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紅
(云南省昆明市經開區阿拉鄉小石壩昆明消防指揮學校 650208)
為了促進我國養豬業得到持續發展,要求養殖人員必須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及時有效處理畜禽廢棄物,實現養豬生產跟環境保護的協調性。只有做好了豬場規范化養殖,保障整體養殖環境才能對病原傳播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促進我國養豬業進一步發展[1]。
在規模化豬場建設過程中,需要盡量選用荒山荒坡等一些低效閑置的土地,并且避開生活水源。在規模化豬場建設過程中,還要控制養豬場坡度,保障排水順暢性。此外,需要盡量選擇一些與農田、林地及魚池比較接近的地區,讓糞便等雜物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有效處理。規模化養豬場建設過程中需要建立科學的糞污處理設施,提升養殖人員的環保意識,將生態保護放置在一個重要位置,保障養豬場建設合理,為后續規模化養豬奠定良好基礎。
養殖人員還要進行養豬工藝流程的合理設計,改善豬舍內的小環境,降低單位產量的糞污排放。在日常養殖過程中需要通過活性炭及沙皂素等除臭劑來降低生豬糞尿中的殘留養分,這樣也能有效減少硫化氨的出現,避免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在盡可能減少糞污排放量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提升糞污的利用效率。在糞便干燥后將其運出場外,可以作為綠色肥料的重要原料,實現農牧結合的良性循環。此外只有做好糞尿及廢水處理方能獲得良好的協調效果,因此,各大中型養殖企業還可以通過沼氣池、糞便存儲系統等來實現糞污的綜合利用。此外,對于一些小規模養殖戶及散養戶可以通過種養結合的模式來處理糞污,加強糞污的再利用效率[2]。
相關養殖人員還要做好對豬場外部環境的處理工作,在每棟豬舍間可以進行速生樹木及高大落葉樹的種植,在場區外還可以做好防風林,有效減少豬場養殖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害氣體,減少養殖過程中對周圍大氣造成的影響。此外還要做好豬場內部環境的管理,對豬場內溫濕度進行嚴格控制,并且要定期打掃豬場,這樣才能創造出良好的生豬養殖環境,保障生豬健康生長。
春季需要做好豬只保暖工作,因為低溫容易導致仔豬行動緩慢,出現腹瀉等情況,成年豬會在10℃以下出現問題較多,為了保障體溫而提高采食量,飼料利用率隨之降低。此外,在溫差過大情況下會導致豬只感冒等問題,誘發細菌性疾病的出現。
如果生豬飼養密度過大,持續的應激反應還會導致生豬防護反應大幅度降低,誘發神經興奮及消化紊亂等疾病,影響生豬健康。除了控制飼養密度,還要做好通風換氣工作,提供足夠多的氧氣來滿足生豬生長需求。
養豬場有時候雖然沒有疫病發生,但外界環境中還存在比較多的污染源,病原體會借助空氣、飼料及飲水等途徑侵入,導致一系列疫病,直接影響生豬養殖效益。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各養殖人員能做好豬場消毒工作,減少外界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對傳染性疾病的防治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在豬場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多采用物理消毒、生物消毒及化學消毒等幾種消毒方式,其中物理消毒主要是通過物理因素來殺滅病原微生物,具體包含紫外線、高溫及電離輻射等。化學消毒指的是通過噴灑化學藥物來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一種消毒模式,具體包含有各種消毒劑及殺菌劑的使用等。生物消毒是通過動植物及代謝產物來進行病院微生物消毒,常見的有發酵法、堆集法等[3]。
近年來我國養豬行業得到迅速發展,但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還容易受到病原菌的影響,導致各種疫病發生,直接威脅到整體養殖效益。針對這一問題,要求養殖人員能積極采取相關措施,有效處理養殖場中的糞污,并做好定期消毒作業,這樣就可以在保護周圍環境基礎上減少各種疫病的發生,從而獲得良好的生豬規模化養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