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就高淳“美麗鄉村”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實踐、做法展開分析, 對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設美麗鄉村提出了科學合理建議。
1背景概況
南京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國家重要的政治、軍事、科教、文化、航運和金融中心。南京歷史悠久,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高淳區位于南京市南端,是世界慢城聯盟授予的中國首個“國際慢城”、國際慢城聯盟中國總部所在地,高淳也是南京整體規劃中的南部田園風光風貌區。
2區域發展與研究
2.1區域發展。固城街道面積83.4平方公里,人口41463人,管理17個社區。規劃區的農用地較多,除了天然社區之外,也擁有大面積水產養殖基地和滯洪蓄水的天然水庫。
固城湖有航運、灌溉、蓄洪和養殖等多種功能。具有豐富的自然餌料,適宜養殖中華絨螯蟹,成為高淳農業的支柱產業。
高淳國際慢城被國際慢城聯盟組織授予“國際慢城”稱號,成為中國首個國際慢城,并將國際慢城聯盟中國總部設置在此。
游子山因孔子游歷而得名,花山天然林為華東地區同地帶類型中罕見。
固城街道位于高淳“國際慢城”景區規劃中的“農業慢城”。
2.2發展戰略。
2.2.1人居環境優化:生態城鄉——在項目建設中,以生態為基底,重新對固城街道中村莊環境進行梳理,完成從田園景觀到田園生產再到田園生活的全方位呈現。從水土整治、環境優化中,創造還原生態鄉土的新田園主義人居環境。
2.2.2附加價值提升:三產疊加——將各村莊資源互相整合,通過農業、漁業與旅游業相互疊加產生的衍生產品,為簡單的農業生產和漁業捕撈提供附加價值,促動旅游業的深度體驗式發展,也為鄉村旅游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
2.2.3產業集聚強化優勢:周邊競合——區域內形成互補互通的鄉村休閑產業格局,利用規模化的休閑產業集群強化產品優勢,形成更大的市場號召力。
2.3綜合環境現狀SWOT分析。
2.3.1優勢:對外交通便捷,可達性高。水系湖塘發達,現有植被豐富,生態風光肌理保存較好,村莊資源差異明顯,擁有豐富的可打造的田園風貌和景觀特色資源。
2.3.2劣勢:整體風貌形象缺失,建筑和景觀風貌不能相得益彰,村入口形象不突出,重點部位環境不佳,局部道路破損嚴重,現有湖塘環境有待提升,缺乏文化特色,鄉村特色景觀不斷消失,內部交通聯系不足,局部配套不完善。
2.3.3機會:高淳區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會議強調,美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一環,要系統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把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
2.3.4威脅:高淳區現有特色村莊及旅游項目多樣并日趨發展成熟,競爭力強,周邊其他區域的美麗鄉村改造工作已經取得較好成績和一定的口碑。
2.4綜合整治目標。
一個美麗村莊 ? ?農田阡陌交錯,魚蝦肥美。
一個美麗故事 ? ?享受具有質感的鄉村生活。
3規劃與設計
3.1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原則:主題鮮明 一村一品 生態修復 重點打造。從村莊入口形象入手,新建入口村牌以及組團綠化,對現有部分道路路面進行修復、道路兩側灌木和地被綠化整治,對湖塘進行生態修復、湖塘清淤、設置護欄、護坡生態化改造提升、種植水生植物,營造鄉土的田園風光,新建配套停車位,部分村莊新建小游園,影響村莊形象的重點部位的房前屋后進行綠化提升,增加適合田園風光的草本植物,做到有“點”有“面”的改造目標和效果。
