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春雷
(云南省西盟縣勐卡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65700)
豬葡萄球菌病和圈舍衛生環境有一定關系,因為該病的病原菌是條件治病菌,在自然界中也存在,如果外界環境比較潮濕,豬舍通風條件差很容易造成該病致命性細菌的發生。 本文對該病的診治做簡單闡述。
葡萄球菌中的致命性葡萄球菌是引起該種疾病的重要原因。 葡萄球菌能產生疾病的重要原因是毒力因子的存在,毒力因子能分泌毒素和細胞的一些細胞壁等。 葡萄球菌分泌酶類毒素等物質危害性比較大,在一般的情況下,該病菌能引發兩種主要的疾病,即毒素性疾病和化膿性疾病,其中毒素性疾病發病的根源是食物不健康。 因為豬群在采食的過程中接觸到病菌物質,如腸毒素等。 豬只的化膿性疾病主要指豬只部分出現化膿癥狀。 葡萄桿菌的分布狀態是串狀排列,沒有芽孢,進一步在培養基中觀察呈現短鏈狀形態和雙球狀排列。 葡萄球菌有自身特點,即對外界環境有比較強的適應能力,同時在很惡劣的環境中也能存活一段時間,即使經過80℃的高溫經過處理30min 后才能將其消滅。 因此,該疾病的病原比較頑強,防治過程尤其注意該點[1]。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此外出現在動物的鼻部和體表部分。 豬群如果出現該種疾病,主要是因為引進帶病豬造成。 該病的主要特點是散發快和流行,尤其在剛出生5~10d 的仔豬容易感染,成年豬發病主要是通過慢性感染造成。 該病能通過多種途徑感染,豬只直接接觸有病菌的皮膚和接觸感染的工具等都能受到傳染。 此外,如果豬只的抵抗力弱、飼養環境不好、空氣質量差、飼養管理不規范等都將造成該疾病發病率高和流行廣泛等。 該種疾病在任何季節都能出現,季節性不強,需要結合不同時期發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防治和預防措施。
在多數情況下,該疾病主要發生在哺乳期或者斷奶期豬群中,感染病菌后的4~6d 內開始陸續發病,動物將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和身體虛弱的情況,在豬身體腹部內側能發現紅色斑點或水皰,擴散潰瘍之后流出液體,有一定臭味。 此外,還有一些豬不愿意站立,可能出現疼痛癥狀[2]。
對豬體沒有破的膿皰進行無菌采集,或者將已結痂的皮剝落,在豬體創傷面輕輕刮取分泌物,通過血瓊脂平板進行接種采集物,同時在37℃的環境中進行24h 培養,能在平板生長出白色的菌落,將此物質放置在溫室后顏色變成淡黃色。
將患有疾病的豬的菌落觸片進行革蘭氏染色,目的是培養菌株呈現革蘭氏陽性,通過鏡檢的方式能夠見到革蘭氏陽性球菌,同時該種病菌呈現葡萄狀分布,可能是成對的,也可能是單個,同時還將產生芽孢。
一旦發現病豬必須進行及時得到隔離,同時對豬舍進行清潔和消毒出路,保證豬舍的干燥。 該種疾病主要危害病豬的皮膚,因為在病豬皮膚上面使用一定比例的藥物進行清洗,1 次/d,每次需要持續15min。 此外,在豬舍圍欄處使用藥物噴灑。一旦病豬出現皮炎癥狀需要及時處理病變的部位,同時使用過氧化氫和生理鹽水進行清洗,待清洗干凈后再涂抹藥物,每天堅持一次。 還可以通過注射藥物的方式治療和預防該種疾病,每天堅持兩次,連續使用5~7d。 如果病豬剛剛形成腫塊的話應直接使用紅霉素軟膏涂抹在患病的部位,如果腫塊已經膿腫可進行常規手術處理,先進行局部消毒,之后再使用生理鹽水清洗,然后注射一定比例的藥物,如果患病豬很嚴重需要進行引流處理。 此外,在飼養過程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增強豬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3]。
綜上所述,豬葡萄球菌病是豬養殖業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同時該種疾病不受季節環境的影響,一年四季都可出現。 該種疾病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應該加強對該種疾病的預防,避免豬感染該種疾病。 在飼養過程中重視養殖環境的管理,適當通風,及時清理豬舍糞便和尿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