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珍
(內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區農牧水利局 010103)
2018 年9 月22 日晚,某區屠宰場檢疫員在巡檢時發現,調入的生豬中有2 頭死亡,2 頭生豬臀部、腹下現紫色,臥地不起,耳根手感發熱。區動物疫病防控中心按程序立即向市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報告。9 月23 日上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診斷為疑似非洲豬瘟,9 月24 日國家非洲豬瘟參考實驗室確診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農業農村部發布了疫情通報。
9 月23 日區農牧局按照 《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 《非洲豬瘟防治技術規范 (試行)》 要求,劃定以屠宰場為疫點,疫點邊緣外延3km 內為疫區,疫區邊緣外延10km 內為受威脅區。
9 月23 日區農牧局報請區人民政府下發了封鎖令,對疫區實行封鎖。在疫點、疫區的主要出入口設置了臨時消毒檢查站(點),由交警、相關專業技術人員24h 值班,重點對拉運活畜及產品的車輛進行檢查、消毒,禁止疫區內生豬出入及生豬產品調出。
(1) 9 月 23 日由屠宰場和區農牧局、公安、交警、城管、環衛等部門組成的撲殺隊對疫點內存欄待宰生豬全部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撲殺采取了電擊法、心臟注射法,撲殺后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
(2) 9 月27 日將原儲存在屠宰場冷庫的凍肉、下貨等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
(3) 對疫點內的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墊料、污水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
(4) 對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運載工具、用具、待宰圈、場地等進行嚴格徹底消毒,出入人員、車輛和相關設施按規定進行消毒。
(1) 在疫區周圍設置警示標志,在出入疫區的交通路口設置臨時動物檢疫消毒站,由交警、專業技術人員24h 執勤,執行監督檢查任務,重點對拉運活畜及產品的車輛實施檢查、消毒。
(2) 禁止生豬出入及生豬產品調出。
(3) 對疫區內的生豬養殖場戶進行全面排查、消毒。
對全部生豬養殖場戶進行監測、巡查工作,未發現異常情況。
(1) 由區農牧局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屠宰場按照非洲豬瘟消毒技術規程對廠區各區域進行嚴格的中雨式消毒。
(2) 調集大型灑水車對屠宰場周邊環境、道路消毒,每日消毒2 次。
(3) 加強對運輸車輛、無害化處理廠的消毒,有專人看護。
(4) 在疫區出入路口設置消毒檢查站點,配備消毒器械、消毒藥品等,浸濕消毒藥品對進出人員、車輛、物品進行全面消毒。
疫情發生后,市農牧業局和區公安分局、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沿生豬拉運途徑趕赴各地開展疫情溯源。調查發現,發病豬群是外省不法商販使用違法出具的動物檢驗檢疫合格證調入的。公安機關依法對違法嫌疑人采取措施。
11 月25 日區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和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技術人員按照屬地農牧廳頒布的 《某地區非洲豬瘟疫區解除封鎖驗收方案 (試行)》 對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等重點場所、關鍵環節進行規范采樣。共采集99 份環境樣品,全部送指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化驗室。試驗結果全部為陽性,市非洲豬瘟疫情指揮辦公室對封鎖地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通過,區政府發布疫情解除封鎖令。
該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及時按照程序上報,區人民政府迅速行動、科學決策,采取果斷有力措施,組織相關部門、鎮 (街道)、村委會 (社區) 通力合作,按照 “早、快、嚴、小”的原則,迅速控制、撲滅了疫情。
疫情發生后,農牧業廳、市政府、市農牧局緊急下撥經費及相關器材。充足的資金、得心應手的 “武器”是迅速有效處置疫情的有力保障。
在區農牧局設立辦公室,嚴格執行疫情24h 值班制度和疫情報告、日報告制度,及時上報疫情巡查情況,嚴密防范非洲豬瘟疫情再度發生。在各村主要出入口設立防疫消毒點,對過往拉運牲畜車輛進行消毒檢查。建立防疫工作群,加強信息流通,密切關注防疫各項環節,發現疫情及時處置和上報。
區農牧局派員給人民群眾發放非洲豬瘟防控知識明白卡、動物傳染病 (含非洲豬瘟) 防治技術規范各3000 余份,派防疫技術人員入戶宣傳講解非洲豬瘟防控知識,使廣大群眾和養豬戶對非洲豬瘟有正確的認識,區內群眾的生活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宣傳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1) 現有檢疫人員不足,無后備人員補充。農牧局現有官方獸醫10 人,承擔著3 個大型禽畜屠宰廠的動物檢疫和動物防疫、畜牧、畜產品安全等工作,檢疫人員短缺、執法力量嚴重不足。
(2) 宰生豬等多為外省調入風險大。屠宰廠待宰生豬80%由外省調入,屠宰數量大、運輸環節煩瑣、運輸頻度高、運輸路途遠,增加了疫情傳播風險。
(3) 現有屠宰場均為老舊企業,選址布局不合理,僅通過代宰收費,實驗室技術設備無法滿足現有動物疾病的診斷,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