有工藝簡易、便捷易行的特點,常規角度下對施工場所、周邊環境、生態質量威脅度相對較低。而其環保、低成本和健康性優勢的冗雜分布,使其在土建工程中得以全面利用,并取得顯著成效。
2)預制樁技術。預制樁技術涉及多種施工技術方法,常見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錘擊的方式使其下沉;另一種是通過振動的方式使其下沉。預制樁技術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存在若干常見的問題,如應當比較精準地確定樁頂部的高度以及方向,假若頂部方向存在偏斜,那么底部方向也勢必會受到影響,因此,有必要在正式打入之前控制好樁頂高度和方向。另外,還需要控制好連續作業問題,不允許脫節,如若不然,管樁將有可能發生類似于不結實等的質量問題。該施工技術所采用的各種方法普遍存在振幅相對偏大的問題,出現擠凸周邊土壤的概率較大。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采取針對性措施以規避這一問題,最常用的辦法是為所有管樁留置科學間距。
3)灌注樁技術。和預制樁類似,灌注樁同樣也有多種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沖擊制作方法、泥漿護壁的方法、沉管制作方法以及干作業方法等,這些方法需要借助現代化機械予以完成。對于沖擊制作方法,其通常應用于偏軟的土地。對于泥漿護壁的方法,其通常應用于偏濕的土地,尤其適用于淤泥偏多的地方,考慮到土地的這一性質,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倒塌事故的發生。對于沉管制作方法,其實質是借助一個較大的力度將土壤擠壓出來。對于干作業方法,其又包括人工挖孔以及機械鉆孔這兩種方法,二者均較為實用。泥漿護壁的方法和干作業方法由于很少發生擠土問題,再加上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小,所以,在現代城市建筑工程中得以廣泛應用。
4 樁基檢測技術
1)成孔質量檢測。在樁基施工中,成孔質量將會對樁基整體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成孔質量檢測工作主要包括孔的位置、深度、直徑以及垂直度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以成孔直徑為例,若該值偏大,則會造成成樁上半部分承受的壓力遠遠超過下半部分,存在斷裂風險;若該值偏小,則會造成成樁難以有效承擔由上層結構施加的壓力,存在安全隱患。質檢人員應借助專業設備來開展成孔質量檢測工作,以保證檢測工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2)靜載試驗法。在樁基檢測工作中,靜載試驗法屬于常用方法之一。靜載試驗法通常用于檢測樁基的應變能力以及靜載能力。靜載試驗法具有諸多優勢,一般不會損壞樁基,且具有較為理想的檢測精度(±10%以內)。
3)低應變動測法。在樁基樁頂施加一定的激振能量,讓樁頂及其周圍的土壤形成輕微振動。同時借助相關檢測儀器準確記錄振動的速度以及加速度,并加以分析,從而獲得樁基本身具有的承載力以及質量。可使用FDP204PDA型動測分析系統進行檢測,其具體操作是,在樁頂選定一個合適的位置,并安裝一個傳感器以實現對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準確感應,選擇合理的錘擊點進行錘擊,接收信息且將其轉換成可讀取的數字信息,根據數字信息便可實現對樁基質量的判斷。
4)高應變動測法。所謂高應變動測法指的是,使用重錘對樁頂進行撞擊,施加一個短暫且相對較大的沖擊力,造成樁身發生變形,同時獲取樁身變形所對應的弧度以及速度,并準確記錄下來。有此類數據便能夠獲悉樁基周邊土地所具有的實際承受能力。可使用FEI-C3型動測分析系統來開展該項檢測工作,最終計算出樁基單樁所對應的平均承載力。
5)聲波透射法。所謂聲波透射法指的是,向樁基發射超聲波,然后對傳回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了解樁基混凝土的質量。若發現樁基混凝土存在質量問題,則需要確定問題的具體類型和準確位置,并予以針對性調整,從而保證樁基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使用要求。
5 結束語
總結上文,樁基技術在建筑業中很常見,必須把握重點環節,做好關鍵部分的施工,促進建筑業的穩定發展。應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加強現場調查,綜合地質條件,結合相關的施工標準,做好后期的質量檢測,有序進行土建樁基礎建設,推動建筑業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子珉.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樁基技術的研究思考[J].現代物業·新建設,2014(8):78-79.
[2]李建云.對建筑工程技術研究的幾點思考[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6(11):81-81.
[3]陳斌.民用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的一些思考[J].低碳世界,2016(1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