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中
(福建省長泰縣農業農村局 363900)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所有品種、性別和年齡的山羊均易感,感染率可達100%。痘病毒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呼吸道或體外寄生蟲等媒介傳播,同群間傳播迅速,病愈羊具有終生免疫抗體[1]。痘病毒對干燥環境有較高的抵抗力,干燥痂皮內的病毒可存活3~6 個月,在干熱達100℃時仍可存活5min 左右,因此,在有山羊痘發病史的羊群中可長期存活。山羊痘的病癥特征是在病羊皮膚和黏膜上發生紅斑、丘疹、水皰、膿皰和結痂,單純感染病死率僅為1%~10%,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的A 類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2]。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山羊絲狀支原體,大小為 0.1~0.3μm,沒有細胞壁、具有高度多形性,對理化作用的抵抗力較弱,常用的消毒藥可短時間內將其殺死;巨噬細胞、lgG 及IgM 對該病原均有一定的殺傷作用,因此,非特異性免疫抗體的提高對該病毒有抵抗作用。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病癥特征是高熱,咳嗽,漿液性和纖維素性蛋白滲出性肺炎,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多呈急性經過,病死率可達70%以上[3]。
2019 年11 月底,長泰縣陳巷鎮某養羊戶兩個羊舍,山羊共計78 只相繼發生疫病。兩個羊舍相距約100m,1 號羊舍18只,發病 16 只發病率 88.9%,死亡 2 只,死亡率 11.1%。1 號羊舍發病約20d 后,發病羊病情較為穩定時,2 號羊舍開始發病,1 號羊舍在2 號羊舍發病期間病情再惡化。2 號羊舍60只,發病 54 只,發病率為 90.0%;最終死亡 45 只,致死率為75.0%;孕母羊17 只全部流產,流產率為100%。該群山羊沒有羊痘病史,沒有傳染性胸膜肺炎發病史,發病時羊群死亡率約10%,孕母羊流產率為100%。12 月24 日羊群已死亡42 只,因羊群死亡率高,病情失控,畜主運載一只病死羊向長泰縣動物疫控中心求助并報告。長泰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經現場勘查、臨床、剖檢、鏡檢、實驗室檢測等診斷為山羊痘和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通過采取疫點隔離、病死羊深埋無害化處理、環境消毒、羊群治療等措施后,控制住了疫病,未出現疫情擴散情況。
發病羊呼吸困難,有磨牙行為,體溫上升達41℃以上,食欲減退,精神沉郁,目光呆滯,被毛松亂,時常痛苦鳴叫,臥地不起。眼結膜潮紅,流大量淚液,流大量黏液性鼻液,呼吸及心跳明顯加快,在畜體無毛區,包括眼眶周圍、口鼻、頰、唇、四肢內側和尾根內側、陰唇、陰囊、包皮、乳房等處出現點狀紅色圓形痘疹,觸感堅硬,突出皮膚表面,界限明顯。痘疹逐步發展成紅斑、丘疹、水疽、膿疤、潰爛等各個階段 (見圖1)。肺部聽診有支氣管呼吸音和摩擦音,心音較強,叩診肺部有實音區,按壓胸壁有敏感疼痛表現。
實驗室接樣區解剖病死山羊1 只,羊舍現場解剖病死山羊1 只,病理變化基本相同,咽、喉、鼻腔和氣管黏膜也發現有痘疹。胸腔內有淡黃色的積液,肺有膿性壞死病灶,間質水腫。呼吸系統的黏膜出現卡他性出血的炎癥和痘疹;肺臟呈灰紅色,表面有黃豆大小的痘皰,肝樣變化嚴重,肺臟邊緣與胸壁粘連,胸腔壁粗糙、有纖維蛋白沉著,被覆纖維素薄膜。心包積液,心肌變性,呈纖維性心包炎。皺胃內壁有大小不等的小結節,形成潰瘍和爛斑。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腸道呈卡他性出血性炎癥。
鏡檢。采取病羊新形成的丘疹作切面,輕輕涂抹在載玻片上,待涂液干后,用甲醇固定2~3min,用吉姆薩染色,鏡檢發現藍紫色細胞質中有原生小體 (包涵體)。細菌學檢查。無菌采集解剖病羊的肺組織和胸腔滲出液,接種于血瓊脂培養基,37℃培養 3~7d,可見針尖大小、微黃褐色、露珠狀的小菌落,20~40 倍顯微鏡下顯出特征性的 “煎蛋狀”菌落。涂片后,經吉姆薩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陰性,細小、多形態的霉形體。
經過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診斷、鏡檢和細菌學檢查,確診為山羊痘和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長泰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認山羊痘疫病后,立即將該群羊的日常活動范圍設立為疫點,對該養羊場實施封鎖。禁止該群山羊的放牧、交易和流通,嚴禁外來人員進入場內,場內人員和相關用具、車輛的流動需遵循單向流動原則。
建立動物疫病隔離帶,通行道路鋪10cm 厚生石灰,對其圈舍及周圍環境用生石灰和漂白粉進行大范圍的徹底消毒。對病死羊只及污染物挖1.5m 以上坑深埋,羊糞收集后堆積發酵。
針對豆疹病羊,身體部位用龍膽紫溶液涂抹,口腔潰瘍部位用0.1%高錳酸鉀液洗滌后再用龍膽紫溶液涂抹。針對全身治療,發病羊用頭孢噻呋、多西環素、VB12和VC配制成10%葡萄糖糖鹽水 200ml 靜脈注射,1 次/d,連續注射 3d。用鹽酸多西環素+麻黃魚腥草,按30mg/kg,灌服。全場飼料用酒石酸泰樂菌素粉10g/50kg 拌料,連續飼喂7d,控制胸膜肺炎感染。
對未發痘的羊只立即注射山羊痘活疫苗,不論大小每頭份0.5ml。臨床健康羊只在停用藥3d 后,肌肉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炎滅活苗 (成年羊,每只 5ml;6 月齡以下羔羊,每只 3ml)。已發病羊只不再注射疫苗。
長泰縣的山羊養殖量并不大,山羊痘和傳染性胸膜肺炎病不常見,多呈輸入性傳播。單獨山羊痘或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羊群發病率較高,有經驗的養殖戶一般都能及時對癥用藥,致死率最終不會太高,引發的危害并不大。兩種疾病共同感染一般養殖戶難以應對,兩種病原在動物體內共同作用,相互促進,導致該病發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臨床檢查后可初步判斷為兩種疾病共同感染,當即采取隔離病羊、徹底消毒、選擇性治療病羊、緊急免疫等措施,實驗室檢查結果證實我們的判斷,根據檢測結果確定設立疫點,采取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措施,及時地撲滅這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