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孫萬祿
(1,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安國鎮畜牧獸醫站 744000; 2,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崆峒鎮畜牧獸醫站 744000)
大眾對土雞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對于土雞的質量要求也隨之提高,受健康飲食觀念的影響,土雞肉品、口感離不開科學合理的養殖方法,就目前來看,養殖戶大多采用散養的方式進行土雞養殖,這種粗放式的養殖方式無法確保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土雞養殖是當前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做好土雞防疫工作是推動經濟效益穩定提高的有效途徑。
為保證土雞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對土雞養殖的每個過程都要謹慎對待。 土雞品種諸多,對其品種的選擇要根據養殖條件和氣候條件選擇土雞存活率高的品種。 地區不同,土雞分類標準也存在差異,主要有兩種分類標準,按照土雞的毛色來劃分,有紅、白、黃等,按照雞腳的顏色來劃分,主要有黃、黑、灰。 目前在市場上較受用戶青睞的主要是 “清遠雞” 和“湛江雞”,不同用戶的需求不同,為促進土雞產業的更好發展,保證經濟效益的穩步提高,優質的土雞品種會越來越多的涌入市場,選擇優質的土雞品種是經濟效益得到保證的前提條件。
在土雞需求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依靠散養方式既不能保證土雞質量也無法保證經濟效益,因此,選擇合適的飼養場地進行大規模養殖成為養殖戶的首選策略。 對于飼養場地的選擇考慮到土雞適應性的同時,要充分考慮與居民區保持適當的距離。 雞舍建造首先保證附近水源充足,為后期雞舍的清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確保雞舍清理工作到位,其次選擇背光向陽,交通設施完善、附近沒有污染區的地方,為土雞生長提供優質的環境,此外,交通便利是土雞運往市場的先決條件。
對于雞舍溫度的控制是保證土雞生長健康的重要條件。 養殖土雞對于溫度的要求較高,首先,根據土雞出生時間選擇溫度,每個階段的溫度不同,出生時間較短的土雞需要在30~32℃的環境中生存,出生兩年甚至時間更久的土雞在24~30℃的恒定溫度中生存; 此外,季節的變化,對于土雞適合生存的溫度也要進行調整,夏季一般控制在20℃左右即可,濕度盡量控制在60%左右,適宜的溫濕度對于土雞養殖及其生長至關重要。
部分養殖戶為了保證土雞的產量,防治土雞感染疫病,在飼養時盲目添加藥物,沒有科學合理的控制藥的劑量,導致土雞健康出現問題,形成相反的效果。 更有甚者,為謀取利益,在土雞體內注射激素等不正當藥物,不僅使雞肉肉質降低,而且損害土雞健康,使土雞體內產生抗藥性。
飼養員作為對土雞生長環境過程中直接的監護人,對于其飼養環境的管理要予以重視。 土雞在日常生活中與飼養員接觸的時間較長,同時也是最可能將細菌、病毒帶給土雞的 “危險” 人物,因此,飼養員對于環境嚴格監控的首要措施是保證自身不攜帶病毒,在進雞舍前,穿上專門的消毒服裝,嚴格禁止外來人員進入雞舍,為土雞生活環境保駕護航; 其次,對于雞舍中的工具進行定期消毒,保證土雞 “無菌” 生長,消毒環節務必仔細認真,讓病毒 “無處可逃”; 最后,定期清理打雞舍,這是雞舍必備的基礎消毒工作,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1]。
由于土雞飼養是在農村進行,在喂養過程中可以借助自然資源,但科學合理的喂養方法是保證土雞健康生長的關鍵。 在進行飼料喂養過程中,注意喂養的頻率不要過高,控制在兩次最為適宜,喂養的最佳時間是清晨和午飯后; 此外,對于飼料選擇也不可馬虎,保證飼料新鮮,為更好地促進土雞消化,需要適當的加入小石子進行輔助; 最后,根據土雞體質及飲食習慣合理控制飼料用量,保證土雞質量。 采用科學的喂養方法是保證土雞不受疫病感染的直接策略,也是最為簡單的策略[2]。
土雞的養殖方式與土雞的經濟效益呈正比,相關散養模式已被社會淘汰,規模化養殖才是保證土雞產業長久發展的有效方法。 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要落實到位,從品種選擇、飼養場地選擇,溫濕度控制、飼料用量等,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需要養殖戶充分重視。 基礎工作落實到位,有效降低疫病發生,保證土雞質量,為養殖戶帶來可喜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