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杰
(山東省蓬萊市畜牧獸醫站 265600)
豬圓環病毒屬于圓環病毒科圓環病毒屬,根據血清型不同可以分為PCV1、PCV2。 PCV2 是引起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的主要病原體。 該病毒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存在。 豬圓環病毒對環境的抵抗能力較強,酸性環境及72℃的高溫環境中也可存活,豬只對圓環病毒具有易感性,感染豬只能通過口鼻分泌物或糞便將病毒排出體外污染環境,不同年齡的豬只均可以通過呼吸道感染患病。
豬圓環病毒病主要發生于斷奶仔豬,能導致此豬發生呼吸困難、淋巴組織病變、貧血、逐漸消瘦等主要病癥。 患病仔豬主要表現為逐漸消瘦、生長發育緩慢,呼吸困難,精神萎靡等。 發病率為4%~25%,死淘率較高,可達到25%~40%左右。具體病癥可分為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性征,豬皮炎腎病綜合征,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及母豬繁殖障礙。
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主要發生在5~12 周齡的保育豬中。 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可發現患病仔豬呈漸進式消瘦,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皮膚蒼白,有腹瀉癥狀,全身淋巴結出現病理性腫大。 對患病仔豬進行解剖可見肺部有明顯的出血點。
2~4 月齡的豬只感染圓環病毒主要表現為皮炎腎病綜合征。在臨床診斷中可見豬只體表有多處部位發生輕微暗紅色病灶,發病后快速出現發熱癥狀,患病豬直腸溫度可高達41℃以上,水腫癥狀明顯,食欲降低,體重下降,嚴重的精神萎靡。 通常在觀察到以上臨床癥狀后3d 內即會發生死亡。 豬皮炎腎病綜合征的死亡率大概為20%左右。 患病豬只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壞死性皮炎及出血癥狀,同時會伴隨胸腔積液和心包積液。此外,在仔豬發生皮炎腎病綜合征時通常伴隨著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
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主要發生在16~22 周齡的豬只中。 在臨床診斷上可見患病豬只生長發育十分緩慢,采食量降低,同時伴隨著咳嗽癥狀,患病豬只也會表現出呼吸困難。 解剖病死豬可見其支氣管發生間質性肺炎,肺部有肉芽腫出現[1]。
母豬感染圓環病毒會出現嚴重的繁殖障礙。 主要表現為妊娠期間發生流產或生產死胎。 部分患病母豬會發生早產,所生產的仔豬在斷奶前死亡率很高。 部分感染圓環病毒的母豬可能會出現不孕現象,增加死淘率。 并且圓環病毒病可以通過胎盤進行垂直傳播,母豬患病會影響仔豬成活率及健康。
對豬圓環病毒病的分離鑒定是對該病的一種診斷方式,采集病死豬只的病變組織作為病料進行細菌分離培養與鑒定。 病料組織使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后制作組織懸液,反復凍融3 次,5000r/min 離心 25min 后取上清液,過濾后低溫保存。 取組織病料進行PCR 檢測。 將PCR 檢測結果為陽性的病料組織接種于PK-15 細胞懸液培養瓶中,置于37℃環境中培養24h 后進行鑒定[2]。
目前所使用的病毒鑒定方法包括病毒的形態學觀察、間接免疫熒光試驗、熒光定量PCR 測定及動物人工感染試驗。
3.2.1 病毒的形態學觀察
無菌采集病料組織進行凍融,經過超聲波粉碎后離心,取上清液并染色后置于電鏡下對病毒的形態進行觀察。
3.2.2 間接免疫熒光試驗
采集病毒液接種于96 孔板上,PK-15 細胞也與病毒液一同接種,放置于恒溫箱中培養24h,使用間接免疫熒光法進行染色,經過孵育及洗滌后,用PBS 封底后用熒光顯微鏡觀察。
3.2.3 熒光定量PCR 測定
將病毒分離后進行培養,培養方式包括3 種,分別為: D-氨基葡萄糖培養基上同時接種病毒與細胞,置于37℃環境下培養48h; 在培養基中同時接種細胞和病毒,置于37℃下培養72h; 將病毒接種于單層細胞中,置于 D 氨基葡萄糖培養基中培養48h。 利用熒光定量技術根據熒光定量PCR 測定方法對3種方式培養的病毒進行鑒定,可確診圓環病毒[3]。
3.2.4 人工感染試驗
通過肌肉注射的方式將病毒接種于30 日齡未進行過免疫接種的豬只體內,并與未注射過病毒的豬只進行對比試驗,分別隔離飼養,定期采集血液進行檢測,觀察豬只的健康狀況、采食情況、體重變化、體溫及臨床表現,并進行PCR 檢測、間接免疫熒光鑒定及血清抗體分析。
免疫接種是目前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 當前市場中所出售的豬圓環病毒病疫苗均可用于豬只防疫。 購買的產品疫苗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對豬只起到保護作用。 其中基于抗原免疫原性全病毒滅活疫苗的預防效果最佳,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 使用豬圓環病毒病疫苗對豬只進行免疫接種,最佳的注射時間是母豬產前的 2~4 周。
優質的疫苗要配合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發揮其最佳的免疫效果。 目前經過長期實踐經驗可知,在母豬生產前進行免疫接種,仔豬在2~4 周齡期間進行免疫接種的效果最佳。 母豬生產前進行免疫接種能為仔豬提供母源抗體,用于預防豬圓環病毒的感染,能有效預防母豬未感染,而仔豬被病毒感染的情況。 到仔豬8~9 周齡期間,仔豬體內的母源抗體會消失。 所以,需要對仔豬進行免疫接種,使免疫效果維持。 最佳的接種時間為仔豬2~4 周齡,此時母源抗體不會對疫苗產生干擾作用,同時能保證仔豬在斷奶后獲得免疫保護。 對仔豬進行免疫要保證在仔豬斷奶前必須完成,防止斷奶后感染豬圓環病毒病。
做好母豬分娩期的管理能預防新生仔豬感染圓環病毒病。做好分娩舍的消毒工作,控制好分娩環境,保證恒溫恒濕、空氣清新。 仔豬出生后要做好清潔消毒工作。 做好仔豬護理工作,新生仔豬抵抗力較弱,容易被病原體侵襲而感染患病。 新生仔豬要注意保溫。 轉舍時要做到全進全出,保證仔豬舍內衛生情況良好。 母豬生產前應進行必要的驅蟲及清潔。 防止母豬交叉哺乳。
目前治療豬圓環病毒病仍無特效藥,并且該病是一種免疫抑制類疾病,對豬只健康及免疫效果有較大影響。 所以要加強對豬只的飼養管理,做好環境控制工作,對育肥豬和保育豬要做到分階段獨立飼養,禁止不同年齡的豬只混群,保證適宜的養殖密度,采取全進全出制度,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空舍期徹底消毒,嚴格執行豬場內的各項規章制度。 對于患病豬及時淘汰,并對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擴散。
豬圓環病毒病危害嚴重,對其治療目前尚無有效措施。 在實際養殖生產中需要利用營養調控、環境控制、免疫接種等方式對該病進行預防。 養殖場需要重視對豬圓環病毒病的防控。在保證養殖戶經濟利益的同時要防止致病菌耐藥性的出現,以促進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