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新勇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里則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256600)
眾多研究發現,功能性低聚糖進入后腸段后,可以促進有益菌生長,抑制有害菌繁殖,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血糖、血脂和膽固醇、促進礦物元素吸收和抗氧化等功能。 已研究發現的低聚糖有1000 多種,包括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甘露糖、低聚棉籽糖和低聚殼聚糖、低聚果糖等。 目前已知應用于食品、化妝品等領域的低聚糖產品也有幾十種。 本文就低聚異麥芽糖、低聚棉籽糖和低聚殼聚糖在肉雞飼糧中的應用進行試驗和討論。
已有研究證明,低聚糖具有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改善腸道微生物區系、免疫調節、抗氧化、抗菌、抗炎以及降低膽固醇等作用[1]。 但低聚糖種類繁多,已知的低聚糖就有1000 種以上,組成低聚糖的單糖分子種類、分子構型和結合方式的不同,其理化性質和生物學功能各異。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篩選出調控家禽生長的最優低聚糖也成為了亟待解決難題。 目前國內外的研究主要針對一種低聚糖的不同作用效果,不同低聚糖之間作用效果的比較研究十分少見。 本試驗根據已有研究的推薦添加劑量,在黃羽肉雞基礎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3 種低聚糖,并比較它們對黃羽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為低聚糖在家禽領域的合理應用提供指導。
本文主要從以下方面探討3 種不同低聚糖對黃羽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通過計算黃羽肉雞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探討3 種低聚糖分別對黃羽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選用健康、體重相近的1 日齡黃羽肉雞360 只。 隨機分為5 個處理組,分別為對照組 (基礎日糧)、抗生素組 (基礎日糧+50 mg/kg 金霉素)、低聚異麥芽糖組 (基礎日糧+3 g/kg 低聚異麥芽糖)、低聚棉籽糖組 (基礎日糧+3 g/kg 低聚棉籽糖) 和低聚殼聚糖組 (基礎日糧+30 mg/kg 低聚殼聚糖),每組6 個重復,每個重復 12 只雞。 試驗期 56d,分為前期 (1~28 日齡) 和后期(29~56 日齡) 兩個階段。
試驗前期,與對照組相比,抗生素組、低聚棉籽糖組和低聚殼聚糖組的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了16%、13%和12% ,平均日采食量分別提高了22%、17%和15%; 日糧中添加低聚異麥芽糖對黃羽肉雞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無顯著影響。 各組料肉比無顯著差異。
試驗后期,與對照組相比,除低聚異麥芽糖組外,其余各組的平均日增重均顯著提高,其中抗生素組提高了21%,低聚棉籽糖組效果最佳,提高了31%,低聚殼聚糖組提高了20%。 低聚棉籽糖組的平均日采食量顯著提高,抗生素組和低聚殼聚糖組有提高趨勢,但無顯著差異。 各組料肉比無顯著差異。
從全期來看,與對照組相比,低聚棉籽糖組和抗生素組的平均日增重有提高趨勢,但差異不顯著; 低聚棉籽糖組和抗生素組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低聚異麥芽糖組。 各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無顯著差異。
低聚糖作為一種新型綠色飼料添加劑已受到廣泛重視,有研究認為,低聚糖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為動物構建一個健康、穩定的微生態環境,從而改善動物的生長性能[2]。 本試驗結果表明,低聚棉籽糖和低聚殼聚糖可顯著提高黃羽肉雞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而低聚異麥芽糖對黃羽肉雞生長性能則無明顯改善作用。 從全期來看低聚棉籽糖可顯著提高黃羽肉雞的平均日增重且與抗生素的作用效果相當,低聚殼聚糖次之,低聚異麥芽糖無明顯改善效果。
滑靜等[3]發現,低聚糖棉籽可顯著提高黃羽肉雞增重,且以0.3%的添加效果最好,與本試驗結論相同。 研究表明,添加殼寡糖可提高黃羽肉雞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添加低分子量殼寡糖可提高蛋雞生產性能,調節腸道菌群。 低聚異麥芽糖對的促生長作用效果不一。 低聚異麥芽糖對黃羽肉雞生長性能稍有提高,但無顯著差異。 研究發現,在黃羽肉雞飼糧中添加1%的低聚異麥芽糖,對黃羽肉雞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 以上研究與本試驗結果一致,但部分研究表明,在基礎日糧中添加2 g/kg 異麥芽寡糖能提高黃羽肉雞生產性能,飼糧中添加低劑量(0.1%和0.2%) 的低聚異麥芽糖可以改善蛋雞生產性能,高劑量組產蛋雞的生產性能和雞蛋品質與低劑量組相比均較差。 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低聚異麥芽糖分子量及添加劑量不同,可適當降低添加水平。 另外,有研究認為,低聚殼聚糖可能通過阻斷EGFR / MAPK 信號轉導途徑來抑制EGF 誘導的上皮細胞GE11 細胞生長和增殖。 這一作用效果是否還能影響正常體細胞,從而影響動物生長性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低聚棉籽糖和低聚殼聚糖可以提高黃羽肉雞前期和后期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低聚棉籽糖的對生長性能的作用效果與抗生素相當,低聚殼聚糖的促生長作用效果次之,低聚異麥芽糖無明顯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