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山東省高密市農業農村局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 261500)
畜禽疾病防治工作往往是由基層獸醫進行的,而且他們所接受的專業性知識和診治水平非常有限,避免不了畜禽疾病防治經常走進誤區,并且很難實現治療效果,養殖戶受到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
獸醫沒有完全掌握畜禽疾病防治知識,在發生疾病后直接判斷其癥狀并且開藥,顯然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這不僅會使畜禽自身防御力嚴重下降,還會嚴重阻礙判斷畜禽發生疾病的原因。 還有部分獸醫在畜禽病情剛剛初愈時立刻停止治療,后續極容易出現疾病反彈現象。 此外,無論病情是否需要抗生素都對畜禽使用抗生素,而且,若是畜禽發生中毒、消化不良等疾病,在使用抗生素會使病菌抗藥性增強,導致病情難以好轉,同時再加上抗生素是一種不易排出的物質,藥物殘留在畜禽體內也會給畜禽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目前我國畜禽疾病防治的主要問題是養殖戶對畜禽疾病防治工作認知不足,對畜禽疾病防疫的知識知之甚少,也沒有做好全面防疫工作,經常出現畜禽疫病,給農民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同時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匱乏主動性,甚至還有部分養殖戶根本不愿意接受疾病防治。 導致問題的發生根源,一是個別養殖戶傳統思想觀念依舊保留,認定自己來飼養,跟其他人沒有關系,這樣消極的思想嚴重影響疾病防治工作的實施。 二是由于山區相對偏遠,信號交流不方便,導致養殖戶對畜禽疾病危害性的認知不夠全面。
我國目前畜牧業貫徹的 《畜禽疾病防治法》 已日漸成熟,但在畜禽疾病防治的基礎上還遠遠不夠,因此,要想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應該具體分析防疫防治影響因素,同時采取相應策略。 堅持跟隨國家腳步,秉持 “預防為主、防重于治” 的策略方針,將疫病扼殺掉在源頭。
如今疾病高發期間就是在春秋兩季,所以要高效保證畜禽疾病的防疫工作,注重春秋季的疾病防疫宣傳力度。 提高養殖戶自身疾病防治及能力,這樣才能在春秋季疾病比較高發的季節中有效的做到疾病防治的工作。
目前,我國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認真實行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同時要深入一線,積極調查養殖戶現狀,落實好工作,充分調動獸醫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效達到強化工作。 加強畜禽疾病獸醫的技術能力,提升整體獸醫站的綜合素質,同時,組織各獸醫技術人員每年都要參加學習培訓,進行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同時在獸醫站組建具有一定技術能力、具有綜合素質的一批高效疾病防疫應急隊伍,同時還要提高服務技能,提高他們對應急疫情的處理能力,并且使其能有效發揮自身作用。 因此,農村防疫工作可以大致規劃為加強規范管理、提高防疫工作水平、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技術服務水平。
當今,畜禽疾病防疫的問題工作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因為這個問題關乎社會食品安全問題,需要按照嚴格的要求標準加強畜禽的防疫工作,特別要注重畜禽新幼苗在進入養殖場前嗎,需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檢疫工作,預防帶來嚴重疾病,除了對畜禽新幼苗的檢疫工作外還要加強畜禽用藥,定期對畜禽投放維生素和疫苗接種工作,重點預防豬瘟、禽流感、口蹄疫和雞瘟等惡性疾病,所以在使用疫苗時需要明確出廠日期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并且在接種完畢后必須要對其進行觀察,一旦出現畜禽死亡情況必須要對其進行無公害處理,以此來提高畜禽體質及抵抗能力。
如今我國畜牧行業飛速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畜牧業應更加完善自身疾病防治工作,確保投放到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同時也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奠定我國畜牧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