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城中村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城市的改造中出現的,是政策的產物。了解城中村青年的國家認同價值觀是了解城中村現狀和社會變遷的有效手段,對于政府改造城中村提供理論和實證參考。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價值觀整體還是偏向積極正向的,城中村青年在性別、戶籍類型、有無宗教信仰和受教育程度四個人口學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國家認同;價值觀;城中村青年;影響因素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中村”這個城市中的特色區間躍入了人們的眼簾,而“城中村青年”這個特殊的青年群體作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而出現的特色群體,是城市發展改造的結果。價值觀是人們對其生活中的各種事務、現象和對自身價值的認識、評價、決定取舍所持的最基本的觀點,它根植于社會,能反映不斷變化的社會及人們與社會的互動。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表現出的不讀書、不經商、不干活的“三不”狀態引起社會關注,租住在城中村的少數民族青年價值觀也是值得人們關注的,因此本研究通過了解城中村青年價值觀,引導其人格的健康發展,從而對城中村青年的行為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城中村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城市的改造中出現的,是政策的產物。目前,關于城中村青年的研究不多,現有研究大多是關于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的就業狀況、素質等的探討,沒有對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價值觀的較為全面的研究。了解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的價值觀可以增加人們對他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的理解,從而減少不同文化間的沖突,增加人際間的和諧,從而有利于創造和諧社會。在這個意義層面上,研究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的價值觀為了解現狀社會現狀和社會的變革有指導意義,豐富了關于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問題的研究,為今后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價值觀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一點幫助和借鑒,也可以為政府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證參考。
二、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在海口市周邊城中村、農村和城市進行被試的抽取。研究問卷各發放問卷600份,回收問卷585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數據樣本576份,有效率為96%。
(二) 研究工具。1.采用陳晶所編制的《青年國家認同價值觀問卷》共有4個項目,為5點計分,從“不贊同”到“非常贊同”分別記“1”分至“5”分。分別測量了青年國家認同的四方面內容,包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天天關注時事政治和社會新聞;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基本已經過時,不適用;國家利益高于一切。2.人口學變量。本研究的人口學變量涉及城中村青年的性別、年齡、戶籍所在地、受教育程度及宗教信仰,共5個變量。
(三)研究程序。本次施測,測試時間為2019年11月。主試由研究者本人親自擔任,盡量避免了主試的干擾,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使用紙筆發放問卷作答。施測時將《青年國家認同價值觀問卷》發放,并提醒答題者注意指導語,在回收問卷前提醒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檢查有無漏選或錯選現象。
(四)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本研究所有數據的整理、輸入和統計分析均由研究者本人完成,且在統計前請專人對輸入數據進行核對。最后,采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24.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
(一)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認同價值觀總體狀況。由表可見,在國家認同價值觀方面,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和非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在四個項目及總分上均存在顯著差異。非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的國家認同價值觀在四個項目及總分上高于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
(二)城中村青年國家認同價值觀的影響因素
對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認同價值觀總分進行差異檢驗可知(表2),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在性別、戶籍類型、有無宗教信仰和受教育程度這四個人口學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表現為女性得分顯著高于男性;城中村本村少數民族青年得分顯著高于租住在城中村的少數民族青年;無宗教信仰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得分顯著高于有信仰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受教育程度中大專文化程度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得分顯著高于高中和初中城中村的少數民族青年。年齡方面,非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認同價值觀在不存在顯著差異。
四、討論與分析
(一)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認同價值觀總體狀況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價值觀整體均值為3.41,大于中值3,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由此可見,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價值觀整體還是偏向積極正向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與非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在國家認同價值觀四個項目及總分存在顯著差異,非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得分高于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青年作為我們社會的主體力量,也是未來社會的生力軍,青年強則中國強,青年的國家認同價值觀水平高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是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的。