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 芾

《幽禽圖》
我是在四川出生的。我爸爸在部隊工作,從我小時候起,父母就都在西藏,沒能陪伴在我身邊??赡苁侨鄙俑改戈P懷的緣故,從小我總覺得自己挺孤獨,總會自己一個人去小河邊或是田里玩耍,欣賞那里的花花草草。慢慢長大后,我便迷上了畫畫。繪畫課是少年時代的我最感興趣的課程,我的中學美術老師也一直鼓勵我。也因為他的鼓勵,使我有了自信,最終下定決心要考美術學校,走繪畫這條路。于是我開始了專業學畫的旅程,畢業后,又在學校里教畫,就這樣一路走到了今天。我覺得我挺幸福。
我從事繪畫創作三十多年,在這個過程中,我每個階段的變化其實挺明顯的。剛畢業的時候,對日本的繪畫材料比較感興趣,那時的創作便用了挺多材料,用色也特別鮮艷和厚重。后來,我進入中國畫院首屆高研班學習,在老師的指點下,我開始在創作中運用一些現代的抽象語言符號和點線面的呈現。這個時期,我的創作形式發生了挺大的變化。到了最近,我則開始慢慢嘗試著將整個畫面處理得更加有意境。我一直不斷去學習去努力,希望能夠有新的面貌呈現給大家。
我也做了三十年的繪畫教學工作。我有很多學生,他們中有些人其實并不是專業學習繪畫的。他們來自社會不同的崗位,有些甚至之前從沒學過繪畫。但他們都抱著一顆深愛藝術的心。我覺得只要有一顆努力學習的心,都能學好畫畫。所以在教學時,我也基本以鼓勵為主。其實不僅是繪畫,我始終相信,任何學科只要你下定決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就總能有所收獲。
我喜歡畫工筆畫。我覺得這跟我的個性很有關系。從小一個人在親戚家里生活長大,我養成了一顆安靜的心。工筆畫又是一個寫實的畫種,它源于自然,比較直觀,是對現實中我們所看到的對象的寫實的反映,就連不懂繪畫的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有一種自然的美。很多人對工筆畫感興趣,可能就有這方面的原因。

萬芾花鳥作品
工筆花鳥在宋代發展到它最鼎盛的時期。我們都知道,宋徽宗是一個畫家,他創立了翰林院,那里集中了一批畫技高超的畫家。他們的繪畫題材中經常出現一些寓意吉祥的鳥類等人們喜聞樂見的內容?;实巯埠靡矌恿松鐣系拇蠹?,從當時很多花鳥畫家的作品里,都可以看到他們對社會秩序和人文精神的某種追求和表達。我記得有一幅團扇作品,畫的是黃鸝鳥和石榴,黃鸝的嘴上叼了一條蟲——在豐收的秋季,就連小鳥也豐衣足食,作品傳遞出一種對安詳寧靜生活的欣賞與向往。宋畫里這種題材很多,這對我們今天搞創作特別有意義,因為這同樣也是今天的我們所追求的意境,一種對當下生活的態度。所以直到今天,我還在學習宋畫,從宋畫中體驗生活。我也對我的學生講,想要學花鳥,應當從宋畫入手,這樣才更能體會到花鳥畫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傳統之外,我對當代藝術的發展也很感興趣。所謂個性使然,每個人對藝術都有自己個性化的追求,我是挺能接受并欣賞各種不同的藝術表達方式或形式的。我一路接受的都是傳統的訓練,也臨摹過很多傳統繪畫作品,這個學習過程非常漫長,甚至永無止境,但同時我也相信,在學習傳統的過程中,吸收當下的一些新的信息、新的發展,對創作會很有幫助。所以對于新鮮事物,我也始終保持關注。在我的繪畫作品里,我也注入了這種對當下現代信息的關注——相信這可以從我的作品中看出來。
我經常會帶學生去山里面寫生,由此在創作過程中,經常會在形式上產生一些變化,比如鳥的姿態之類,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變化。讓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是,每次都會有很多觀眾問我,你畫的是什么鳥?你的枝干為什么會是這樣的走勢?因為這些往往不見于傳統。我覺得這很有意思。我的創作技法當然來自傳統的,比如我常常會采用類似傳統建筑中的漏窗這樣的構成形式,或者借用中國盆景藝術的某些構成形式,但是當我帶學生去山里寫生的時候,我會發現另一些讓人驚喜的東西。比如有些枝干的走勢竟然可以是彎折90度的,有些枝條的生發根本不按“常理”——這些恰恰都是“自然”的。就和我們人一樣。我們每個人心中所想的一些東西、平時所體驗到的一些東西,其實都是在不經意間自然流露出來的。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很刻意地去規定自己,一定要這樣做,或者一定要那樣做,一切不過是內心語言一種本真流露。這些“自然而然”的東西是最好的,繪畫亦然。

《市·影》
寫生多了,對自然的觀察也更多了,加上自己從小就喜歡花花草草的東西,所以就想自己飼養小鳥,育花卉。我有一對珍珠雀,是我親手把它們喂大的。人與鳥之間的那種感情,我覺得真的就和平時與人交往時候所體驗到的一樣。鳥跟你也是有情感上的交流的,這種交流不僅是肢體上的,鳥也有鳥的語言,這讓我覺得特別感觸。自從飼養了鳥,我覺得自己筆下的鳥也比以前生動了,它變得有生命了。我也暗自對比過之前自己沒養鳥時畫的畫,總覺得那時候的鳥還是個死物——畫中所有的一切都來自自然,你必須親身去體驗,才會有這種感受。

萬芾工筆花卉作品
2011年西安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為此我創作了100種花卉。那段時間讓我對生命也有了很深的感悟。很多花卉其實是我之前就寫生過的,而你在創作過程中,首先要整理素材,然后還要把這些素材組織成一個完整的畫幅——從花苞的形成開始,到盛開,再到最后的凋零,你真的是在感悟一個生命的全過程,而且在每個階段,它都有不同的精神狀態。比如在盛開的時候,很多花卉都會呈現出一種很愉悅的、舞蹈的姿態?;ɑ軙米约旱男螒B來告訴你,講述它生命綻放的過程,而這樣的生命過程與生命體驗,也正是我們自己所同時經歷著的——這種體悟讓我倍感珍惜。(本文由忻穎、秦嶺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