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延軍 馬磊
(1,新疆焉耆縣包爾海鄉畜牧獸醫站 841100;2,新疆焉耆縣畜牧獸醫站 841100)
“十九大”以來,焉耆縣把推進畜牧業產業振興作為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鞏固提高,大力發展牛羊產業、禽業,加快發展奶業,按照增加總量、提高質量的總體要求,認真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加快畜牧業發展步伐。
加大牲畜品種改良工作力度,推廣普及牛性控凍精技術和羊腹腔鏡人工授精技術,增加良種后備牛數量,提高牲畜個體產出。加大杜泊、薩福克、德美羊引進力度,積極推廣羊多胎繁育,做好杜泊羊、薩福克、德美羊新品種與小尾寒羊、湖羊、多浪羊、巴音布魯克羊的雜交繁育工作。以北大渠鄉玉豐養殖合作社、查汗采開鄉志達合作社為依托,抓好德美、杜泊羊良種繁育工作,增強我縣良種羊的自我供給能力。以北大渠鄉友好合作社、焉耆鎮鑫渠合作社、五號渠鄉賽克熱合作社、永寧鎮永燁合作社為依托,提高安格斯、西門塔爾等肉牛的良種繁育率,增加能繁母畜存欄,確保供給需求。
1.1.1 肉羊
在育種工作中突出綿羊的多胎性和肉用型,品種選育應具備肉用型和多胎性基因、遺傳性能穩定及對本地環境條件適應性強等特點。
引進肉用性能優良的杜泊、薩福克、德美等肉羊品種公羊采用腹腔鏡人工授精技術與多胎性能優越的小尾寒羊、湖羊等母羊雜交,是提高綿羊繁殖力最快、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或者以肉用性能優良的杜泊、薩福克、德美等肉羊品種公羊與本地優良品種多浪羊、巴音布魯克羊母羊雜交,是提高本地肉羊產肉性能和對本地環境適應性的最有效方法。
1.1.2 奶牛
為了快速提高良種能繁荷斯坦母牛數量,可通過引進優質荷斯坦奶牛X 因子性控凍精,擴大推廣使用規模,達到 “奶牛生母牛,五年十頭牛”的目標,快速提高母牛數量和群體的產奶量,實現奶牛業的高產、優質、高效,有效增加農牧民收入。
1.1.3 肉牛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良種肉牛的產肉性能,可通過引進優質肉牛Y 因子性控凍精,積極在肉牛合作社推廣使用,使肉牛群體大量生產肉牛公犢,充分利用公犢生長速度快于母犢的特性,快速提高肉牛產肉性能,實現肉牛業的高產、優質、高效,從而增加農牧民養殖肉牛的效益。
可通過政策支持,鼓勵引進特種畜禽養殖,加大旅游觀光養殖業發展力度,通過多種渠道,設法引進并擴大肉驢、駱駝、馬鹿、焉耆馬、獺兔、狐貍等特種動物養殖,加大引進鴕鳥、珍珠雞、灰雁、黑白天鵝、綠孔雀等珍禽養殖,走畜牧業多元發展之路。
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不斷提高畜產品質量,如通過引進肉用性能優良的德美、杜泊等肉羊品種和西門塔爾、安格斯肉牛品種來提高牛羊肉內在品質,降低肉品脂肪含量;通過雜交改良技術手段降低本地羊肉品脂肪含量,提高蛋白含量;通過分割包裝,簡單排酸加工提高肉品質量以滿足人們對高質量肉食品的需求。
加強養殖環節監管,定期對奶蛋肉等畜產品進行抗生素、三聚氰胺、黃曲霉素、瘦肉精等項目抽樣檢測,從源頭上杜絕各類違禁物品在畜產品生產環節的添加,確保畜產品的安全。
利用好草每年草原生態獎補資金,嚴格執行霍拉山、和靜小山牧區草場禁牧、限牧、輪牧措施,使草原生態逐步得以恢復,為畜牧業能長久、健康、穩定的發展。
對農區已開墾成耕地的原先草地荒地實施退耕還草項目,對非國有耕地實施種草補貼,恢復農區草地資源,改善農區生態環境。
嚴格按照農區畜牧業發展環境保護要求,按標準要求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規模養殖場、屠宰場、畜產品加工廠堅決按照政策該整改的整改,該關閉的關閉,對新建的規模養殖場、屠宰場、畜產品加工廠嚴格審批程序,堅決按照環保要求進行選址建設,確保農區畜牧業安全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