3.2一村一品 主題定位
3.2.1雙崗村殷家崗:以“蟹塘秋色”為主題在村入口處設計一處標志物,取材竹子、鐵絲、籬笆等,上面寫“雙崗村殷家崗”
3.2.2廟崗村廟崗鎮 以綜合考慮其農產品礦產豐富的特點,體現其“晴日暖崗”的鄉村肌理
3.2.3禪林村江家莊 禪林村江家莊區域內多為苗圃地、經濟林,而水運業為該村的傳統產業,以“竹韻禪林”為文眼切入環境改造。
3.2.4雙全村檀村 雙全村山河川流而過,以“檀韻山河”為題策劃環境改造。
3.2.5固城村墻屋 在設計中多用石料磚瓦當等體現其“固城煙雨”。
3.2.6花廟村趙家 以“花山樵唱”為題設計村環境改造,以草花為主,體現野趣的鄉村景觀。
3.2.7義保村南圩 義保村有建筑業園林市政等支柱產業,周邊以水田為主,以“南圩犁田”為題打造村莊改造
3.2.8游山村史家 村內不斷發展食用菌生產,已形成規模,用蘑菇為形象做藝術小品等。以“游山樂水”為題提升鄉村改造。
3.2.9振興村瑤園 ?以“桃園樂瑤”為題設計整鄉村提升改造,多栽桃李花草,打造一處安靜祥和的世外桃源。
4具體改造
4.1河溝整治。現狀小河溝清理及疏通,原土夯實,砌筑擋土墻,生態護坡處理,栽植蘆葦、芒草、萱草等觀賞草植物,將后面放置螃蟹攀爬的鐵絲網上做些螃蟹的剪影,體現蟹塘秋色的主題。
原土坡整理,河邊壓石頭,湖邊墻體刷白,栽植蘆葦、芒草等觀賞草類,放養雞鴨等禽類,體現田園風光。
4.2廣場。在村入口處設置“村民活動廣場”,面積約200㎡,以青磚鋪地,設防腐木休憩廊架,栽植攀援獼猴桃紫藤等,四周栽植枇杷、金桂、山楂、海棠等掛果類的植物,爭取體育資金放置健身器材,打造一處具有村民服務功能,并有鄉村地域特色的村廣場。
4.3村辦學校。學校外立面高約4m。重點在于坡屋面防水層增設,瓦面翻新;外立面墻體補修,涂料以暖色調為主;門窗翻新,均以仿木紋色為主。形成陽光下青瓦暖墻的新學校,外側砌筑一部分樹池,栽植一些桃李、松柏之類,以寓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學校氛圍,或者可以改造為升旗臺。
4.4湖塘。河道專項清淤資金進行整理后,栽植蘆葦、水燭、萱草等濕生植物,設置塑木欄桿,河岸穩定區域不需要硬質化,可在局部區域加石頭穩定,同時也增加河岸趣味性。
4.5生態停車位。平整土地,增加停車位,農村停車位以井字格植草磚為主,經久耐用,且計入一定的綠化率。停車位綠化以不落果、少落葉、濃陰大冠為主。
4.6駁岸。原駁岸已修建好,將原有道路沿駁岸頂拓寬,增加一處兩部車可以會車的空間,增加圍欄,保證通行安全,增加路兩側攀援植物(迎春、連翹、攀援月季、二月蘭)的栽植,遮擋住混凝土護坡面,形成村內山河奔騰而過,兩岸花開不絕的美景。
4.7固城遺址。固城遺址位于固城鎮固游路,固城為春秋時吳國所筑,在墻屋村村口處設計村牌,周邊以綠化組團圍合,以磚墻為材設置樹池,讓墻屋村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匯合。
4.8花山樵唱。花山樵唱原為高淳古八景之一,借用“花山樵唱”為題設計花廟村趙家環境改造,采用花樹、花草烘托鄉村氛圍,樵夫吟唱愜意雅致,體現野趣的鄉村景觀。村內局部需要遮擋處,采用油菜花、向日葵、觀賞水稻、蘆葦等經濟植物進行遮擋。
5結語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系統的、綜合的、統領農村發展建設的全局性的系統工程,政策要求嚴、利益關系多、推進標準高,在推進的過程中需要面對很多方面的問題,但是,建設美麗鄉村是學習和貫徹中央建設美麗中國重大戰略決策、落實科學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真正能夠落在實處的讓老百姓受惠的有效途徑,在高淳美麗鄉村的改造中,推進農村的美麗發展建設,是看的見摸得著的改變及提升。
作者簡介:洪瑩 1983.3;女;民族:漢;江蘇南京;職務職稱:中級職稱;本科;研究方向: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