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萍 李珮瑤 王存連 張瑞華 范玉堂 程智慧 徐彤
(1,河北北方學院預防獸醫學重點實驗室 075000; 2,河北省懷來縣農業農村局 075000)
腺胃炎是雞常見的一種以腺胃腫大、消瘦、整齊度差等為主要特征的綜合癥狀,其發病原因主要分為病原性感染、飼料霉菌和藥物使用不當等。 該病沒有季節性,不同品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近些年發病率非常頻繁,給養雞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筆者現將近期遇到的一例由飼料霉變引起的蛋雞腺胃炎的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河北省某蛋雞養殖戶在山坡上散養蛋雞2000 只,2019 年6 月份,雞群出現采食減少、腹瀉和產蛋量下降等現象,發病率約為20%。 發病雞表現為精神沉郁,羽毛松亂,采食量和飲水量均減少,消瘦,群體大小不均勻,雞群大部分排白色、綠色、黃綠色稀便,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飼料,有的排長條樣糞便,蛋殼顏色發白,產蛋率下降,零星死亡。
剖解病死雞,可見腺胃外觀腫大,呈球形,剪開后腺胃壁增厚,腺胃乳頭水腫變硬,凹凸感明顯,擠壓乳頭流出黏性液體,肌胃黏膜糜爛,腺胃和肌胃的交界處有潰瘍,肝臟腫大、變性,顏色發黃,腎臟腫脹,有尿酸鹽沉積,腸黏膜顏色變黑,腸道漿膜有不同程度的炎癥。
經現場調查,該養殖戶采用潮拌料方式飼喂蛋雞,由于天氣炎熱,料槽底沒有清理干凈的飼料已有發霉、結痂現象,再結合臨床癥狀、剖檢變化,診斷為由飼料霉變引起的雞腺胃炎。
(1) 立即清除發霉變質的飼料,將潮拌料改成喂干料,加強環境衛生消毒,將雞舍、料槽、飲水器具等用過氧乙酸徹底消毒。 隔離病雞,將病死雞進行無害化處理。
(2) 治療: 用西咪替丁拌料來抑制胃酸的分泌、修復腸黏膜,0.5kg 飼料1 片; 配合黃芪多糖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同時在飼料中添加脫霉劑和復合維生素B (提高采食量); 為防止繼發感染,在飲水中加入阿莫西林,連用4d。
(3) 采取以上治療方案3d 后病情好轉,糞便改善明顯,產蛋率也逐漸上升。
(1) 嚴格把控飼料質量,飼料中的霉菌和霉菌毒素是引發雞腺胃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飼料很容易發生霉變,不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是預防雞腺胃炎的一項重要措施。 此外,控制好日糧中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粗纖維等,也是降低本病發生的有效措施。
(2) 在平時要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合理控制飼養密度,減少雞群應激,在氣溫驟變、免疫、驅蟲時可以在飲水中添加復合多維或提高雞群抵抗力的藥物。
(3) 雞腺胃炎的致病因素復雜,在臨床上很少見到單一腺胃腫大的病例,所以本病發生后要采取綜合的治療方案,首先應查明發病原因,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再配合使用修復胃黏膜、增強食欲、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藥物,因本病常繼發感染,其他細菌性疾病,再配合使用一些廣譜的抗菌消炎藥物來預防。