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驍
(河南省新鄉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453000)
我國目前動物防疫有兩種主要手段,一種的疫苗防控,一種是衛生防控。相對于衛生防控而言,疫苗防控的方式更簡單直接。隨著養殖業的發展,傳染病給動物帶來的危害非常嚴重,給養殖戶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制約動物養殖業的發展。因此,做好動物傳染病防控工作是養殖業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工作。動物在注射疫苗后,體內能產生一定抗體,同類病原體無法對其再次感染。但養殖戶不可對其產生依賴心理,一定要時常觀察動物,及時發現和科學防疫。
動物注射疫苗可以使動物在數月內都受到疫苗保護,需要定期多次的給動物接種疫苗,比衛生防疫的效果持續時間長,方法簡單,衛生防疫需要每天進行清掃和消毒。在有些偏遠地方,衛生防控不嚴格,而注射疫苗給動物進行免疫處理最合適,能快速有效的防治動物傳染病[1]。而免疫不到位,防疫措施不恰當,防疫基礎不牢靠,疫情隨時都可能爆發和蔓延。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對山區偏遠地方進行疫苗防控尤其重要。
雖然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但醫療水平受到很大限制,很多疫病都缺乏徹底治療的手段,隨著經濟的發展,疫情爆發越來越多樣化,采用傳統的防疫手段很難把疫情迅速控制,經過多次實驗,在疫情中疫苗多次起到顯著作用,在疫情中防疫藥物和手段不斷改進,使得疫情在發生時能迅速控制,并在實踐中推出新的疫苗和防疫手段。從實踐可以看出,對絕大多數宿主進行免疫接種后都不會再出現此類疫情,在動物中進行免疫接種后也可以對所有易感體質的動物進行免疫,大大降低這類疫病的發病率。
免疫能降低動物疫病循環中的病原體數量,對于消化道、呼吸道等疫病,疫苗雖然不能阻斷這類疫病發生,但給動物免疫后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動物體質,在根本上能預防疫病發生,阻止病毒復制,也能減少排毒。
疫苗防控的經濟成本極大,免疫成本需與免疫帶來的保護效果成正比,但目前,生產廠商的免疫藥物成本遠高于實際生產成本,加之部分廠商隨意調價,導致疫苗價格虛高,提高疫苗成本。
雖然對動物傳染病接種疫苗,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不出現并發癥狀,有些動物因體質不同,接種相同疫苗也會出現不同的反應,其中主要特征有發熱病、局部麻痹或抽搐、局部腫脹、甚至出現休克情況,導致動物生產力下降,生長速度降慢,產奶率下降。疫苗接種后在生產過程當中如果滅菌不完全,很有可能發生疫苗污染,導致局部組織壞死,由注射部位開始擴散,出現局部壞死、化膿情況,引發炎癥,動物會出現焦躁不安的反應[2]。還有一點必須認識到,部分疫苗需做好稀釋工作,對疫苗做好減毒處理,一旦減毒不夠充分,疫苗接種失敗,導致動物機體受到直接感染,與滅菌不凈一樣出現不良反應和癥狀。
所謂隱性感染是疫苗接種后對動物身體機體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失,且損失情況不大,出現的不良反應比較輕微,臨場癥狀不明顯難,以直觀發現。但當動物機體免疫力較弱時,隱性感染表現出較強的不良反應,病原菌大量復制,臨床癥狀比較突出,出現的問題比較大。目前的接種疫苗大部分都存在隱性感染情況,需要更多的研究不斷強化。
有必要做好免疫工作,幾乎所有動物養殖都需要接種疫苗,確保動物不受病毒感染,造成大量動物死亡。但疫苗種植措施也存在一定的負面情況,并不是所有的免疫措施都呈現正面向上的趨勢,一方面與疫苗本身有關,需要對不同類型的疫苗進行不同方式植入,另一方面要引導養殖戶做好衛生工作,確保疫苗植入后不出現不良情況,同時需要及時排查隱性疫苗的情況。做好免疫工作還需要相關工作部門進行監督管理,防止疫苗價格虛高,降低養殖戶對免疫工作的積極性[3]。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能支持和鼓勵免疫工作,進行免費疫苗接種,防治結合的重心是防御,避免出現重大疫情,不斷促進我國養殖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提高養殖信心,讓養殖產業健康發展,保障養殖戶權益,為食品安全做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