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才 張軍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畜牧工作站 025450)
秋季是羊群快速增長時期,如果采取的飼養方式不當,一旦發生病害將會導致羊體重下降,甚至威脅到羊群總體發展[1]。
這種疾病主要是由腐敗梭菌引起,通常來說,在6~18 個月的綿羊極易出現此類疾病,主要通過食用帶病菌的食物引起,在羊群進食過程中,通過消化道呈現出不斷擴散的趨勢,若是養殖環境相對惡劣,會誘發多種多樣的疾病,病菌在進入羊體內后,抵抗力呈現出下降趨勢,病菌繁殖出現的外毒素會導致動物出現疾病癥狀。
這類疾病主要是由肝片吸蟲所致,若是羊群處于相對潮濕的環境很容易患上此病,這種疾病的持續時間長,屬于一種突發疾病,發病后羊處于無法站立的狀態,呼吸相對困難,肛門會出現少量血樣液體。
屬于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癥,若是健康羊接觸到患病羊,短時間內會感染此病,這種疾病的病原屬于節瘤擬桿菌,多處于潮濕、積水或積尿的境下,羊患上此類疾病后,病羊體溫明顯升高,食欲不斷下降,病情較為嚴重,羊會臥地不起,不同部位的皮膚呈現出充血和紅腫狀態。
在羊群疾病不斷蔓延過程中,應激作用表現的格外明顯,其具體影響包括去角、分群及胚胎移植等。特別是規模化羊場在具體運輸過程中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激發羊群生產潛力,確保其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使羊的抗病能力不斷下降,引發多種多樣的疾病。
一方面,規模化羊場發展過程中反映出較多問題,如羊群密度較大,圈舍環境潮濕等,這些都是導致羊群感染一些疾病的原因。從另一方面加以分析,一些剛剛建立起的規模化羊場對寄生蟲的防范措施未能落實到位,螨病擴散,羊群感染多種多樣的疾病。
近些年,隨著羊場規模不斷擴大,羊群傳染病發病率極高,特別是來源和年齡不同的羊群更易被病原侵入,直接加快傳播速度,嚴重影響健康羊群生命安全。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分析,養羊規模化生產中危害范圍較大的傳染病多是鏈球菌病、羊腸毒血癥等。
針對羊場構建的具體需要,應依照相關規定落實隔離措施,保證隔斷外界和養殖場。相關人員和車輛在進場時應接受消毒,生產區作為一個重要區域,應避免外來人員進入,最好做到謝絕參觀。羊舍飼養員應將自身崗位職責落實到位,避免出現串崗和混用飼養用具的問題。
秋季是疾病多發季節,應重視羊舍環境的合理營造,做好相應防疫舉措。還要及時清理肥羊糞尿等,最重要的是落實消毒工作。在進入冬季前,應做好羊舍保溫工作,避免影響肥羊增重需求。進入冬天后,應利用塑料布或其他擋風材料覆蓋羊舍,達到保溫目的[2]。
應積極落實好接種工作,這樣能保證羊只抵抗力穩步提升。現階段研發更合理的疫苗,通過接種疫苗讓機體產生相應的免疫力,保證羊只和病原物接觸后也能避免感染疾病。在羊群免疫接種環節,應重視合適的疫苗,每一種疫苗在免疫期都需要合理規避一些影響因素,條件相對優良的羊場在接種疫苗后應檢測相應的抗體水平,以此強化羊群對病原的免疫效果。
秋季是疾病多發期,嚴重時直接影響養殖進展,給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造成重大損失。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干預,制定出科學的防治策略,保證落實好相應驅蟲和疫苗接種工作,妥善處理多種疾病的治療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