在國家認同價值觀調查非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表現出高于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可能是由于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及現在社會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是分不開的。在學校教育里,倡導學生愛國守法等教育方式。經過國家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榜樣作用以及社會和家庭教育的氛圍,有助于我國青年國家認同水平逐步提高。城中村是我國社會政策的產物,而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也可以說是政策產生的特色稱謂,政策的改變對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的影響很大,因此很多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把關注力放在對自身發展的關注,而相對較少的關注于國家發展,故國家認同價值觀相對于非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低。
(二)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認同價值觀的影響因素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在性別、戶籍類型、有無宗教信仰和受教育程度這四個人口學變量上都存在顯著差異。女性得分顯著高于男性城中村青年。現在社會提倡男女平等,把女性的地位也提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但是不可否認,女性在社會上要獲得和男性相同的待遇,所需要付出的更多;其次,和女性被賦予的社會角色有關,在現代社會中,雖然也不乏一些女強人,但是女性整體是細膩,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女性在婚姻生活中也被賦予了很多角色,因此女性在一些價值觀因素上比男性的得分更高。城中村本村少數民族青年得分顯著高于租住在城中村的少數民族青年,其原因城中村本村少數民族青年大多經濟方面充裕,因此他們較少為生計問題進行考慮,他們已經滿足了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于是就去尋求更高的需求,他們就把關注點從自身投向了社會,去關心社會的政治問題和國家問題,相比之下關于租住在城中村的少數民族青年。無宗教信仰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得分顯著高于有信仰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其原因在國家認同價值觀方面,我國社會是社會主義社會,主流信仰是共產黨,這一點和信仰宗教的神佛是有沖突的,故無宗教信仰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高于有信仰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受教育程度越高對于國家認同度越高,其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受的教育程度越高,眼界也相應的越寬,對事物的看法就越全面,其對于事情的看法也越理性,對于國家認同有自我的理解。
五、建議
(一)政府政策的制定及實施上,要關注到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這個群體。城中村改造參與部門和企業要采取各種措施,增加對城中村村民的實質性支持,特別是對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的關注。對于租住在城中村的少數民族青年,政府從政策上最應該保障的是讓其“住有所居”。從研究結果發現,很多來城務工少數民族青年選擇租住在城中村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在市中心租房更別說是買房了,因此政府可繼續施行廉租房工程的建設,讓更多的來城務工人員有房居住。另外,政府也可考慮在政策上扶持這些少數民族青年回鄉創業及就業,減輕城市壓力。通過政府政策上的關注,滿足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基本生存需要,提升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價值觀的水平。
(二)優化社會環境,倡導積極向上社會風氣。政府和社會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凈化社會風氣,為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因為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價值觀的形成是教育引導、社會環境和個人因素三方面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要使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形成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必須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治理生活環境,糾正社會不正之風,倡導優良的文化和行為作風。家庭同樣也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在政府、社會和家庭三方面作用下,為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營造一個積極的社會環境,提升的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價值觀的水平。
(三)對城中村青年進行充分的培訓、有效的交流,增加城中村青年的動力和信心。通過研究和訪談發現,很多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都存在精神空虛的情況,租住在城中村的少數民族青年國家認同價值取向很多都是“錢權”,表明了其對金錢和權力的渴望。政府積極引導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追求更高的國家價值觀,開展社區團體輔導等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工作,增加其生活的動力,明確生活的目標。其次,加強對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工作技能的培訓,租住在城中村的少數民族青年很多都是體力勞動者,可開展形式多樣的夜校課程,對其進行烹飪、美發、修車等各方面技能的培訓,增加其就業技能,提升城中村少數民族青年國家價值觀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宋曉玲.太原市“城中村”青少年價值觀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6.
[2] 夏明.城中村青年思想狀況及教育對策研究[D].湖北大學碩士論文,2013.
[3] 謝偉杰.城中村青年的價值追求及對共青團組織的期待—以廣州市荔灣區為例[J].青年探索,2009,2(3):20-24.
基金項目: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資助項目:現代民族國家建構視野下海南少數民族國家認同問題研究(項目編號:Hnky2020-28);2019年度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思政專項):現代民族國家建構視野下大學生國家認同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hnsz2019-11);海南師范大學2020年學生工作課題:后疫情時代大學生生命安全狀況及其干預方案構建”(項目編號:HSXG2020-09)。
作者簡介:吳日暉(1988—),男,漢族,海南省儋州人,應用心理學碩士,海南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心理學、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