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汶
(山西省臨汾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 041000)
近年來,很多地區開始重視流調監測工作,制定了詳細的監測計劃,取得不錯的效果。 但由于流調監測工作范圍廣、工作量較大,數據存在不準確的情況,再如多發疾病死亡率極低,嚴重的疫病沒有反映出來,體現出流調監測工作水平有待提升,沒有切實發揮出疫病防控的作用。
(1) 認識不足,部分地區對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整體上缺乏重視。 同時,基層動物防疫人員數量不足,實驗室人員不穩定等原因導致監測工作沒有取得實效,沒有收集到有價值的動物疫病資料,也存在樣本采集送檢不及時問題。
(2) 考核機制問題,對于重大動物的疫病防控考核來說,領導都想達到良好的防控效果,所以存在上報數據不真實的情況。
(3) 技術手段存在問題,在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缺少液相阻斷、PCR、HI 和ELISA 等技術,同時也缺乏固定的實驗人員,不便于隨時檢測。 最后是工作方法的問題,流調監測的動物防疫人員沒有真正深入到養殖地區,信息采集力求快速完成,所以數據一般不具有代表性。
(4) 信息的獲取渠道較為單一,不能第一時間掌握更有價值的疫病信息[1]。
(1) 需要改革考核機制,主動上報并提供更加真實的信息,當地需把流調監測結果真實性和及時性與薪資掛鉤,鼓勵上報真實的流調監測信息和檢測樣品,讓相關人員意識到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2) 拓寬信息渠道,但依靠基層獸醫和動物防疫人員不足達到良好的監測效果,還需要將當地的動物診療機構納入監測體系,這樣就可以更加廣泛的搜集信息,同時,建議把養殖業的保險公司一同納入監測體系,拓寬信息渠道。
(3) 改變樣品監測方法。 原有的病原學監測樣本很多都不具有代表性,主要的動物監測數據為陰性,不能真實地反映出疫病發生情況。 所以需要加強動物樣品的監測,建立起系統的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
(4) 優化檢測方法,提升檢測質量。 對于液相阻斷、PCR、HI 和ELISA 等技術缺乏的情況,要優化獸醫實驗室檢測方法,解決基層實驗室開展工作困難,操作不熟練和由于儀器設備問題導致檢測數據不準確的情況。 同時,需要充分意識到PCR 技術的價值,要引進現場熒光PCR 診斷箱,這樣就可以在1h 內檢測出結果,并且檢測的準確性也大大提升。 此外,這些技術還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準確度高的特點,可以滿足動物疫病的檢測需要[2]。
(5) 隨著檢測量增大,樣品處理方法費時費力,需要對樣本逐個提取,建議引進高通量組織研磨機和自動核酸提取機,這樣可以減少人為失誤,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還需要加強實驗室建設,有效解決人員操作不熟練,不常用儀器使用誤差大的問題,針對H7N9、非洲豬瘟等重大疫病,需要在實驗室完善PCR 和 ELISA 等檢測技術[3]。
(6) 制定獎勵機制,增加檢測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工作人員對檢測工作不積極是檢測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有效的晉升和獎勵機制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檢測積極性。 通過制定詳細的獸醫實驗室人員晉升機制,鼓勵獸醫實驗室人員通過技術申報和項目論文成果,可以將業務骨干升為區域主任。 在檢測實驗室中表現優異的可以給予獎金支持,提高實驗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7) 改進培訓方式,將傳統的集中培訓方式改為一對一的專業技術培訓,一對一的培訓不但可以提高培訓質量,也可以了解檢測人員的技術基礎,切實提高實驗室崗位技術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前動物疫病防治中,要想取得顯著成效,就要做好動物疫病流調監測工作,同時要在鄉鎮地區建立獸醫實驗室,并且在今后工作中要考核機制、拓寬信息渠道、改變樣品監測方法,加強對人員的相關培訓,最后充分利用PCR、HI 和ELISA 等技術,進而對疫病進行確診,然后及時治療,促進我國動物疫病防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