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崇樹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小泊頭鎮獸醫站 251911)
2018 年以來,無棣縣畜牧獸醫局緊緊圍繞 “增強綜合生產能力、建立綠色發展機制、打造畜牧業千億級產業集群、夯實產業安全發展基礎”的工作目標,以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畜牧業新舊動能轉換,強化安全監管,實現畜牧業高質量發展。2018 年上半年,全縣生豬存欄達到23.84萬頭、出欄 12.44 萬頭,肉牛存欄 3.36 萬頭、出欄 2.36 萬頭,肉羊存欄7.65 萬只、出欄6.93 萬只,家禽存欄1165.06 萬只、出欄2476.17 萬只。
按照 “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工作方針,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為重點,做到組織有力、隊伍健全、防控物質充足,堅持 “早部署、早行動、早預防”的原則,使防控工作始終處于主動。同時,在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結束后,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開展免疫質量抗體監測工作,對抗體檢測不合格的及時實施補免,進一步確保免疫質量。保持連續10年未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畜產品安全事件,確保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大局的穩定。在全縣重視畜牧獸醫防疫工作的同時,要求基層防疫隊伍人員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筆者通過基層工作感受結合實際對上述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現階段,我國動物養殖產業雖然在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動物疫病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全面,對動物養殖人員的權益保護還不夠周全,還需要繼續完善[1]。基層養殖人員特別是農戶對養殖疾病、生物安全、疫病控制認識不夠深刻,在整個飼養環節中存在諸多生物安全漏洞。因此,基層畜牧獸醫防疫工作的及時開展十分重要,它能保證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防止我國養殖行業免受國際新型疫病的侵害[2]。如果發現新型動物疫病,還能及時控制,將感染盡可能排除或降低,減少整個畜牧行業的經濟損失。
基層畜牧獸醫工作要求防疫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的工作經驗,熟練掌握業務知識,保證流入市場動物產品的安全性,因為這與公共衛生安全密不可分,患有疫病的動物產品流入市場會造成重大影響,甚至還會造成社會不穩定。養殖場正常的經營生產不僅需要資金投入,還需要專業技術的不斷加持,特別是現代化養殖技術的介入[3]。這一點決定了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技術支持方面,需要畜牧獸醫防疫人員有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支持模式,與養殖業相互促進,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現在社會對食品安全要求越來越高,如何生產出合格的動物產品,如何避免動物疫情的擴散成為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重點。作為防疫人員,不單要懂如何防疫,還要對市場運轉,食品安全有所了解,在基層把工作做好。
現階段,基層畜牧獸醫防疫工作與地區防疫站的工作內容和上級指令分不開,一方面對動物食品市場進行規范指導,另一方面要密切關注養殖業疫病的侵害,避免動物產品受到嚴重損失。所以,基層畜牧獸醫防疫工作要求很嚴格,而且要求工作人員要不斷學習適應新形勢。再者,動物防疫不單是預防動物疫病工作,這個觀點在很多基層防疫人員心中根深蒂固,還要求指導如何進行飼養,如何進行合理建群等。
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開展首先要求定期檢疫負責區域,定期巡查,確保區域內動物產業健康發展;其次根據本區域疫病發生情況進行合理的預防免疫,并且監督督促相關單位執行;最后對于疫情要制定合理的措施避免疫情擴散,避免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另外,開展畜牧獸醫防疫工作,一定要配置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技術人員應進行充分培訓,足夠熟練業務的掌握和處理,保證當地畜牧產業的良好運行。
我國畜牧產業經過近幾年的迅速發展,集約化、現代化已初步形成,經濟效益飛速提升。同時也使行業內某些問題凸顯。對于基層養殖業,疫病的控制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但基層畜牧產業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及配合程度卻有待提高,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不足是導致基層一線人才匱乏的原因,需要建立合理招聘、培養、培訓制度來解決。招聘時一定要對招聘人員的專業技能進行考核,合理定崗,形成梯隊,形成老中青相結合,傳幫帶共工作的工作隊伍,形成扎實可用的集成防疫工作人員。
基層畜牧防疫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應從現階段的不足和缺點入手,解決現實問題,通過健全機制形成有效措施,彌補不足,達到更好的工作開展效果,為無棣縣畜牧產業良好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